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解決失眠問題的?

作者:小潔/李方圓|渡過(微信公眾號ID:zhangjinzaibeijing)

【編者按】本文由兩部分組成,主體是高校大二女生小潔因失眠接受心理干預的小結,附文是她的諮詢師的點評。經兩位作者同意,分享給大家,供參考。

就醫經歷及自我調節

我從高二開始,幾乎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那時我才知道,「失眠」竟會離我那麼近。高中課業緊張,緊張的情緒到了深夜也難以消除,而睡覺是能夠恢復精力的手段,因此我總賦予它特殊的意義。

然而,越看重睡眠,失眠就越嚴重。夜又深又長,在狹小的空間里,我的焦慮感不斷上升。有時在床上輾轉到天明,大腦迷糊而混沌。

最初我認為是身體原因,於是嘗試藥物治療。開始吃中藥,短時間內確實有效。吃完葯之後,昏昏沉沉就睡著了。但睡醒之後依舊昏沉,什麼也不想做。

Advertisements

後來,我又嘗試抗抑鬱葯。服用一段時間,效果不佳;我也嘗試跑步、睡前泡腳等方式來放鬆身心,也不起多大作用。

那段時間,我感到焦慮,痛苦,身體狀況很差,臉上長了很多痘痘,每天疲憊不堪。

失眠的心理機制及干預過程

後來我意識到失眠是心理問題,想解決它,就來到學校心理諮詢室。

接待我的是李老師,在她的解釋下,我對自己的失眠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我意識到,我對睡眠過分「看重」,每當睡覺前就會焦慮;一焦慮就會睡不著,擔心各種後果。漸漸地,這成為一套自動運行的程序,一到睡覺時間就在大腦里不停運轉,不受我的控制。

老師通過一些案例告訴我,即使睡不著,只要能安心享受生理睡眠的狀態,也可以達到休息目的。造成疲勞的真正原因,是焦慮情緒及其帶來的一系列消極思維之間的相互推動,使大腦處於工作狀態,得不到休息;另外,次日起床后的不滿情緒和消極暗示,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Advertisements

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消除焦慮情緒,打破惡性循環。實際干預的過程是,是肌肉放鬆練習加積極睡眠程序組合。躺在床上,伴隨著輕鬆的音樂,聽著老師的指示練習,慢慢地整個人變得十分放鬆。

第一次訓練結束之後,我十分開心,感到以前從未有過的舒爽和愉快。

我每天堅持訓練兩次,一次是午睡前,一次是晚上睡覺前。做完放鬆訓練之後,整個人都感到十分輕鬆。在溫馨的音樂中,我的大腦也得到了放鬆。

漸漸地,我發現我的入睡時間縮短了,做完訓練之後不多久就睡著了。我感到自己真的好像得到了暗示,在心情又起伏、波動的時刻,我告訴自己:「不要介意,閉目養神就好了。」過了不多久,真的睡著了。當我中途醒來的時候,我告訴自己:「翻個身就睡著了。」沒想到真的就睡著了……

那些場景,比如我自己頭腦中的場景,有時我竟然分不清這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還是真實發生的。醒來之後,享受了難得的舒暢,整個人神清氣爽。

堅定技術信念,鍛煉自我調控能力

一個星期後,我開始了第二次訓練。

這次感覺不像第一次那樣效果鮮明,但我坦然接受,一絲不苟地進行後續的技術訓練。因為心理干預過程就像燒開水一樣:沸騰前水溫變化先快后慢;水溫需要達到沸點並且持續加熱才能沸騰,實現質變。

老師說,有很多人諮詢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會感到進步緩慢,甚至感覺不到進步。這說明諮詢進入了瓶頸階段,堅持下去,過了這個時期就好了;堅持不住則會否認效果、懷疑技術,前功盡棄。

由此我想到,我或許處於關鍵階段。睡眠過程中,當出現焦慮不安,我不斷告訴自己,要堅持,閉目養神就好。在不斷調整自己心態的過程中,慢慢進入了睡眠。我知道,只要堅持,一定勝利。

