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論:漢文化圈——我們引以為傲的漢文明

今天,縱橫君就力求不帶任何情感色彩聊一下歷史上漢文化圈的種種知識。

相信我,這可能是你在頭條上看到的最嚴謹、最全面的漢文化圈的介紹。

來不及解釋了,要開車了,快上車!

Ready?Go!

漢文化圈,或稱漢字文化圈、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中華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或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使用漢字、並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朝越稱之為「漢文」)作為書面語(大多不使用口頭語言的漢語官話作為交流媒介)、受中華法系影響的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地域相近區域。漢字文化圈為世界上的文化圈之一,涵蓋的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歷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朝貢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

Advertisements

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東亞地區有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以漢字為主要溝通文字的地區,古代的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和族)、琉球群島(琉球族)等;有時候也包括了現代的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及巴西等南美、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的漢族較多地區,不過具有爭議性。日本的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的「東亞世界論(冊封體制論)」,成為了有關歷史學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

漢文化圈具體指漢字的誕生地中國大陸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台灣、蒙古等。 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歷史上完全使用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漢字,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朝鮮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需要注意的是,漢字文化圈並不使用白話(官話)作為媒體。另外,有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現在,朝鮮語、越南語和日本語辭彙的六成以上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的漢字片語成的。另外日本的假名和越南的字喃皆是從漢字衍生出去的文字,朝鮮半島的諺文雖為自創的文字但也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

Advertisements

漢文化圈中,各國歷史上都使用過漢字,以中國為文明的中心。隨著歐洲中心主義的崛起,中國中心主義瓦解,漢字被西方人視為最原始的形意文字,漢文化圈國家後來大多有進行某種程度的脫漢運動,改用本國的語言文字。不過,隨著中國再度崛起,學習漢字文化的優勢又再度被重新審視。

名稱用語的選定

在「文化圈」概念的設定和命名時,冠以地名、文化因素、宗教名、書面語言名等等的情況都是存在的。對漢字文化圈而言,「東亞文化/文明圈」等名稱都被并行使用。然而,「東亞」是一個現代地域名稱,無具體的意義和內涵,且圈內的越南地處現代意義上的東南亞地區;而在中日韓越四國文化的發展方式亦存在一定差異;「漢字」作為一個平等的覆蓋圈內全體地域的中立且具體的文化要素,常被認為是名稱的較適當用語。然而,由於現代的朝鮮半島的漢字使用頻率較低、現代的越南極少使用漢字,用「漢字」冠以該名稱有時會顯得中立性欠缺。

漢字文化圈一詞,據說參考自德語「Chinesischer Kulturkreis」。日本語言學家龜井孝(1912—1995),想找一個描述古代東亞共同使用漢字地區的述語,故從德語「Kulturkreis」譯成「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從地理角度可以稱為東亞文化圈,以器物戲稱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亦曾被稱為「漢文化圈」。

漢文化圈的內涵和外延

從南北朝至宋代

在考慮作為歷史學概念的漢字文化圈的外延的時候,西島定生(日語:西嶋定生)的「冊封體制論」假定的從南北朝時代到唐代的地域秩序成為第一參照例。以西嶋的「東亞世界」的定義為指標,除了冊封體制,還包括漢字、儒教、佛教、律令制。符合這個指標的主要朝貢國有新羅(朝鮮半島南部)、渤海國(朝鮮半島北部及中國東北東部)、倭國(日本)。這個以外,沒有引入律令制的國家如高句麗、百濟也應納入漢字文化圈的範圍。北宋以後,高麗國取代新羅,並加入了新成立的大越國(越南)。

此外,關於南詔及後續的大理國,其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漢化程度,從漢籍資料較難推測出。而南詔受唐朝廷冊封、大理受北宋朝廷冊封,流行中國密教,移入的漢人參與政治活動,因此可將其視為同新羅、百濟類似的「東亞世界」朝貢國。另外,遼、金、西夏長期軍事威脅北宋、南宋,多數場合不使用漢語文言文,而制定並使用獨自的文字。

