沂源:牛郎織女傳說之鄉

沂源是沂河、淄河、汶河、彌河等諸多河流的發源地。這裡鍾靈毓秀,人傑地靈,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美好愛情傳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織女洞、牛郎廟,有與天上銀河相對應的沂河,「在天成像,於地成形」,歷史實物與傳說故事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堪稱人間奇迹。

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和玉帝的七女兒織女產生情愫被王母娘娘發現,從而被貶到人間受罰,貶下天庭時正好落到一姓孫的牛欄里,托生了個放牛小子,大名叫孫守義,人稱「牛郎」。

守義從小父母雙亡,跟哥嫂過日子,嫂子婁氏為人尖酸刻薄,每天對他非打即罵,牛郎飽受虐待。守義為躲避嫂子打罵,每次吃了飯就趕快牽著牛離開家。他過了河,把牛放飽了,喝足了水,就到半山腰間一避風處歇息,天天如此。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特別是到了冬天,牛郎衣服單薄,牛棚不擋風雪,晚上他倆就互相依偎取暖。

Advertisements

過了一年又一年,老牛拉不動犁了。一天夜裡,牛郎做了一個夢,老牛對他說:「我快死了。我死後,你把我的皮和角藏到東牛欄東邊的石縫裡,把我的身子深深埋在東牛欄,以後你遇難時,在我墳前燒上一柱香,我就會救你……」這時,牛郎忽然醒來,再看老牛,已經斷氣了!老牛死後,牛郎思念老牛,成天默默無語。嫂子見狀,更生氣了,恨不得馬上把牛郎趕出家門!

織女自從天蓬元帥被貶離天庭之後,整天茶不思飯不想,日夜思念自己的戀人。她決心誓死與牛郎結合,不願在天上受寂寞。

在姊妹的幫助下,終於背著母親下凡人間。織女下凡后在沂河岸邊找到牛郎,結為夫妻。從此,男耕女織,夫妻恩愛,過起了幸福生活。不覺三年過去,織女生下一男一女,十分可愛,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Advertisements

王母娘娘發現織女下凡人間后勃然大怒,立即奏明玉皇,派天兵天將下界捉拿織女回天庭。正是七月七日,忽然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電閃雷鳴中天兵天將將織女架起,升上天空。兩個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著。牛郎哪能攔得住,急得在地上直轉圈。

這時,牛郎想起老牛的話,立即取出牛皮、牛角,穿戴起來,挑上兩個孩子。忽然兩腳生風,騰空而起,向著織女飛快趕去。眼看著牛郎就要追上織女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被王母娘娘發現,她從頭上拔下金簪,從二人中間「哧啦」劃過,立即出現了一道天河,波浪滔天,把二人隔在河兩岸。夫妻無論怎樣喊叫,孩子哭啞了嗓子,也無濟於事了!牛郎只得回到茅棚,天天以淚洗面,辛苦養育兩個孩子。

織女回到天上,王母拿她沒辦法,但看得更緊了。又過了幾年,見織女未再生事端,便慢慢放鬆了看管。織女回人間的念頭一直沒有改變!她先選擇了在東牛欄以西的洞中居住。當時那裡有一個叫張道通的道士在洞內煉丹,織女便託夢給他讓他遷出洞去。

又是七月七日,在眾姐妹的幫助下,織女來到山洞。這時,牛郎已在河東居住。不料這裡也有一條河是天河降落,與天河上下相對應,並與天河同功,依然隔開了牛郎與織女。

山中百鳥聽得織女到來,都來歡迎,祝賀。又見被大河相隔,夫妻不得相會,百鳥便在大河上空集結。各種鳥兒越集越多,遮天蔽日。鳥兒你咬著我的尾巴,我咬著你的翅膀,搭起了象彩虹一樣的「鵲橋」。牛郎從河東家門口,織女從河西洞口,一起走到鵲橋中間,夫妻終於相會。從此,織女常住洞中,永留人間。過往行人時而聽得洞中「扎扎」機杼之聲,那是織女在織布。因此,織女洞前香火旺盛,常常為民眾解脫不順的婚姻。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姑娘們也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

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由此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七夕節。這就是素有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美譽的牛郎織女傳說。

文章作者

郝樹江

工作單位:沂源縣旅遊局

朱玲

工作單位:沂源縣廣電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