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婦女腦內藏巨大腦動脈瘤!專家用這個方法,讓手術出現轉機

腦動脈瘤,是腦動脈管壁的局部異常膨出一定程度所引起的良性疾病。一旦破裂出血,死殘率極高,所以被稱為顱內「不定時炸彈」。近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腦血管病治療團隊成功為一位57歲婦女實施首例「巨大腦動脈瘤覆膜支架治療手術」,術後患者3天下床,5天就出院。專家表示,腦動脈瘤其實並不可怕,及早發現,及時就醫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巨大腦動脈瘤覆膜支架治療手術

57歲婦女腦內藏巨大腦動脈瘤 專家緊急「拆彈」

今年57歲的王女士(化名)來自湖南,近段時間突齣劇烈頭痛,視力逐漸模糊和下降,瞳孔變大、怕光。在當地醫院檢查后發現是腦大動脈瘤,輾轉就診幾間醫院后,均認為治療風險極高,未給予治療。最後,王女士慕名找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孫曉輝主任。

Advertisements

經孫曉輝主任團隊的專業評估以及詳細檢查后,確診王女士腦內是巨大腦動脈瘤。孫主任介紹,動脈瘤直徑在2.5厘米以上為巨大動脈瘤,1-2.5厘米為大動脈瘤,0.5-1厘米為中等動脈瘤,小於0.5厘米屬於小型動脈瘤。而王女士這顆動脈瘤大小約2.8×2.7×2.6厘米,屬於巨大動脈瘤。

雖然王女士腦內動脈瘤還沒有出現破裂出血,但是孫曉輝主任指出,王女士年齡較大,本身就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現已經有頭痛,視力逐漸下降等壓迫癥狀,已影響日常生活,如果不及時處理,動脈瘤體積逐漸增大,破裂的風險也隨之攀升。一旦破裂,死亡率及致殘率極高,可謂是藏在腦袋裡的一顆致命的「巨型不定時炸彈」。

加上王女士的動脈瘤較為特殊,一半藏在顱骨底部,眼動脈發自瘤體,無論何種手術方式難度都大。如果採用開顱手術,要把顱底骨頭磨除部分,找到動脈瘤的基底部夾住,眼動脈瘤保留與否及併發症發生的風險非常大。所以在綜合考慮和反覆研究討論之後,和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家屬理解並要求選擇不開刀的介入手術。孫曉輝主任團隊經周密布置詳細計劃后,為患者實施了巨大腦動脈瘤覆膜支架治療手術,覆膜支架再塑頸內動脈血管內壁,載瘤血管成型通暢,往「鼓泡」內填充幾枚彈簧圈,動脈瘤內形成血栓,使它不再破裂,手術獲得成功,解除了生命威脅。

Advertisements

傳統開顱手術和介入手術是目前常見手術治療方法

術后的王女士3天就可以下地,頭痛減輕,視力較術前恢復,5天就出院了。孫曉輝主任說,接下來王女士只需要定期回院複查即可,這個也是介入手術的優勢之一,創傷小,恢復較快。

目前,針對腦動脈瘤的手術治療,常見的是傳統開顱手術和介入手術。相對比開顱手術的創傷大、風險較高的問題,介入手術則更易於讓患者接受。

介入手術首先是通過穿刺后將微導管送入動脈瘤的瘤腔內,並根據動脈瘤的形態,選擇不同形狀、不同型號的彈簧圈,通過這個微導管釋放彈簧圈,阻止血液流入動脈瘤的瘤腔內並觸發血栓形成,把動脈瘤栓塞住,使其不會發生再次破裂。

當然,具體手術的選擇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而定,包括腦動脈瘤的性質、形態、位置、瘤頸的大小、與周圍組織和血管的關係以及患者的血管狀況、有無顱內血腫及腦積水等。另外,經醫生詳細評估過後,如沒有破裂出血的風險,可不進行手術,保守觀察即可。

突發劇烈頭痛時需警惕是腦動脈瘤 及時到院檢查

任何疾病在早期治療效果都會比較好,腦動脈瘤也是一樣。孫曉輝主任提醒,雖然腦動脈瘤早期癥狀不明顯,有的人甚至是動脈瘤突然破裂,出現生命危險才發現。但是它也不是完全沒有「痕迹」。孫曉輝主任提醒,當突發劇烈頭痛時,家族有腦出血病史的患者就需要留意是否是腦動脈瘤,並及時到院檢查,特別是腦CT的血管造影檢查,既醫生所說的CTA。

「腦動脈瘤導致的頭痛有點特殊,首先是突發性,其次是非常劇烈的尖銳性痛感,有部分人群頭痛時還伴有噁心嘔吐、昏迷。除了突發性頭痛,它還帶有季節性,一般在秋冬季,氣溫變化較大時出現最多。」孫曉輝主任說,很多人一提到腦動脈瘤就覺臉色突變,其實它不是腫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治療后可恢復到正常狀態。

另外,在腦動脈瘤預防方面,控制血壓、血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禁煙酒、不熬夜等和保持心情開朗非常重要。

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