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養胃?錯!這些養胃雷區要小心!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張秋霞

對於養胃,坊間一直有各種各樣的傳言,但究竟哪些是靠譜的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佘世鋒表示,對於以下幾種常見的養胃說法,有胃病的人群一定要警惕。

喝粥養胃,有胃病應當多喝粥?

正解:胃病患者不宜經常喝粥。喝粥不用細嚼慢咽,口腔唾液腺的分泌減少,而唾液中的澱粉酶可促進消化;再者,粥水分多,稀釋胃液,加速胃的膨脹,使胃蠕動緩慢,不利於消化吸收。

圖/視覺中國

喝牛奶可以護胃?

正解:牛奶會刺激胃酸分泌,如胃潰瘍患者需要抗酸治療,不宜多喝牛奶。牛奶性味寒涼,脾胃虛弱患者亦不宜食用。

生薑末用水煎煮,加少許醋服下可治消化不良?

正解:姜是刺激性食物,過量食用會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適或加重病情,故胃病患者應根據自己病情,偶爾用之。

Advertisements

運動有助消化,因此,飯後運動有益健康?

正解:飯後可輕鬆散步,但不宜快跑及做劇烈運動。若飯後做劇烈運動,會使血液流往他處,反而會造成消化不良,影響腸胃健康。

善用你身體的「小藥箱」,也可保養你的胃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林國華教授建議,對於消化不好的人,還可以通過指壓或懸灸穴位,也能達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中脘穴

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的要穴,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在肚臍往上一掌處。你可以選擇坐位或者卧位,5手指併攏,中指指尖垂直按壓在中脘穴上,另一手覆於其上協助用力,緩慢加壓,使局部感到明顯酸脹、但能夠耐受為度。按壓時間為2~3分鐘。再用手掌的大魚際按揉放鬆。重複上述治療3~5次。

Advertisements

懸灸的方法是,艾條點燃後放於穴位上方,在施灸部位上進行一上一下的熏炙,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足三里

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外側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按摩足三里穴可迅速緩解胃脘痛等胃腹部癥狀。用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其餘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以協同用力。持續數秒后,漸漸放鬆,如此反覆操作數次即可。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日1次。

灸足三里可健脾養胃、補中益氣、解除疲勞。懸灸的方法是,將艾灸點燃後放於穴位上方,距離皮膚2~3厘米施灸,使溫熱感向深處、遠處擴散,以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隔日灸1次。

天樞穴

天樞穴

天樞穴位於肚中旁開2寸處,可起疏通調理胃腸腑氣的作用。用一手拇指或食指指腹在天樞穴上著力,連續點、按、揉1~2分鐘,使穴位處產生酸麻脹重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后逐漸放鬆,然後再逐漸用力按壓,如此循環持續5~8次,每日1~2次。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來源|羊城派

題圖|視覺中國

責編|謝哲

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