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動脈瘤模型對著手術 拆掉依姆腦內「定時炸彈」

東快訊(記者林雅 文/圖)電影《十二生肖》中,成龍利用3D列印技術神乎其神地竊取獸首的情節,讓影迷們印象深刻。最近,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的專家就將這種高科技用在顱內動脈瘤病人的手術中,來精準完成高難度的腦部「拆彈」手術,這在全國還是首創。昨日,東南快報記者找到該院神經外科康德智教授揭秘,他們是如何利用3D列印技術來進行腦部精準「拆彈」的。

顱內動脈瘤突然「爆炸」五旬依姆命懸一線

最近,泉州50多歲的李依姆(化名)突然感覺頭疼,跟要爆炸了似地,還伴有噁心嘔吐等癥狀,家人緊急將她送到了附一醫院,經檢查發現她腦部蛛網膜下腔出血。進一步做CTA檢查顯示:李依姆的顱內竟有4個大小不一的動脈瘤,瘤子直徑從7-15毫米,最大的有花生米大小,小的比綠豆略小些。而正常的血管直徑僅為2-3毫米。

Advertisements

附一醫院常務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康德智教授說,腦動脈瘤是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一個非常重要病因。腦動脈瘤並非大家平時所說的「腫瘤」,由於動脈血管彈力纖維層先天性缺乏,就好比一個輪胎只有外胎而沒有內胎一樣,在顱內強大血流的衝擊下形成瘤樣突起,血管壁極薄,因此隨時會破裂。醫學界把腦動脈瘤形容為隨時能爆炸的「炸彈」。

「很多病人發病前沒有癥狀表現,幾分鐘前還看似很好,顱內動脈瘤一旦爆炸,頃刻間就會威脅生命。」康德智教授說,李依姆有一個動脈瘤已經破裂,更致命的是她顱內最大的那個動脈瘤就緊貼腦幹——生命中樞,一旦破裂,可能搶救都來不及。為此,醫生需要緊急進行「拆彈」手術。

隨後,根據李依姆顱內動脈瘤的分佈,康德智教授帶領的神經外科手術團隊決定分兩次進行「拆彈」手術。第一次手術,醫生在她右側頭顱上打了兩個2.5-3厘米的骨窗進行「拆彈」,夾閉了李依姆大腦中的3個動脈瘤。4個多小時后,手術很成功,她的顱內危機暫時解除。17天後,醫生在她的右側頭顱同樣打了一個3厘米的骨窗,花了1個多小時就拆除了她腦中的最後一顆「炸彈」。

Advertisements

目前,李依姆經過一周的康復順利出院了。

3D列印精確複製大腦術前摸清動脈瘤、血管分佈

康德智教授說,大腦是人體最精密的器官,血管結構和神經結構非常複雜。由於微創手術的切口不能太大,通過鎖孔手術夾閉分佈在顱腦內不同位置的動脈瘤,這就好比醫生要穿越一個深井「拆彈」,而井內遍布神經和血管構築的紅外線網。

這時醫生就要像「庖丁解牛」一樣,從正常腦部解剖結構的間隙中尋找最佳的手術路徑,精準找到動脈瘤的同時要避免另外的腦部損傷。

那麼,醫生要如何精準「拆彈」?此次,康教授領銜的神經外科團隊利用李依姆的頭顱CTA數據進行電腦軟體三維圖像重建,再將重建后的圖像數據導入3D印表機內,採用軟硬程度不同的材質製作包括顱骨、血管、動脈瘤的高模擬模型。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見到了李依姆的3D列印顱內動脈瘤模型,透明樹脂製成的堅硬顱骨,與真人血管特性接近的軟性樹脂材料製成的粉紅動脈及黃色的動脈瘤,一目了然。

康教授說,這是1:1等比例列印的模型,可以清晰地呈現顱骨、大腦中主要動脈及不同部位動脈瘤等結構,對動脈瘤及其周圍複雜結構實現精確複製。

原本術前醫生要在大腦中對病人的顱腦進行空間構象,但高模擬模型的存在增強了現實感。醫生在手術前就可以在模型上使用動脈瘤夾進行模擬上夾。術前便可從大小不一的數百種動脈夾中,確定病人需要使用動脈瘤夾的型號,同時術中還可以應用模型進行對照,提高手術的精確度。

「此外,模型還可以用於臨床教學、手術訓練、術前談話以及動脈瘤形態學研究等方面。」康教授,3D列印模型的高模擬性能夠滿足個體化、精準化醫療的需求。

據悉,自2014年10月份起,康德智教授帶領的附一醫院神經外科醫學團隊就利用3D列印技術來創新診治動脈瘤,當時在國內尚無同類技術應用的先例。目前,該院已經成功開展了十餘例應用3D列印顱內動脈瘤模型指導腦動脈瘤外科手術。

健康貼士

不明原因頭痛得重視

「一旦發現顱內動脈瘤,不能等到『爆炸』再治療,而要早期手術治療。」康教授建議,對這種疾病還是要以預防為主。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或有家族病史的腦動脈瘤高危人群最好要進行體檢篩查。可以做個CTA檢查,這項檢查基本上能排除有無顱內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主要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在情緒激動、劇烈運動、排便、咳嗽等誘因下會突然起病,絕大部分患者往往在動脈瘤破裂后才到醫院就診。

因此,康教授提醒,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復視、眼球上後部的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運營人員: 盧立志 MZ01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