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術前CEA升高對預后的影響

主編:Wrangx來源:腫瘤資訊

臨床研究

【JAMA Oncol】腸癌術前CEA升高對預后的影響

指南推薦大腸癌術前需檢測CEA。儘管術后CEA持續升高複發轉移風險增加已明確,但是腸癌術前CEA升高的術后CEA正常的預后還不清楚。該研究為回顧性分析,納入連續的Ⅰ~Ⅲ期結腸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療。自2007年1月至2014年10月,患者分為3個隊列:術前CEA正常、術前CEA升高但術后CEA正常、術前和術后CEA均升高。分析3年無複發生存期(RFS)。入組患者1027例(男性461例[50.4%],中位年齡64歲)。術前CEA正常患者(n= 715)較術前CEA升高患者(n = 312)的3年RFS分別為89.7%和82.3%,顯著提高7.4%(P =0.01)。術前CEA正常患者,與術后CEA正常患者(n = 142)3年87.9%的 RFS類似(P =0.86)。術后CEA升高患者(n = 57)和術后CEA正常患者(n =857)的3年RFS分別為74.5%和89.4%,明顯下降14.9%(P =0.001)。多因素分析證實術后CEA提高(HR2.0)是RFS縮短獨立預后因素,而術后CEA正常(HR0.77)與3年RFS無關。研究結論為術前CEA升高但術后恢復正常不是預后差因素。因術后CEA升高複發風險增加,因此術后需要常規檢測CEA(注不是術前),特別是術后第12個月。

Advertisements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666759

藥物使用

【Annals of Oncology】二氫嘧啶脫氫酶基因型指導氟尿嘧啶個體化劑量

以氟尿嘧啶(5-FU)和卡培他濱為代表的氟尿嘧啶類藥物,主要用於以腸癌為代表的消化道腫瘤。目前在美國和歐盟,5-FU和卡培他濱藥物使用說明沒有根據代謝多態性調整藥物劑量的內容。雖然多數情況下氟尿嘧啶類藥物安全可耐受,但部分患者仍出現與氟尿嘧啶相關的致命性毒性。氟尿嘧啶類藥物主要代謝酶二氫嘧啶脫氫酶(DPD)的活性存在個體間差異,約3%~8%患者伴有DPD功能的部分缺乏。DPYD基因編碼DPD,但因為DPYD遺傳多態性,可能出現DPD酶功能下降或缺失。DPYD雜合子導致DPD功能部分缺失,出現5-FU及其代謝產物濃度增加或代謝緩慢,出現致命性治療相關毒性明顯增加。目前,明確了4種DPYD變體(DPYD*2A, c.2846A>T, c.1679T>G和c.1236G>A)功能和臨床效應用,回顧性和大樣本前瞻性研究證實這4種變體增加了氟尿嘧啶相關毒性。為了提高氟尿嘧啶治療患者的安全性,建議輸注前檢測DPYD基因型,對雜合的DPYD變體考慮藥物減量,保證正常5-FU暴露劑量。根據目前數據應更新卡培他濱和5-FU用藥說明,以提示檢測DPYD變體,根據DPYD基因型調整藥物劑量。

Advertisements

https://academic.oup.com/annonc/article/28/12/2915/4060466

文獻來源

所收錄文章來自於《Annal of Oncology》、《The Breast》、《Breast CancerResearch》等知名期刊

版權聲明版權屬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