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告訴你,做好這四點,你也能培養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

文/三月禾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中國絕大多數父母的眼裡,這一定是終極難題。沒有任何思路,沒有任何目標,所能做的,就是求助於書籍以及各式各樣的早教中心。

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

很多父母看了千百本的育兒書籍,聽了上百次權威的育兒講座,甚至讓自己幼小的孩子接受了各式各樣早教班的摧殘,最後仍然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儘管家長們為此已經心力交瘁,還是找不出更好的辦法,眼前仍是一片白茫茫。怎麼辦?人在過分焦慮的情況下,更加沒有主見,此時從眾的心裡變得更加普遍。

「看看人家媽媽報什麼班,我們就報什麼班唄。」

「蓓蓓早教班的老師說了,這個興趣班可以開發孩子大腦,我們肯定要報啊。」

「國際親子樂園的年卡非常優惠,才三萬多一年,老師說可以讓孩子全面發展……」

Advertisements

為了孩子的未來,砸太多的錢,父母們都不會有半刻的猶豫。而當孩子參加這些所謂的全面發展的早教班之後,如果沒有效果,很多父母則有另一套歸因偏向:孩子的天資平平,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去年,當我的現代心理學老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左博士在課堂上提出這些現象,並且道出真相時,我感到萬分驚訝。

他說,孩子是一個天使,要想讓孩子出類拔萃,首先要接受教育的是父母,不要隨意摧殘孩子。作為父母,只需要做好四點,你的孩子一定會讓你引以為豪,成為別人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

-1- 內隱學習

內隱學習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在意識層面完全無法察覺的情況下獲得某種知識,學習了某種規則。

內隱學習的神奇效果早在60年代就被國外的很多心理學家研究並證實過。心理學家在研究時採用腦電波儀對大腦進行掃描,確定人體熟睡后才開始進行學習活動。具體的做法是,在孩子午後或晚上完全進入深睡眠之後,以適當的音量給他播放千字文、三字經、英語學習資料或者希拉瑞的名曲,播放哪些學習資料取決於你想讓你的孩子學習什麼知識。久而久之,孩子在完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便能不費吹灰之力地學會了各種知識。或者他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由於內隱學習的鋪墊,他會掌握得遊刃有餘。

Advertisements

-2- 不要迷信腦功能開發,腦功能開發其實是虐待兒童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我們來連接一下大腦。

大腦中最小的單位是神經元。聰明的孩子一定是有一個神經元鏈接非常豐富非常複雜的大腦。如同一張城市交通網路,連接越多,越證明這個城市交通的便利和發達。

人腦的四個腦葉區分別是:枕葉、顳葉、額葉以及頂葉。它們分別掌管:視覺功能中樞;記憶、聽覺、味覺、嗅覺的中樞;判斷、思考、人格、動機及意志;接受並處理各種感覺信息,如痛、冷、熱、壓力、物體形狀、大小、質材等各種感覺。

而人類的大腦大約有75%的區域是聯合皮質區,這個區域的功能連接著「感覺皮質」與「運動皮質」的活動。當前,各早教中心以及各類早教專家所吹噓的腦功能開發,其實就是說開發大腦的聯合皮質區,認為這個區域非常大,可以無限刺激它以提升我們的智力水平。很多不明真相的父母,都信以為真。

然而,人的所有資源是此消彼長的。人的大腦資源也不例外。

聯合皮質區連接著「感覺皮質」與「運動皮質」的活動。如果聯合皮質區遭受不停遭受刺激必然導致它不同程度的受損,一旦這個區域受損,通常會導致個人無法正常行動、說話或思考。

愛孩子,不要干預孩子大腦的發育,讓孩子的大腦自然健康地成長。

-3- 不要過早讓孩子接受高強度的學習

此前,國內某一心理學家為了研究幼兒的學習,利用自己的女兒做實驗。在孩子剛出生時就可以讓她接受學習。

父親讓她認字、算術、背誦古詩詞、學習自然科學等等,在進入小學前,孩子確實表現出高於其他孩子的認知能力。但是進入小學之後,她的成績並不是非常突出。可怕的是,孩子患上了社交焦慮症。

左老師建議,不要讓孩子過早接受高強度的學習,五歲前是孩子形象思維、語言表達發展的黃金期,應該順從自然。不要讓他們過多地接受邏輯思維的訓練,否則,必然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4- 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孩子的幸福感從哪裡來?如果家長們認為,很多高級玩具、名牌服飾、食之不盡的美食可以讓孩子有幸福感,那就錯了!

無論父母給孩子提供玩具、衣服還是美食,都應該注意量的問題。總是毫無節制地滿足太多不但促成了孩子驕橫奢侈的壞習慣。更嚴重的是,一旦孩子的感覺閾限變大(引起孩子幸福感所需要的刺激量變大),感受性會變小,孩子的幸福感自然就越來越難以滿足了。

因此,要培養孩子的幸福感,一定是對他所渴望的東西加以控制,有計劃的適時適量地滿足,才能讓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幸福感。一個內心充盈幸福感的孩子,必定是一個懂得感恩,善良、正直、孝順的孩子。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