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損傷非太極拳之過!

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練太極拳主要有兩個目的:一為鍛煉身體,二為學習太極拳的技擊技藝。可是如果練了一段時間后膝蓋疼痛,顯然與當初練太極拳的本意相背了。從太極拳的拳架結構上來說,練太極拳是非常保護膝關節的運動,除了固定外不需要你去專門訓練的,如屈膝換襠、輕重進退及上半身的肢體重量由胯關節去負荷等等。但無數人卻因錯誤的練拳方法,竟然致使膝傷痛成了大名鼎鼎的「太極拳病」了。

太極拳的行拳走架有一定的方向約束,所以一招一式開步走勢有一定的方向限定,開步前需要扣腳來配合完成走勢方向,因此,如果實腳扣腳和腳板扣不到位,長期下來很容易使膝蓋得病受傷,同時,長期曲膝站樁,腳板站向也要根據自身的條件,保持舒適自然為好,太極拳是創立在身體自然的基礎上,所以舒適自然是至關重要的。而襠勁的形成,則直接影響膝關節的穩固。

Advertisements

要想練好太極拳就需要襠勁,膝關節不固定是不可能練出襠勁來的。在練拳時,不管你上身怎麼變,拳架怎麼變,你的膝蓋要做到始終是只摺疊不晃左右、對著腳尖。兩腿內撐外包,用轉胯去擰緊二腿使之產生襠勁。說白了,膝關節固定運動是產生胯關節「扭力」的基礎。而為了保護膝關節,我們在練拳的時候一定要固定,在固定中做摺疊運動,使承受肢體的重量順利傳到地上去,盡量減少膝關節負荷與運動性損傷。你只要固定膝關節了,練拳也就不會晃了。膝關節固定好了,再開始練拳,養成習慣。你看舉重運動員舉重的時候,首先把膝關節牢牢堅固是第一要素,如果不固定的話,膝關節或半月板馬上就受傷,而且傷的往往不僅僅是膝關節,腰、脊椎也會受傷。我們平時走路、爬山,或負重等膝蓋承受力加重,膝蓋的半月板也容易磨損。社會上很多的太極拳習練者都有膝蓋疼的體會,就是因為練拳方法不正確導致半月板磨損了。不管你怎麼說,你把膝蓋練疼了,就別跟我來談你的練拳方法是正確的。

Advertisements

並且太極拳練習者以中老年人為眾。但是此年齡段的人群身體素質和身體狀況本就常見退化性質的病變。據統計,在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人中,有6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特別是腰膝關節居多,六十歲以上的人,幾乎百分之百存在骨質增生。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到了老年,膝關節的軟骨面首先發生退化,骨液的滲透作用減少和降低,容易使關節面的細胞發生水腫,造成軟骨面承受機械應力的能力下降和弱化,加之不當的運動和感受風、寒、濕邪的侵襲,便會使膝關節發病或病症加重。

因此,有膝關節疾患的人或中老年人,若想通過打太極拳以求健身,則必須採取高位式,屈腿130度左右為宜,病症嚴重者可採取更高位或直立式;其次是小步幅,步距為自身的兩腳半距為適;其三是運動量不宜過大,以練完微汗不累為度;其四是兩腿不能鬆懈無力,以自然均衡用力為度,要感覺兩腿沉實有力而不僵;其五是不強作擰膝、旋腿的大幅動作,轉身要碾步,步隨身換,保持腳尖與膝尖同向,既能減輕自身負荷,又能起到健身效果,也避免了膝關節不當運動的損傷或損傷加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