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丨《黃帝內經》七大養生法則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分《靈樞》與《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靈樞·師傳篇》說:「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從古至今人類尋求養生長壽之道從未間斷過,想要長壽,一定要研究養生,而《黃帝內經》首先討論中醫養生之道。

養生,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它是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實為養生真諦。

1、飲食有節

飲食是人體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是保持機體健康的一大要素。首先應「謹和五味,食宜清淡」。「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種味道。

Advertisements

《黃帝內經》非常強調多樣化飲食,極力反對偏食、偏嗜五味,主張人體生命必須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飲食五味對五臟具有滋養作用,但如果過於偏嗜某一味,就會造成五味失衡,營養失調,而對身體產生危害。所以,在日常飲食以及飲食養生中,五味調和是最基本的法則。

故《素問·生氣通天倫》一再強調指出:「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現代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倡導「三少一多」即少脂,少鹽,少糖,多素。

若是經常的多食肥甘厚味,便令人生內熱,甚至引起癰疸瘡毒,《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

飲食偏嗜也會影響健康,《素問·生氣通天論》:「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馳,精神乃央。」

Advertisements

其次要「定時定量,寒溫適中」。《靈樞·五味篇》對不按時進餐所造成的影響說:「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黃帝內經》主張飲食應當適量,反對暴飲暴食,反對飲食過量或不足。過飢或者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素問·痹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飲食的溫度,不可過熱,也不可過涼,要做到寒溫適中。正如《靈樞·師傳》所說:「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至邪僻也。」有健康諺語云:「調飲食,莫過飽,心不順,賞花草」。

2、起居有常

「起居」指作息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起居有常」指生活作息要有一定的規律,即起居調攝。《內經》強調應當根據人體的生命節律安排作息時間。

《素問·生氣通天論》:「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需,氣門乃閉。」說明人體中陽氣與自然界的陽氣在一日之中是同步節律的。

因此在作息時間上一定要有規律,定時作息。由於人與天地陰陽要保持協調統一的關係,白天陽氣主事之時人要勞作,夜間陰氣用事之時人要休息。

如果違反了陰陽消長規律,就會給人體造成傷害。例如,有些人夜間通宵打麻將,白天才睡覺,這是與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相違背的,久而久之,肯定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內經》除了強調要按一日之中的陰陽消長規律進行作息外,還強調要按四時生長收藏的規律進行作息。

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春三月,此為發陳,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謂蕃秀,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這些都是在「天人合一」整體觀指導下四季不同的作息規律,只有這樣順應天地四時陰陽變化進行起居作息,才能使機體陰陽氣血與天地陰陽變化保持一致,做到「順四時而適寒暑」,從而保持機體的勃勃生機。長久保持這些合理的作息規律,自然會有益機體健康,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3、不妄作勞

「不妄作勞」即不要違背常規去勞作,使「形勞而不倦」,也就是說勞作要保持一定的限度,既不過勞,也不過逸,做到勞而不倦,即有勞有逸,勞逸結合,勞逸適度之意。

過度勞倦,便會引起疾病,因此《內經》將「勞倦內傷」作為一個重要的病因,但是不僅過勞可以傷人致病,過逸也同樣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過於安逸,身體就不活動,會導致經絡氣血瘀滯不暢,久而久之生命力隨之逐漸減弱,如《素問·宣明五氣》所說:「久卧傷氣,久坐傷肉。」

久坐久卧,懶於活動,筋骨肌肉自然會萎弱不振,所以「不妄作勞」並非什麼都不做,古人也提倡「常欲小勞」。

我國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提出「養性之道,常欲小勞」。「小勞」就是適度勞動。孫思邈年輕時常常荷鋤挎簍,長途跋涉,步入深山老林採藥,直到晚年,他仍然堅持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孫思邈在居住地附近開闢了一個葯圃,栽培各種藥用植物。儘管他「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體質孱弱,但最終仍享102歲的高壽,且建樹頗豐。

4、精神內守

《內經》非常重視人的情志活動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提出七情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七情與臟腑的功能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七情分屬五臟,以喜、怒、思、悲、恐為代表,稱為「五志」。

