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虛不受補」?

越來越的患者朋友來門診時都反映一個共同的問題:自己覺得身體「虛」,經常疲乏、無力、氣短、自汗盜汗等,需要「補」,但一吃党參、黃芪、枸杞、阿膠、桂圓、大棗等食(葯)材就「上火」,出現口乾舌燥、牙痛、口舌生瘡、大便乾結或大便粘滯、小便黃赤、煩躁不安等癥狀,在舌象上往往表現出舌體胖、多齒痕、舌質紅、舌苔厚膩或黃膩。這種現象就是老百姓通常理解的「虛不受補」,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虛不受補」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大多與患者體質有關。現代人由於生活條件改善,肥甘厚味之品攝入過多,大大超過了人體代謝能力所能承受的範圍。加之現代人體力勞動減少,人體代謝消耗也隨之減少,入大於出,出現「產能過剩」的狀態,中醫把這種機體狀態名為「脾虛濕熱」狀態,這種狀態主導下的體質稱之為「脾虛濕熱」體質。

Advertisements

當人體處於「脾虛濕熱」狀態的時候,體內熱量過剩(內熱、陰火),自然就拒絕党參、黃芪等補氣助熱之品,俗謂「氣有餘便是火」;而桂圓、大棗、枸杞、阿膠等滋膩之品大多具有阻礙脾胃運化、助濕生熱的副作用,不適於具有脾虛濕熱體質的人群食用。濫「補」則濕熱愈盛,濕熱反過來獃滯脾的運化功能,導致脾更虛。因此,適不適合「補」,怎麼「補」,都是需要結合個人體質進行辨證的,老百姓通常認為的自己脾虛就應多吃桂圓、大棗是不正確的。對於這類人群,瓜子、花生、核桃等富含油脂的堅果類食物以及牛羊肉都是不宜多食的。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先天臟腑柔弱或後天飲食失度,都可引起「脾虛」,人體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代謝、利用等功能都屬於脾的運化功能。脾虛則運化失職,水谷不能正常轉化為人體需要的精微物質,反而壅滯於中焦脾胃形成濕濁(濁氣)。一方面,濕濁蓄積到一定程度,熱量亦隨之蓄積,產生濕熱;另一方面,濕濁逆流進入血脈,出現「血濁」(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問題就隨之出現),濕濁隨氣血流行到達全身,停聚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出現濕濁壅滯臟腑、濕濁淤阻經脈、濕濁蒙蔽清竅等一系列病象。

Advertisements

此外,現代人體力勞動減少,也是引起脾虛的重要原因。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肌肉,脾虛則四肢肌肉乏力,反過來體力勞動鍛煉了四肢肌肉就相當於鍛煉、強健了脾的功能。因此,脾虛濕熱之人,補脾健運與清熱化濕要同時並舉,辨對證,補對路,才不會出現「虛不受補」現象。中醫調理時大多運用「和」法,集補脾、清熱、化濁、散瘀等治法於一體,依據矛盾主次及相互關係進行綜合調理,方可收健脾助運、升清泄濁之功。當然,既然明確了飲食失度、運動缺乏為主要初始病因,則老百姓日常保健時應重點從這兩方面入手,也就是要「管住嘴,邁開腿」,持之以恆,必見其功。(中醫科 李步滿)

運營人員: 董敏 MZ011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