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 | 「孔雀」總是東南飛,西部建設怎麼辦?

本報記者 雍 黎 唐 婷

「孔雀」東南飛,西部發展如何吸引人才成了兩會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碧在政協科技界別聯組會上發言時指出,東中西部人才分佈極不均衡,已經成為影響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戰略實施的瓶頸之一。

「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人才分佈差距呈進一步加劇的趨勢。」石碧的說法有數據支撐: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一共產生兩院院士、「傑青」、「優青」、「長江」、「青千」5類高層次人才共6372人。其中,北京1858人,佔全國總數近30%,相當於排在後25名的省份的數量總和。緊隨其後的是,上海、江蘇、廣東,這4個省份的5類高層次人才數量之和佔全國總數近60%。

在石碧看來,儘管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環境和條件存在差距,但不至於產生如此大的人才分佈差距。之所以呈現這樣的局面,一方面是歷史原因,另一方面是在不公平的基礎上競爭的結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全軍病理學研究所所長卞修武說到西部人才問題,同樣痛心疾首。「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的『孔雀東南飛』是放開人才流動政策條件下的地域差異、工作條件和科技信息等因素為主的話,如今東南部等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加豐富的學術資源,開出各種極具誘惑力的『待遇』條件,成了吸引西部人才跳槽和海外人才歸國的重要原因。」

卞修武帶領團隊將腦膠質瘤血管病理診斷和腫瘤幹細胞研究水平提升至國際前列,於去年當選中科院院士。作為在西部成長起來的院士,卞修武深深懂得在西部要建成和發展好一門重點學科、培養一個人才的不容易。近年來西部地區出現的引進「海歸」難,「明星學者」、學科帶頭人「孔雀東南飛」的情況更讓他深感焦慮。

「我經常看到經濟發達地區大學的人才引進計劃,引進價碼一個比一個高,這是西部高校和科研院所難以比拼的。」卞修武說,雖然他們的學科平台和學術方向已經有良好的基礎與優勢,但是很多「海歸」來看一看、問一問,最後多因待遇和地域問題而選擇了東部或南方高校、院所。這樣的現象顯然不僅僅是一個學科的事,在卞修武看來,西部不少本土培養的人才被北上廣深等地高薪「挖走」,有些學科專業如今已經缺乏合格的學科帶頭人。

「人才競爭和自由流動應該是良性的、合理的、有益的,如果把人才引進變成了無序的、沒有上線的『砸錢』,對學校和地區的危害都很大。」卞修武說,「一方面,這會導致學術浮躁,對學科的長遠發展不利。另一方面還會加大地區科技、學術發展新的不充分、不平衡。」

卞修武建議,國家對此進行宏觀調控,出台一些政策,鼓勵、吸引「海歸」和科技發達地區人才合理「西進」;同時,也讓高校之間人才的競爭回歸到對人才智慧和能力的尊重,避免繼續拉大東西部地區人才、科技、學校的差距,造成新的發展不平衡。

事實上,近年來很多部委在人才評審時已經注意了同等條件下對西部地區的傾斜。「教育部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評審上,西部地區的申請者年齡放寬1—2歲,就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如何使這些人才穩定下來發揮作用,不被發達地區『挖走』,這是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卞修武認為,除了西部地區本身要加強軟硬體建設、增強學術吸引力外,還應建立東西部人才隊伍之間的有效合作機制,而不是「價碼血拚」,「國家和地方政府最好能給予西部引進人才的單位一定的配套政策,減少所在單位的壓力」。

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