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綜合療法之經絡觸診方法

經絡綜合療法,是在努力發掘祖國醫藥學寶庫的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中西醫結合的新療法。它是根據祖國醫學經絡學說的原理,以經絡觸診得到的陽性反應點和穴位作為主要施治部位,注射小劑量的藥物,通過針刺及藥物的協同作用,調整機體功能治療疾病。

經絡觸診方法

一、病人體位

觸診腰背時取坐位,頭向前傾,腰背後曲成弧形;觸診胸腹時取仰卧位;觸診四肢時坐、卧位皆可。

二、觸診手法

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沿經絡走行滑動、按揉和用力推壓以發現陽性反應點。

三、觸診範圍

觸診範圍包括腰背部、胸腹部和四肢。

腰背部分為三行線

第一行線:脊椎兩側旁開0.5寸處(夾脊穴),包括各熱氣穴。熱氣穴多反應臟腑的炎性病變。

第二行線:脊椎兩側旁開1.5寸處,檢查十二經臟腑俞穴。俞穴為臟腑經氣輸注於背部的穴位。

第三行線:脊椎兩側旁開3寸處為臟腑的相應穴。

胸腹部:檢查十二經募穴,募穴是臟腑經氣聚集於胸腹部的穴位。

四肢部:檢查十二經郄穴,郄穴是氣血深聚的穴位,多反應急性病。

此外還有某些具有特殊治療意義的穴位,如結核點、血壓點、潰瘍點等。

四、陽性反應

觸診經絡穴位所發現的異常反應稱為陽性反應,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腰背部循摸線及主要穴位

1、陽性反應物:在經絡穴位所觸到的結節和條索。常見有圓形、扁平形、梭形、橢圓形、條索形、鏈珠形、氣泡形以及不規則形等。如急性肺炎可在肺俞穴出現梭形結節。

2、敏感壓痛:有時觸不到陽性反應物,但指壓某些穴位有疼痛或酸、麻、脹等異常感覺。如肺有病在中府穴有壓痛。

3、形態變化:肌腹隆起、凹陷、堅實緊張、柔軟鬆弛以及皮膚顏色、溫度的變化等。如慢性消化不良在脾俞穴可有肌腹下陷、彈力減退。


僅為傳達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參考

平台負責人:劉暢

運營人員: 盧立志 MZ017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