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惇先生論讀帖:察之者尚精

論讀帖-黃惇

兩 個 方 面

讀帖可以歸納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方面,包括時代氣息、風格、流派,還可以讀到其他一些信息,讀到某一個書法家取法的影子。如我們讀《石門銘》可能想到康有為,我們讀北魏墓誌可能想到于右任;我們可能會想這塊碑給某位著名的書家寫過了,我們還有沒有寫頭。比如《石鼓文》,一寫就會想到吳昌碩;寫《三公山碑》,馬上就會先想到齊白石。其實其他人也寫過,好像這個模式給這個人搞出一個名堂來了,不敢再去摸它。

宏 觀 方 面

宏觀方面還可以讀更多的東西,讀那個時代的歷史。比如我們寫宋代刻帖,知道不知道宋代刻帖的歷史?知道不知道某一個書家的歷史、習性?我們寫《定武蘭亭》,有沒有想到過趙孟頫當時臨《定武蘭亭》?他從杭州坐船到北京去,在路上寫了幾通,題了十三跋、十六跋。這次我在台灣見到一個《趙子固落水蘭亭》影印本,裡面有大量題跋,很厚,但可能有問題,古人作偽技術很厲害。讀某本帖,裡面還有許多背景材料和故事,你說這東西有什麼意思啊?當然不可忽略,因為這裡面儲存著歷朝歷代人關於這本帖的信息。它為什麼好?好在哪裡?譬如說米南宮有句話,說梁武帝評價王義之『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是何等語?十年前,《書法報》請李世南畫了一批肖像,叫大家寫詩,分給我王義之。我在想這個句子,一個是龍跳,一個是虎卧;一個是表現動,一個是表現靜。我覺得形容《蘭亭》動靜交融,還是有道理的。所以這些當然跟我們讀帖有關係。金農一生寫 《華山廟碑》,對他太重要了,那種解讀的形式和方法值得我們去研究,他有可能用生命在解讀它

Advertisements

黃惇作品

微 觀 方 面

我以前有個學生,寫米字,他說他寫不下去了;我說你可以放一放,退一退,退一步海闊天空,拉開一點距離。為什麼一部好的碑帖可以永無止境地讀?以往我們對臨帖限定在一個像不像的基礎上,這當然很重要,但常常容易把自己的視角定位在形上面。中小學生臨帖,往往就是這樣,什麼米字格、回宮格、九宮格,就是一個形的問題。但我們又不能丟開形去談風格,談歷史,它們是捆綁在一起的,不能拆開來,一般說來『唯觀神采,不見字形』是很難做到的。從臨摹來講往往是被形先抓住,表象的東西常常先打動你,如果這件作品的墨色再好看一點,像蘋果的表皮,有賣相,就更好了。還有人講七分寫三分裱,馬靠鞍、人靠裝,一條領帶打上去人就變樣了,然後到理髮店把頭刷刷光又不一樣了。我們看展覽會確實有這個問題,日本人辦展覽,框子還從日本運來。但是我們如果由形入神,看一件作品被它打動以後,還想進一步臨摹,必然還有其他因素在制約;光是欣賞問題還不大,你要將它轉化為你手上的東西,這就需要微觀的東西。

Advertisements

黃惇作品

微觀,有筆法,從筆法延伸進去還有毛筆問題、速度問題、動作問題、筆和紙的磨擦關係問題,毛筆掭墨的程度也能在帖上看出來,特別是極好的印刷品,原作更不用講了。筆法概念是寫字中最重要的技法問題,結字也是技法,布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在作品裡面能夠讀出來的東西,應該是很多的。我們可以從黃庭堅的帖中讀出他的執筆高。不可能執筆低,因為只有高,才有可能產生一波三折的振動,你們可以去試。

黃惇作品

剖 析 用 筆

我寧可用古人比較模糊的概念如『八面出鋒』、『鋒有八面』,而不願意用現代物理實驗的方法來剖析用筆。有些東西可以講白的,也有的講不白,畢竟是一個藝術的東西,不是車床、刨床。

我們在臨摹一件作品時,有可能已經被某種風格所統領。在講篆隸書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一些現成的方法在制約我們。我們在運筆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筆畫,已經有了風格特徵。一張作品的風格特徵不僅僅取決於字形,用筆也很重要。我們到博物館看某件作品,一打開卷子還沒有看完就知道這是蘇州人的。這是學文徵明的,因為他從筆法到氣息都來源於文徵明。所以在讀帖的問題上,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歷代造假人的做法和鑒定家破譯的方法。這對我們有幫助,不是要你們做壞事。

黃惇作品

結字和章法也是我們讀帖的範圍,結字有所謂『斜畫緊結』、『平畫寬結』。還有讀流派,比如分析鍾法和王法、米法有什麼區別等等。

◮黃惇

黃惇(號風齋)一九四七年三月生於江蘇太倉,祖籍揚州。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藝術學、美術學博士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研究院副院長、藝術學研究所所長。《藝術學研究》學刊主編。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7年獲「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黃惇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委員、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審委員、全國篆刻藝術展評委、江蘇省美術館藝術鑒定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滄浪書社成員等。作品入選第一至第五屆全國展、全國第一至第四屆中青展,獲全國篆刻徵稿評比一等獎,後為歷屆中青展和篆刻展評委,作品被收入《現代印章選集》、《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選等》,著有《歷代書法名作賞析》、《中國古代印論史》等,著作曾獲中國書法理論蘭亭獎。

來源於「逸廬書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