「精神內守」主要是調和情緒,保持心態的安閑清靜,排除雜念,防止情緒的劇烈波動,干擾氣機的正常運動,維護體內氣化活動的良好環境。

《素問·上古天真論》「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等,就是古人推崇的做法。

具體實施宜「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主要是精神上排除各種不良情緒,如狂喜、暴怒、悲憂、恐懼等。

精神內守與「獨立守神」是古代進行精神修鍊的專門功夫,其要領是入靜、意守、神不外馳,通過頤養意志,影響生理功能,充實元氣,防病緩老。

精神活動是由五臟所產生的,又能反作用於五臟,影響生理活動,所以情致調和一般是不會導致疾病的,只有七情太過,表現過於激烈時,才會對身體產生損害。

如《黃帝內經》所說的,過喜傷心,過悲傷肺,大怒傷肝,過恐傷腎,過思傷脾。又如《素問·舉痛論》所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因此,注意對情志進行調節與疏導,及時排除怒、憂、悲、恐、驚、思等不良的情感刺激,保持心情舒暢,心理健康,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重要法則。

5、外知所避

「外知所避」即對四時不正之氣,要恰當避開,不使其侵入人體。中醫養生觀提倡「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靈樞·九宮八陽》:「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

外邪被認為是致人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醫養生觀把躲避外邪作為一種養生方法。平時,只有既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襲,又注意調攝精神,避免情致過激和精氣妄耗,才能保持真氣充盛,使疾病無從發生。故清代醫學家高世栻說:「外知所避,內得其守,病安從來」。

古書有一案例說:當時天下瘟疫大流行,早晨三人同出家門,結果「飽者安,飢者病,飲酒者死」。這說明正氣在發病中也起很大作用,正如《內經》所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古代的「傷寒」、「瘟病」、「瘟疫」,近時的「病毒腦」、「SARS」、「甲流感」等傳染性較強的疾病,都應以「避其毒氣」為主,進行嚴格隔離,切斷感染源,同時宜扶助正氣(即提高免疫力),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6、法於陰陽

《內經》提出「天人相應」學說,就是專門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天人相應」學說指出,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因此人離不開自然環境,要維護正常的生命活動,就必須與之相適應,否則會引起疾病,影響壽命。

「法於陰陽」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陰陽變化規律。人在春夏季節要順應自然界規律調養陽氣,在秋冬季節要順應自然界收藏的規律調養陰氣。

清代醫學家高世栻說:「聖人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指出養生的法則之一是順應四時陰陽特點來保健。

例如夏季,「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人體要順應陽盛長養之氣的特點,使心氣長旺,提高抗病能力,應該鍛鍊形體,堅持室外活動,進行日光浴。

調節情致,積極進取,勿生懈惰厭倦之心,以使陽氣宣散於外;調節起居,晚睡早起,午睡不可太久,注意避暑,尤忌過於趨涼;調節飲食,宜清淡,忌油膩,多食營養豐富的蔬菜、瓜果之類,但不宜過涼。

7、和於術數

《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的「術數」,根據王冰的說法「術數者,保生之大論」,就是指各種養生之道,也包括各種鍛煉身體的運動方法。

中醫理論向來重視勞動與運動對養生的重要意義,而且創造了多樣的運動,古稱導引與按蹺。按蹺也稱「按躋」。

王冰註:「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按,謂抑按皮肉;躋,謂捷舉手足。」

可以說,導引為主動運動,以骨骼肌的運動為主,如適當的勞動、行走、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按躋為被動運動,需要藉助他人之力,使他的肌肉與關節等發生運動,包括現在的推拿、按摩等,主要用在治療各種疾病。

「和於術數」就是說進行運動養生一定要堅持「和」的原則,既不能太過,也不要不及。即恰當地運用各種運動養生方法。

《黃帝內經》不但強調以「靜」養神,同時也非常重視以「動」養形體(動以強身)。所謂動,就是指各種鍛煉身體的運動方法,包括吐納、導引、按蹺、散步以及各種體育活動。

《呂氏春秋》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正如健康諺語所云:「常鍛煉,抗衰老,量力行,勿過勞」。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