明朝以後

自明朝恢復「冊封體制」以後,可納入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及地區)基本確立下來並延續至今,朝鮮、琉球、大越(越南)及日本都符合條件。當時的日本不僅脫離了「冊封體制」,律令制也已形式化,與此相應的科舉官僚制度發達的狀況說明西島定生所列的四大點已非必要條件。第一個要列舉的有特色的文化要素是文字系統。文言文(即漢文)的導入促進了用漢字來表記自身語言的發展,日本的假名、朝鮮的吏讀、鄉札、口訣、諺文並非直接從漢字派生出的文字,但其音節文字的特點明顯受到漢字的影響。此外語言學者西田龍雄指出本民族文字的發明也有可能是受契丹文的啟發。越南的喃字是由漢字派生出的獨立文字。由此各國逐漸確立了「本民族文書系統」。但是、直到近代以來這些本民族文書系統才逐漸取代文言文運用於官方文書。宗教上,本土化的佛教、道教帶著地域性的濃淡及綜攝(syncretism,「輯合」),在民間普及。儒教由於與政治思想相匹配,在圈內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共通思維框架。包括使用筷子餐飲,品茶,使用瓦來建築和使用毛筆來書畫等類似的生活文化也作為漢字文化圈的共同特徵,以中國為中心分佈開來。

形成要素

根據日本學者西島定生的「東亞世界」的定義為指標,漢字文化圈的形成要素包括以下幾點:

  • 冊封

  • 漢字

  • 儒學思想

  • 大乘佛教

  • 律令制

共同文化特徵

漢字文化圈各民族在社會上,歷史上,或生活上曾經或現在依然擁有許多類同文化,大概可歸類如下:

曆法與歲時民俗

漢字文化圈都遵循中國的夏曆及其歲時祭享之俗。中國的曆法,是從夏朝開始的,所以又叫夏曆。漢人周年作息,隨月令二十四節氣而為生活節奏。自《周書》「周月」、「時則訓」所見,有四季——春夏秋冬,再分十二個月及二十四節氣。古有"三正"之說,夏正建寅(孟春正月),殷正建丑(季冬十二月),周正建子(仲冬十一月)。中國以正月為歲首源自「行夏之時」是儒家的治國要義和神道設教的深意,可謂傳承先聖之天時要義。歲時曆法見於《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紀》、《管子·幼宮》、《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既反映了其編定成書以前有關的歲時民俗,也是成書以後的歲時民俗的直接源頭。歲時民俗就脫胎於月令文化以及與月令有關的文獻,與四時相對應,每時都有一班帝神,與時月、天氣的變化相對,每個月各有相應的祭祖規定和禮制。

中國的歲時、歲事、月令、時令在日本被稱為「年中行事」或者「名節」,在韓國稱為「歲時風俗」。江戶時代齋藤月岑著有《東都歳事記》,朝鮮時代柳得恭著有《京都雜誌(경도잡지)》(1800年前後)、金邁淳著《洌陽歳時記(열양세시기)》(1819年)、洪錫謨著《東國歳時記(동국세시기)》(1840年前後),其中多引用中國古典,仿宋朝故事,慕華思想深厚。

禮儀文化

法服

東亞文化圈在儒教的影響下,以四書五經為基礎形成了相似的冠婚喪祭的習俗,以及衣冠制度。

    漢服平民男女

    韓服平民男女

    和服平民男女

    越服平民女性

      琉裝女性表演者

      成人禮

      儒教傳統里,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取字,女子行笄禮,為成人之道。

      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後世民間流行早婚,也經常提早行禮。華人某些族群當中有十六歲舉行民俗成人禮的習俗,如潮汕地區的出花園、台灣閩南人的做十六歲、馬祖地區做出幼等。亦有些地區把成人禮和婚禮合流,新人在婚禮前夕上頭,蜑家人則有脫褐。這些皆是傳統冠禮和笄禮的簡化和變異。日本近代以來稱之為成人式。朝鮮的規定亦相似。

      台灣做十六歲

      日本成人式

      笄禮

      婚禮

      東亞文化圈各國皆以婚禮六禮為基礎,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現時東亞文化圈的傳統婚禮多以《朱子家禮》為藍本再本土化,如把納吉、納徵合為一禮,傳統婚書中的「三書」亦得到保留,其中主要保留禮書,有些會省去聘書或迎書。婚後禮的婦見舅姑禮至今仍然十分受重視,即使一些新人改用西式婚禮或其他非傳統形式的婚禮,甚至裸婚,結婚後新人仍然會依照傳統拜見新郎的父母,代表婚姻得到男方家族承認,女方正式成為男方家族成員。

