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一帶一路」沿線風險整體可控

法制網北京5月8日訊 記者 辛紅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表示,三年多來,共有47家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參與、參股或者投資建立了1676個項目。中央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總體上是很好的,當然,也交了不少學費。「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總體來講風險完全可控。

據統計,目前中央企業投資設立境外單位9112戶,分佈在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十二五」以來,境外資產總額年均增長15%,營業收入年均增長4%,中央企業境外投資額約佔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0%,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約佔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營業總則的60%,對外業務已經由工程承包、能源資源開發拓展到高鐵、核電、電信、電網建設運營等領域。

Advertisements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央企業主要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能源資源合作、加強產業投資和園區建設。

在基礎設施方面,亞吉(衣索比亞至吉布地)鐵路、蒙內(肯亞蒙巴薩至內羅畢)鐵路、中泰(中國至泰國)鐵路等成為亮麗的名牌。

在能源建設方面,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二十多個國家建設了60多個能源項目、油氣合作項目。中央企業承建了中俄、中哈、中緬原油管道,中俄、中亞、中緬的燃氣輸送管線等等,有效地解決了資源和能源的輸出問題。這些年來,中央企業還承建了一大批火電站、水電站和核電站以及電網建設,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在產能合作和園區合作方面,中央企業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產能合作,加大了園區建設力度。多個工業和製造業項目落地,有效解決了當地發展的需求,也提升了當地經濟水平。

Advertisements

肖亞慶表示,中央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始終堅持依法誠信經營,充分尊重所在國當地的文化、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努力解決當地的就業,積极參与公益事業等等,受到當地的好評。

參加發布會的六家企業在談到「走出去」的經驗時都提到,很重要的一點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實現互利共贏。中國中車在馬來西亞的項目中,積極探索「五本」模式,即本地化生產、本地化採購、本地化用工、本地化售後服務和維修以及本地化管理,積極擔當起四個角色,即文化的「傳譯者」、 人才的「孵化器」、產業的「推進器」 、社區的「好鄰居」。最近三年,中車收到了馬來西亞近100億人民幣的訂單,證明「一帶一路」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帶一路」建設也面臨風險,其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斯里蘭卡的港口城項目很有代表性,這個項目因政府換屆而停工了一年。董事長劉起濤表示,新政府上台以後,對原來政府的一些評估項目有一些疑慮,做一些校核工作,經過溝通,現在正常復工了。項目為什麼停了又能復工呢?他認為,核心是項目造福於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造福於當地人民。所以不管政府怎麼更迭,最終還是如期建設。

據悉,這個項目將帶動近130億美金的投入,而且能夠為斯里蘭卡解決固定就業人口近9萬人,客流大概是25萬人,而且把遊客去斯里蘭卡旅遊的滯留時間提高了,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

除了政治風險外,企業還面臨著環保、勞工等各方面的風險。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建設風險?肖亞慶表示,為了防止和減少風險,中央企業和國資委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對風險的評估、對風險的預警、對發生風險以後的處置,這些措施和辦法是國際化通行的。

今後,國資委將繼續推動中央企業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十三五」規劃中,把「一帶一路」作為中央企業建設重點來做,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不斷深化沿線國家在裝備、技術、管理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同時,鼓勵中央企業積极參与「一帶一路」的一些重點項目的建設,並為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如政策的支持、考核的支持、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風險管理和分析,使企業在「一帶一路」的參與過程中,既可以獲得短期的收益,更有長期的收穫。

國資委還將加強中央企業海外項目的決策過程監管,加強督導、指導和追責,特別是對違規決策、盲目投資、違反規定,投資造成損失的,一定要嚴肅追責。

編輯:李金鳳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