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7年,那些黯然退出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們

伴隨著「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腳步,以百度、阿里、騰訊等一批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中國品牌開始在國際上強勢崛起;並且在2017年,阿里,騰訊雙雙進入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榜單前十,其讓世人見證著中國品牌發展奇迹的同時,也激勵著無數的中國品牌勇攀高峰。

中國市場孕育著中國品牌,同樣也是中國品牌發展壯大的主戰場;伴隨著中國品牌強勢崛起的,則必然是中國市場上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跨國公司黯然退出。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在2017年,那些黯然退出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們。

1.德國玩具企業 Autec 將生產全部轉移回德國本土

Autec 是一家以生產玩具賽車系統「Cartronic」為主要業務的德國玩具企業,同樣,其也是近年來撤離中國的眾多德國玩具企業之一。2017年1月,Autec 宣布春季開始將會把全部的生產轉移回德國本土,並稱此舉有助於降低不菲的的運輸成本。但是從樂高、美泰等跨國玩具企業巨頭增加在中國市場上的資金投入可以看出,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才是跨國玩具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Advertisements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本土的玩具製造企業與跨國公司的合作已經比較深入,產品的質量也已經得到了國際客戶們的認可,與品牌影響力較小的跨國公司已經有了一戰的實力。中國的寶爸寶媽們更傾向於選擇質量可靠、價格厚道的本土產品恐怕才是眾多德國玩具企業黯然退出中國市場的根本原因。

2.日本服裝企業伊都錦(Itokin)退出中國

伊都錦(Itokin)是一家創辦於1950年,旗下擁有 30 多個服裝品牌和20多家海外分公司的的日本服裝企業,在日本服裝行業中很具代表性。2017年2月,伊都錦(Itokin)決定撤出中國。實際上,伊都錦的撤出是從生產到市場的全面撤出,其也是近年來眾多日本服裝企業全面撤出中國市場的一個縮影。從根本上來看,經營模式較為單一和激烈的競爭才是眾多日本服裝企業退出中國的深層次因素。

Advertisements

多數進軍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企業銷售方面都是實行門店策略,在2017年「雙11全民購物狂歡節」全網銷售額已經超過2500億人民幣的情況下,執著於單一的門店銷售策略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備受國人尊敬的企業家馬雲曾經說過:「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事實上來看,中國的服裝企業絕對是互聯網時代最大的受益者,說馬雲一個人打敗了整個日本服裝行業也不為過。

3.麥當勞變身金拱門,144億人民幣麥當勞中國成功「賣身」

麥當勞中國以20.8 億美元(約合144億人民幣)成功「賣身」后,2017年8月,麥當勞中國悄然變身金拱門。雖然門店上那塊麥當勞的招牌仍在,但事實上,在進軍中國市場26年之後,中國市場上 2400 家麥當勞門店的老闆依然變成了中信集團(國字型大小企業)。深究其根本,除了面臨肯德基、德克士等眾多洋快餐企業的激烈競爭之外,中式快餐的崛起才是麥當勞退出中國的根本原因。

畢竟,地道的「中國味道」才是真正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餐飲。現如今,眾多品牌化運營的中式快餐企業依然迸發著強勁的增長勢頭,佔據著超過整個快餐市場80%的市場份額。曾經,在「北京麥當勞」業績最好的 2011 年,其為中國投資方三元賺回了 1.08 億元的利潤,而到了 2015 年,「北京麥當勞」貢獻給三元的利潤只有 676.23 萬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