      漢族官服婚禮

      日本官服婚禮

      朝鮮官服婚禮

      朝鮮婚禮中的幣帛儀式

      婦見舅姑

      喪禮

      東亞文化圈各國都遵循喪服、喪制的禮儀,以五服界定喪服及喪期,主要表現為守孝、招魂等等禮節。參與喪禮的賓客會給予喪家賻儀,喪家亦會回禮。

      祭禮

      根據儒教經典,漢字文化圈都祭祖,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大儺。還有祭孔和朝鮮釋奠祭(석전제)。

      中國大陸儺戲面具

      日本追儺

      朝鮮追儺

      日本神道祭禮

      台灣釋奠典禮

      朝鮮宗廟祭禮

      政治意識

      主要有華夷思想(中華思想、小中華思想)、天下思想、中國中心主義。因而大多國家還有外交的封閉傾向,以及內部政治集中、高度穩定的特質。

      文字與文學

      • 歷史上,正式場合主要使用傳統漢字,民間亦使用本民族被借用和改造成各種非漢字的「漢字型文字」與「標音系統」,如台灣的注音符號與方音符號、朝鮮的諺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這些在字形和組字原則上都表現出與漢字的淵源關係。

      • 歷史上,正式場合多使用漢文(文言文),民間亦使用本民族文字與漢字混用的本民族文書系統(參看韓漢混用文、漢字假名混寫文、漢喃文、注音文)。

      工藝技術

      中國的工藝技術可追溯到《周禮·考工記》記載的六門工藝里的三十個工種,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設色之工、刮摩之工、摶埴之工等,包括木工、金工、皮革、染色、琢磨器物及制陶等內容。韓國與日本,在傳統工藝的很多方面,是直接學習或者繼承了中國的技藝與造物精神的。古代日韓工藝文化的發展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即包括工藝技巧、工藝形式等的傳授和模仿,也包括深層次文化觀念的借鑒和學習。比如漆器工藝是途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在南線,中國漆器流通主要在與百越、安南、身毒、暹羅等國之間,並通達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地區。螺鈿技藝的傳入對於朝鮮半島漆藝的影響意義重大。

      生活文化

      • 都食用稻米,懂得品茶,並有儀式化的品茶方式,使用筷子進食。

      • 中國傳統建築(參看宋朝建築等)、台灣傳統建築(東寧王朝、清治時期,1662-1895年)、越南傳統建築、朝鮮傳統建築(韓屋)、琉球傳統建築(參看首里等)、日本傳統建築都有相似建築風格。

      中國古建築

      朝鮮古建築

      日本古建築

      越南古建築

      台灣省古建築

      琉球古建築

      • 地理名稱上,因具有相似的地理風水特徵或有著類似的歷史文化背景,而同名,如日本的湘南與中國大陸的湘南(湖南南部),朝鮮的襄陽、江陵與中國大陸湖北的襄陽、江陵,越南的太原與中國的太原,等等。

      • 基於儒教四書五經形成的禮儀服飾:漢服、和服、琉裝、越服、韓服。朝鮮語的「한복」一詞在李氏朝鮮覆滅時指的是漢服。

      歷史

      夏商周

      自三代文明形成后,中華文化不斷向四周擴散、影響。

      秦漢

      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更充滿信心與優越感,認為落後的地區會被中國吸引,前來朝貢。中國文化可以不斷的擴大,達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 越南

      秦始皇設象郡,將越南北部首次納入版圖。

      漢初,趙佗滅安陽王,設交趾、九真等郡,將疆域延伸到今越南中部。

      魏晉南北朝

      • 朝鮮

      高句麗、百濟、新羅鼎足而立。 半島北部:永嘉之亂后,中國東北的高句麗南下佔領了樂浪、帶方兩郡,將疆域拓展到朝鮮半島,同時與分裂的北方中原諸政權維持友好關係。 西元五世紀初,全盛時期的高句麗與東晉結盟,形成與中原王朝南、北兩面外交關係。429年高句麗遷都平壤,成為地道的半島國家。 半島南部:百濟位於半島西南部,臨黃海,曾長期與高句麗為敵,與東晉、南朝較為密切。新羅位於半島東南,臨日本海,初期透過高句麗吸取中華文化,與北中國的關係較為密切。六世紀以後新羅興起,朝鮮半島上形勢產生變化。高句麗聯合百濟,以壓制新羅,新羅轉而與中原國家較為密切。 372年高句麗設太學、傳入佛教、頒律令(初期以高句麗為最盛)。384年百濟設太學、頒律令。

