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腫瘤醫院消化科:有了消化道的「息肉」怎麼辦?

作者:鄭鋆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

隨著胃腸鏡檢查的普及,消化道息肉的檢出率也越來越高。無論有無不適癥狀,患者都常常會拿著報告前來向醫生諮詢:息肉發現時是否一定要摘除?內鏡下手術和開腹手術哪個好?手術后息肉還會再長出來嗎?息肉是不是會癌變?今天小編就圍繞這些問題,和大家聊聊息肉那些事兒。

在談息肉之前,先要強調一個對判定息肉性質和決定息肉處理方式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活組織病理學檢查(即活檢)。所謂息肉是對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病變的泛稱,在胃腸鏡過程中,無論是否當場完整摘除息肉,大部分情況下醫生都會對病灶取活檢(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凝血功能異常等患者除外)。息肉在內鏡下的形態特徵、粗略大小、數目、表面情況、質地、與腸壁的連接方式等固然對診斷有參考價值,但肉眼並不能穿透組織內部,這就需要顯微鏡來幫忙了。通過病理學檢查,可以得出息肉的組織學分類和具體病理類型,如果判定為早癌,還可以同時了解病變的浸潤深度、癌細胞分化級別等。簡而言之,息肉的組織學分為兩大類:腫瘤性和非腫瘤性,而非腫瘤性又可分為增生性、炎性、錯構瘤性等。腫瘤性息肉常常是癌前期病變,需要特別給予重視。

Advertisements

在消化道息肉中常見的是胃息肉和結直腸息肉,雖然都稱為息肉,但這兩者在處理方式和預後上卻有著較大的不同。小腸息肉發生率很低,多見於十二指腸,以腺瘤和布氏腺瘤為主,這裡不再詳細討論。

胃息肉中以增生性息肉最常見,約佔良性息肉的90%,常單發,小而無蒂,表面光滑,儘管增生性息肉不是癌前期病變,但發生息肉的粘膜可能伴有萎縮、腸化生、不典型增生等,不可小視。有時胃粘膜炎症可呈結節狀改變,表現為炎性假息肉或炎性纖維性息肉。內鏡下切除術是首選方法,包括活檢鉗咬除、圈套摘除等,如果強烈懷疑癌變、或直徑較大及廣基息肉,推薦行內鏡下粘膜切除術或內鏡粘膜下剝離術,無條件者可選擇開腹手術治療。若息肉病理確定為癌變,則參照胃癌進行臨床處理。

Advertisements

結直腸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目前認為結直腸癌的發生大多數經過腺瘤的過程。從腺瘤演變為結直腸癌大約需要5年以上,平均10-15年,也可終生不變。腺瘤又分為三種類型,即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為多見,佔70%以上;廣基腺瘤、直徑>2cm腺瘤、腺瘤結構中絨毛狀成分越多、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變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對結直腸息肉應處理從嚴,儘早控制病變的發展。

應當承認的是,內鏡檢查和內鏡下手術的推廣使眾多癌前期病變/早癌患者受惠良多,不僅有效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檢出率,又在根治病變的同時避免了開腹的重大創傷;只有在術后病理檢查發現病變累及基底部時,才需追加外科手術。內鏡術後患者仍需定期複查,良性腺瘤每5年1次結腸鏡檢查,而惡變腺瘤內鏡下治療后應3-6月複查,以後每3年複查1次,必要時可增加複查頻率。對於非腫瘤性息肉患者,以控制炎症、定期隨訪等處理為主,部分息肉可自行消退,當然,亦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這裡不得不提一提一大類與遺傳密切相關的疾病——胃腸道息肉綜合征,常伴有腸外表現。腺瘤性綜合征的特點是多發性腺瘤伴有結腸癌高發率,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Gardner綜合征、Turcot綜合征等,其結腸息肉數量常>100枚;錯構瘤性綜合征的特點是某些腸段被一些組織的無規律混合體所累及,具有非腫瘤性但有腫瘤樣增生的特徵,包括P-J綜合征、幼年性息肉綜合征、Cronkhite-Canada綜合征等,臨床表現不一,病情較為複雜。

通過以上科普,大家是否對息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