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心理諮詢,這是藥物治療比不上的。

一年後回訪情況

接受心理諮詢后,我對自己的睡眠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觀。曾經一想到睡眠就覺得壓力很大,現在就是真的失眠,我也能夠沉穩應對。

具體表現如下:

1. 睡眠情況有所好轉,不苛求睡眠一定要有多少時間,或者非常擔心即將到來的夜晚;

2. 不發生多次醒來的現象,入睡后也不會出現淺睡或者不安的情況;

3. 對於情緒的調控能力進步明顯;

4.偶有失眠,但均發生在壓力或者焦慮突然襲來時。主要問題是入睡時間較長。不過我清楚自己的入睡時間一直以來比別人略長,能保持較好的心態,不受此干擾。

【諮詢師點評】打破「怕」的情緒驅動

除因生理疾病或者重大事件導致的失眠問題,多數來訪者並不是真失眠,而是「怕」失眠。在這種「怕」的情緒驅動下,人的思維容易偏向消極,從而放大後果,甚至產生災難性想法;於是更「怕」,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小潔同學的關鍵問題也是「怕」。她一到睡覺時就產生焦慮情緒(條件性情緒),急於睡著,大腦里不斷想象著失眠後果,越想越嚴重,越怕越睡不著。

次日醒來,她會習慣性地自我消極暗示:昨晚沒睡好,今天肯定不好了。在此暗示作用下,果然狀態不佳,於是更在意睡眠問題,睡眠時更焦慮。久而久之形成一套類似電腦程序的失眠程序,在潛意識狀態下自動運行,不容易受意識控制。

打破失眠程序,核心在於改變情緒性質。我一方面為她進行睡眠知識的認知調整,解決其認知性情緒;一方面進行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訓練,解決條件性情緒反應,建立新的睡眠程序。並在諮詢過程中教會她自我調控的技術,做情緒的主人。

在干預過程中,她對元認知干預技術原理的理解很到位,配合老師的諮詢;諮詢過後仍然堅持每天做肌肉放鬆練習、運動,記諮詢日記。遇到困難時能夠主動運用技術調控情緒,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她具有牢固的技術信念,諮詢遇到瓶頸期時能夠耐心堅持,最終取得成功。

附:積極睡眠程序(節選)

……想像著黃昏時刻的海灘,我一個人走在沙灘上,腳下的沙子鬆鬆軟軟,影子拖得很長。海風吹過,我感到清爽和愉快。耳畔海浪的聲音,就像一首催眠曲,讓人的心情漸漸放鬆下來,十分愜意。

想象著,睡覺的時間到了,我放下手機,很輕鬆,也很期待。我什麼都不想,心無雜念,就靜靜地享受著閉目養神的感覺。感受著枕頭非常柔軟舒服,被子給了我足夠的溫暖、安心、舒適。慢慢的,我的意識越來越模糊,什麼也不願意想了,眼皮越來越沉……漸漸地,我進入了夢鄉。如果中途醒來,我的心情也很平靜,翻個身,繼續睡……

諮詢師說明:該程序是由來訪者設計,諮詢師為其修改,用來解決失眠問題的新程序。在放鬆訓練過程中,通過暗示學習的方式,將睡眠程序輸入給來訪者。當新程序足夠牢固,便可以取代舊程序,失眠問題自然解決。

本程序只是一個樣例,目的是為大家提供直觀感受,建議不要盲目模仿套用。關於程序設計及應用的原則和方法,可另行探討。

【渡過】微信公眾號(zhangjinzaibeijing)是由《渡過——抑鬱症治癒筆記》作者張進發起的精神健康公號,旨在科普知識,記錄案例,聯合患者、家屬,以及醫生、心理諮詢師等專業人士,共同打造精神疾病患者互助康復社區。真實原創,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註:文字、圖片版權均為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如需轉載請私信【渡過】公眾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