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茶葉的寒性、涼性、平性和溫性?

很多剛開始喝茶的朋友,常常對自己適合喝什麼茶一籌莫展,而在接受推薦時,得知茶葉也有寒性、涼性、平性和溫性的區分,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茶——似乎明白了,卻又更糊塗了。比如怎樣區分茶葉的涼熱屬性,經常就會彎彎繞繞的讓人頭大。

1. 關於食物的寒性、涼性、溫性、熱性

中國人對於養生的講究,自古以來即盛行不息。甚至對於日常食物,也按照養生理論將其分門別類。食物的寒熱「四性理論」,就是古時人們對於食物對正常狀態下的人體影響的一種歸納總結。比如苦瓜性寒、綠豆性涼,可清熱、瀉火;生薑性熱、羊肉性溫,有散寒、補陽氣的作用。

這種歸納總結,是一種樸素的唯物論,來自於人體的本能體驗。因為它是人們一口一口、一次一次地嘗出來的,是一種直接的經驗總結。簡單來說,在合理食用的前提下,如果吃了一種食物以後,身體產生髮熱、溫暖、出汗等一系列屬於「熱」的反應,則認為其屬於熱性,相反則是涼性。

Advertisements

當然,這套流傳已久的食物「性味」理論,並沒有得到很多來自現代醫藥科學研究的支持。因為每個人對於「熱」「寒」的判斷標準都會有所不同,根據人的個體感知來判斷一種事物的性質,在現代科學角度看來,是很不嚴謹的做法。

我們認為,在食物的寒涼溫熱方面,並沒有必要過於講究。作為正常成年人來說,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即可。而食物的寒熱理論,雖然其理論基礎較弱,但是由實踐得來的結論,應該仍具有部分的參照價值;更重要的是,這種根據自身體驗來判斷事物的認知方式,有時候其實是很值得推薦的。

2. 如何判斷茶葉的寒熱屬性?

關於茶葉的寒熱屬性,有以下兩點需要注意。

首先,茶葉的寒性、涼性、平性和溫性,目前雖無科學研究證明,但是一直都有這麼個說法,而喝茶的人也會有這方面的體驗。關於茶葉性味的說明,最有名的應該是出自陸羽《茶經》的「茶之為用,味至寒。」不過,在《茶經》創作的時候,還只有綠茶,所以不能用於判斷綠茶之外其他茶類的茶性。

Advertisements

第二,綠、白、黃、青、黑、紅六大茶類寒熱屬性不同。

中國六大茶類的分類,是根據製法與品質的系統性和加工中的內質主要變化,尤其是多酚類物質氧化程度的不同而來的,也即通常所說的「發酵程度」。

經過了「發酵」工藝,具有強收斂性和強刺激性的茶多酚類,氧化聚合形成茶黃素、茶紅素與茶褐素等,茶湯顏色隨之加深,湯感變得更加醇和滑潤,茶性變得溫和。

綠茶核心工藝是「殺青」,不發酵茶;水清茶綠,給人清涼爽新之感,本性寒。黃茶的核心工藝是「悶黃」,口感較綠茶醇厚一些;茶性與綠茶很接近。

黑茶的核心工藝是「渥堆」,發酵程度高;茶味醇和,茶性溫和。紅茶的核心工藝是「發酵」,多酚類化合物的氧化程度很高;花香、蜜香醇厚,味甘性溫。

白茶的基本工藝是「萎凋」、「乾燥」,新茶屬性與功效大多接近綠茶,但在逐年陳放的過程中,茶性也會由寒轉涼及至平和。

青茶(烏龍茶)茶性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趨向平和,核心工藝是「做青」和「焙火」。發酵輕的清香型鐵觀音,茶性更接近於綠茶;發酵適中或較重的則與紅茶接近。

3. 茶葉的寒熱屬性對於飲茶的指導作用

怎樣選擇出適合自己的茶?我們常被建議說:茶性溫和的,適於寒冷季節,茶性寒涼的,適於暑熱時節;燥熱體質的人要喝涼性茶,虛寒體質型應該喝溫性茶;春天喝花茶,夏天飲綠茶,秋天泡烏龍,冬天喝紅茶;等等。

其實,喝茶不能絕對,也沒有這麼複雜。判斷一款茶是否適合自己,最準確、有效、快速的辦法,那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喝下去

喝下去後用自己的身體來感受。就像大家都說「沒有最好的茶,只有最適合的茶」,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不能喝的茶,只有沒喝過的茶。」沒有嘗試,所以才不能斷定它是否適合自己。嘗試了之後,發現喝著身體還蠻舒服的,那它就是最適合當下狀態中的你的。

比如冬天寒冷,喝紅茶可以幫助暖胃去寒。但對於辦公室一族來說,空調、暖氣開的溫度很高,空氣乾燥,還會吃很多暖性、辛辣的食物,還有因年末而來的各種壓力……都容易導致人體上火,引發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冒痘、牙痛等癥狀。這個時候還每天喝紅茶,就會加重上火癥狀,反而飲用一點性質平和的烏龍茶或清新的綠茶,更舒服一點。再換到夏天,可能又是相反的情況。

以上,即是我們對於茶葉性味的幾點說明。現代都市群體,很多人都是亞健康狀態,不能完全根據茶葉的寒熱屬性理論來飲茶,我們更倡導大家多喝多試,選擇自己喝著最舒服的,這樣才能更好地享受茶帶給我們的健康和美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