      • 日本

      與南朝建立朝貢關係。根據南朝史書的記載,倭五王的倭國繼百濟、高句麗之後,在五世紀中與南朝建立朝貢關係的第三個。公元538年佛教由百濟傳入日本。同時期,中國的儒教、易學、歷算、醫學,亦先後由百濟傳入日本。

      隋唐、五代十國、宋遼金夏

      朝鮮

      朝鮮半島初次出現統一王國。隋唐帝國一再對高句麗用兵,在新羅的幫助下,唐於660年滅百濟,668年滅高句麗。朝鮮半島首次出現統一王國統一新羅。公元583年,新羅始頒布律令及允許傳布佛教。政治、經濟制度全仿唐制。文化上,新羅創出用漢字來標音的「吏讀文」。科舉考試指定書籍是儒家經典。大量派遣留學生至長安的太學,如崔致遠高中唐科舉進士,且嫻熟漢文,歸國后,備受國人推崇。

      日本

      西西7至9世紀,中國進入隋唐時代,日本逐漸進入主動、直接吸收中華文化的時期,是歷史上吸收中華文化最多、最快的時期。 從公元607年初次派「遣隋使」至中國,往後二百五十年間,遣使不斷。透過使節來華的留學生、學問僧,唐代文化大量傳入日本。 天皇名稱、「日本」國號的確立、中央體制、地方制度、考試製度、土地田賦制度等,日本多以唐製為藍本。

      奈良、京都受唐式文化影響深遠,此兩京的建築系仿自唐長安城。日本人借用漢字偏旁發明「片假名」、根據漢字草書發明「平假名」。奈良時期,中國的成實、三論、法相、俱舍、華嚴及律宗傳入日本。至京都時期,在傳入天台與真言宗后,完成了大乘佛教的東傳。

      藝術、娛樂方面,唐朝各項藝術娛樂傳入日本,如圍棋、書法、音樂、舞蹈等經過消化改造,已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越南

      唐設安南都護府,為中國唐朝統治時期。

      更多資料: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自治時期和丁朝

      唐昭宗天佑三年(906年),加靜海軍節度使曲承裕同平章事,成為越南實際自治的開始。晉出帝天福四年(939年),吳權建政稱王。

      968年(北宋時),丁部領統一國境,立國號為大瞿越,建立丁朝(當時國境相當於現時越南的北部)。丁朝與宋朝的使節來往頻繁,建立宗藩關係。

      元明清

      • 朝鮮

      • 日本

      • 越南

      • 琉球

      史上漢文化圈不同國家人民交流紀實

      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者常和朝鮮的儒學者用漢字筆談的方式來爭論儒學問題;明清時代前來中國大陸朝貢的使節團當中,安南(越南)使節與朝鮮使節曾經互贈漢詩。而古代琉球國亦曾發生朝鮮國漁船迷航,而由琉球王國協助後送返朝鮮的事件,當中琉球國王致朝鮮國王的文書自然也用漢文寫成。袁世凱、馬相伯可以與朝鮮國王、官員筆談。黃遵憲等可以與琉球人、日本人筆談。梁啟超、孫中山、康有為、黎庶昌、王照不懂日語也可以直接與日本人筆談。

      即使在現代社會,利用漢字的筆談也為東亞人民之間的交流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韓國首爾市立大學教授金榮旭指出,越戰期間,一名被派遣至越南的韓國國軍排長在與越南當地村長以漢字筆談后,讓這個小村落的無辜村民逃過了美軍的猛烈轟炸;一些韓國遊客在前往中國旅行時,因水土不服而瀉吐時,向中國藥劑師遞上寫有「腹痛」和「消化不良」的字條后,即迅速獲得處方;也有台灣遊客在日本旅行迷路時以漢字向當地的日本人問路而得以到達目的地。

      《印度支那物語》(日語:インドシナ物語)的作者日本人丸山靜雄在越南採訪時的曾與當地越南人進行過筆談(1981年前)。以下摘錄自原書章節:

