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中的管理學

佛學聽起來是廣博深奧的,我所知很淺;管理學也是難以把握的,我所知很淺;不過偶爾讀出了一點關聯,這裡倒一倒。

佛教有三寶:佛、法、僧。

我所理解,對應現代的名詞:

佛就是信仰、目標;

法就是制度、方法;

僧就是導師;

如此而言,任何組織或團隊都需要有三寶,要有共同的信仰、目標,要有良好的制度、方法,要有可靠的導師,才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組織和團隊。

如今佛法凋零,如有真想皈依佛教的,前兩寶還好說,僧寶(導師)尤其難找。有穿僧衣的官、穿僧衣的騙子、穿僧衣的混混、穿僧衣的乞丐、穿僧衣的運動員、穿僧衣的神棍,獨難找穿僧衣的和尚。

據說如來佛找就料到這一天,有人問及後人學佛,找不到僧寶怎麼辦?佛曰:以戒為師。

Advertisements

放棄自渡渡人的理想,降格為只想升官發財的俗人,找個導師也滅有那麼容易。

畢竟佛有點遠,公司比較近。一家公司要是正確的共同目標,良好的制度,還有一個好導師(甚至導師團),我想,應該能夠成功吧。

佛學講「福慧雙修」。

我的理解,修福是人生「可以影響,但算不清回報」的行為;我們每做一件好事,畢竟都可以影響周遭的環境,總可能有一天,反受其益。什麼時候得回報?回報多少?是未知的。(我相信因果有報,但不太相信所謂《因果文》當中哪種機械的你今世作某某事,下世得某某報應的哪種機械的規律。)

修慧是可以算清楚回報的行為,做了什麼,可以得什麼,清清楚楚,可預知、能預知。上了重點大學上重點中學的可能就高,上了重點中學上重點大學的可能就高,上了重點大學畢業找到好工作拿高薪的可能就高。

Advertisements

佛講中道,光修福不修慧不對,光修慧不修福也不對,管理人生要人性化,不要稀里糊塗,也不要刻板。

做公司的管理,我想也是同理,要人性化。一天算死草,任何行為都講功利,是有危險的,危險就藏在你算不到的地方。

我想管理的秘訣還在,福慧雙修,不過分寸好難拿!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