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奶出汗、睡覺出汗、坐著還出汗~娃真病了嗎?

吃奶出汗、睡覺出汗、坐著還出汗……娃真病了嗎?

- 科學家庭育兒(ID:kexueyuer2012) -

咦,寶寶為啥這麼愛出汗呢?

吃個奶哼哧哼哧出一身汗,睡個覺跟水裡撈出來似的……聽說有寶媽迷迷糊糊用手指蘸點汗嘗了嘗,哎呀,鹹的!

頭上老出汗,為啥?

缺鈣了?(流傳最廣泛的一個「診斷」)

咋護理寶寶才對呢?


1 、出汗超多,寶寶病了嗎?

先明確一點:寶寶出汗就是比成人多。

因為:寶寶皮膚含水量大,微血管分佈較多,且多數活潑好動,代謝旺盛,多汗現象很常見。

  • 區分「生理性多汗」與「病理性多汗」

生理性多汗:往往由外界因素導致,如高溫、劇烈運動、進食、衣服穿得過多、被子蓋得過厚等。

不過,去除這些因素,出汗現象很快好轉,且寶寶生長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其他異常表現。(寶爸媽遇到的多是這類生理性多汗)

Advertisements

病理性多汗:上述外界因素不存在,寶寶安靜狀態下仍多汗。

2、病理性多汗,別大意

懷疑是病理性的,那麼除了多汗,寶爸媽還要看看寶寶是否有如下伴隨癥狀:

①活動性佝僂病:除多汗,還伴有夜間哭鬧、枕禿、前囟門大且閉合晚、顱骨軟化、方顱等骨骼改變現象,一歲以下寶寶多發。

②活動性結核病:寶寶多汗,多為夜間盜汗;並伴有午後低熱、面孔潮紅、食慾減退與消瘦等表現。

③甲狀腺功能亢進:寶寶除多汗外,還有如膚色潮紅、情緒煩躁、食量大但是體重不見增加、心率快、心慌、甲狀腺腫大等現象。患兒多見學齡兒童,女孩為多。

④低血糖:除多汗,還有反應低下、蒼白、精神萎靡、嗜睡、哭聲異常、顫抖,甚至驚厥等現象。常見於早產兒、足月小樣兒(又稱小於胎齡兒,宮內生長比較慢的寶寶)、糖尿病母親的寶寶。

Advertisements

如果懷疑上述幾點,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在家護理已經不夠了。治好病才是根本。

3、缺這缺那?解析3類常見出汗情況

寶爸媽們一個勁兒地擔心:是不是缺鈣、缺鋅、缺維生素D啦……是身體太虛弱,老出虛汗?一般來說,都是多慮了,太敏感!

  • 吃奶時多汗

寶寶吃奶出汗多,純屬正常生理現象。俗話說「拿出吃奶的勁」,吃奶本就是一項重體力勞動,不要過於敏感。

寶寶吃奶出汗,及時擦乾就好了,必要時勤換洗貼身衣物。

  • 睡覺時多汗

這種情況,多是穿蓋過多導致的。孩子代謝旺盛,本就該比成人穿蓋少一些,如果是老人照看孩子,更不要以老人的冷暖來判斷孩子。

白天活動量過大,寶寶體內積蓄了熱量;或睡前進食,都可造成寶寶機體大量產熱,進而通過出汗來散熱。

該怎麼辦呢?寶爸媽可以在寶寶入睡前少蓋點被子,等寶寶睡熟,再適當增加,與季節相宜就行。此外,注意控制室溫,適當使用空調、電扇。關注科學家庭育兒(ID:kexueyuer2012),後台輸入「出汗感冒」,查詢更多育兒乾貨內容!

  • 頭部、後腦勺多汗

這對寶寶來說是普遍現象,尤其運動后,寶寶的小腦袋常大汗淋漓。

與這幾點有關:

①嬰幼兒全身毛孔開放少,有毛髮覆蓋的部位常見多汗,如頭部;

②嬰幼兒植物神經發育尚不成熟,交感神經(控制出汗的神經)易興奮,不熱也會出大汗,而且頭部更甚;

③嬰幼兒心臟射血少,四肢偏涼,這是正常現象。被家人誤認為冷而穿蓋太多,也容易捂出汗。

等寶寶長大,頭部愛出汗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

夜裡頭部出汗小妙招:寶爸媽可在寶寶頭下墊塊清潔、乾燥的毛巾,等寶寶睡熟,抽去受潮的毛巾,保證枕頭乾爽。

此外,頭部愛出汗的寶寶,要定期洗頭,否則寶寶會頭皮發癢不太舒服。

4、出了一身汗,如何補水才好?

趕快給寶寶喝一大杯白開水,頂用嗎?

答案是:不太行!大量出汗后,只補水對身體不太好。

  • 水分和電解質一起丟失

人體出汗,除了丟失水分,還要丟失一些鈉、鉀等電解質。只補水卻不補充電解質,寶寶脫水的狀態更難糾正。

  • 大量喝水有壞處

一味補水,不僅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一件挺嚴重的事兒:反射排汗亢進,讓寶寶流更多汗,失去更多水分及電解質。

正確做法:最好給寶寶補充「口服補液鹽」,先平衡電解質,再來補水。既可去藥店買醫用口服補液鹽,比說明書稀釋一倍使用;也可家庭自製淡鹽水,對濃度要求不是特別精確。

5、幾點注意事項

①加強多汗寶寶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的護理:過多汗液積聚在這些部位,一旦護理不當,可造成皮膚潰爛甚至引發感染。

衣物選擇:多汗寶寶應以輕便、寬鬆、棉質的淺色衣物為宜,不要穿得過多,捂得太熱,貼身衣物一定要勤換。

床上用品:選擇與季節相宜的床上用品。別怕寶寶夜裡冷,而使用太厚的被子。選透氣性強的枕頭,寶寶的被褥、枕頭都要勤洗勤曬。


科學家庭育兒專家團隊成員、兒科醫生 銳柭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註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