      わたしは終戦前、ベトナムがまだフランスの植民地であったころ、朝日新聞の特派員としてベトナムに滯在した。わたしはシクロ(三輪自転車)を乗りついだり、路地から路地にわざと道を変えて、ベトナムの民族獨立運動家たちと會った。大方、通訳の手をかり、通訳がいない場合は、漢文で筆談したが、結構、それで意が通じた。いまでも中年以上のものであれば、漢字を知っており、わたしどもとも漢字で大體の話はできる。漢字といっても、日本の漢字と、この地域のそれとはかなり違うが、漢字の基本に変りはないわけで、中國-ベトナム-朝鮮-日本とつながる漢字文化圏の中に、わたしどもは生きていることを痛感する。

      漢語譯文:

      (二戰)終戰前越南還是法國殖民地的時候,我曾作為朝日新聞的特派員到過越南。我特意乘坐越式三輪車,行於衚衕小巷之間,與越南民族獨立運動家們見面。大多時候,靠翻譯員的幫助,翻譯員不在的時候則用文言文筆談,效果很好,因此可以互通意義。現在中年以上的人大都識漢字,我也大體能用漢字交流。就漢字而言,與日本的漢字相比,雖然兩個地域(日本和越南)完全不同但漢字基本沒有變化,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一直生活在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共同組成的漢字文化圈中。

      近代漢字文化圈的黯淡與新生

      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后,中國的向心力減弱,朝貢體系下的各屬國對漢字的文化地位開始懷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擺脫落後文化的象徵,部分地區開始實行漢字廢止政策。

      17世紀由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大·德羅茲(Alexandre de Rhodes)為越南語設計的國語字(越南語:Chữ Quốc Ngữ/國語)被後來的法國殖民當局在學校中廣泛推廣,雖然當時並未完全普及,但在20世紀中後期,其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儒字(漢字)和喃字,成為越南國家的官方文字。因此,20世紀後半葉以後,理解漢字的人除了老年人和一部分的專家以外,變得很少。

      韓國使用的漢字,只用作並記,註解和消歧義。二戰後,朝鮮王朝的第4代國王世宗所創造的朝鮮文字——諺文(언문、한글)被普遍使用,報紙上漢字的使用頻率也不高,一般只會用於迴避歧義的詞語時使用(參看朝鮮漢字#六十年文字戰爭)。朝鮮甚至已經完全廢除漢字,除了日常語言外,法律也不採用漢字書寫。

      日本雖然繼續延用漢字,但近年來年輕人的漢字水準較老一輩低落,部分漢字辭彙只能用假名(仮名、かな)的書寫方式來代替。

      目前除了中華民國、香港、澳門一直沿用傳統漢字(在台灣稱國字或正體字、在港澳稱繁體字)外,部分使用漢字國家的政府確定了漢字的簡化方案,如日本漢字採用新字體(舊字體在現代日語仍可交互使用)、中國大陸採用簡化字為主。漢字在新加坡以及其他出馬來西亞之外的東南亞華人地區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度很少,不過也有自己的簡化方案(或比照簡化字,但中文傳統漢字在民間仍少量通用)。而馬來西亞華人地區的漢字使用頻率極高,且隨著華人受教育程度逐漸提高的影響,早期民間自創的簡化字早已逐漸被遺忘,改為採用中國的簡化字,而大部分中文報章的標題都會使用傳統漢字。另外現在的越南及朝鮮,漢字的使用頻度已比以前少很多。在美國和加拿大等海外華人的地方也有以漢字為主的報紙。

      漢字是東亞國際文字的觀點到近年逐漸受到關注。隨著韓國、台灣、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歐洲共同體成立的啟示,東亞共同體建立的呼聲也逐漸提高,作為東亞國際文字的漢字的重要性將被重新評估。另外,近年來,在原漢字文化圈各國各地區亦出現呼籲東亞國家統一使用《康熙字典》標準漢字的建議。那些過去屬於漢字文化圈而在近代丟掉了漢字的國家,也逐步意識到漢字的重要性,他們發現漢字能使不同語言的民族以文字互相溝通,與表音文字相容並存,不但能保存獨特民族語言,又能使不同民族藉漢字表意而能互相交流溝通,使「漢字復活」的呼聲也開始被倡導。

      到此為止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

      我們不生產歷史,我們只是歷史的搬運工。

      實事求是論歷史,縱橫捭闔論古今。

      這裡是求是縱橫,如果您有興趣談古論今不妨訂閱我們。

      我願竭誠與各位交流,以上文章僅是縱橫君的愚見,有不同意見請在留言區評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