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辛溫解表葯荊芥的藥用功效及服用禁忌

荊芥

【別名】假蘇,姜蘇、穩齒菜、四棱桿蒿。

【性味】性溫,味辛。

【功效】發表,祛風,理血。

【主治】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癧。荊芥穗效用相同,惟發散之力較強。

【性狀特徵】乾燥的全草,莖方形,四面有縱溝,上部多分枝,長45~90厘米,直徑3~5毫米;表面淡紫紅色,被有短柔毛。質輕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鬆的髓。葉對生,葉片分裂,裂片細長,橙黃色,皺縮捲曲;質脆易脫落。枝頂著生穗狀輪傘花序,呈綠色圓柱形,長7~10厘米;花冠多已脫落,只留綠色的萼筒,內有4個棕黑色的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選購秘訣】以淺紫色,莖細,穗多而密者為佳。

Advertisements

【藥用價值】

1、荊芥有助於發汗,幫助發燒患者儘快退燒。睡覺前煎服一劑荊芥,發一陣汗,睡覺過後會感覺渾身輕快很多。

2、鎮痰、祛痰。荊芥有較強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癥狀,荊芥再配上白礬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減輕咳嗽癥狀。

3、怯風、涼血。荊芥微溫不烈,藥性緩和,能很好的去除風寒癥狀。

4、對婦女來說,荊芥的止血作用能有效的緩解婦女產後血暈。

5、荊芥有辛散作用,常與薄荷通用,可以治療麻疹透發不暢。

【用法用量】煎服,4.5~9克。不宜久煎。

【食用禁忌】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特別提示】荊芥的烹調方法很簡單,只需將荊芥洗凈,用清油爆炒即可。若用麻油效果更佳,尤其是剛從菜園採摘回來的荊芥,即可下鍋,口感極佳。

Advertisements

【編者按語】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葯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從今天開始美伶營養將給大家介紹葯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學養生。下期給大家介紹辛溫解表類食材——桂枝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