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評價,唯有「影響因子」?

科技日報 馮長根

不久前,英國《自然》雜誌在線發表題為《重塑期刊評價體系,是時候了!》的社論,宣布改造學術論文「影響因子」。這一社論受到國內外科技界的高度關注。

論文評價因關係切身利益,牽動著每位科技工作者的神經。目前,國內外科技界均以發表了幾篇論文,發表在「影響因子」為幾分的期刊上來評價個人的學術影響力。而「影響因子」以學術論文之間的引用關係、引用次數為唯一考慮因素,並不能完全反映論文的學術影響力。

科研人員發表學術論文的初衷是注重學術成果的傳承和傳播,注重其學術影響力。因此,現行依賴於「影響因子」的評估方法,急需改革。

實際上,學術論文是為了發布科學研究的成果,要判斷其價值,首先要看其選題是否為該領域的重要問題,其次要看其解決問題的程度,即是否有原創成果,這才是學術影響力的源泉。而學術論文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也是本質的,是學術成果的傳承和傳播。

Advertisements

學術傳承有利於傳播與創新

學術創新是一個不斷積累、傳承和突破的過程,這一過程通過學術論文記錄下來,這些記錄呈「鏈」狀模式不斷擴張,並表現出明顯的連續性、集聚性、擴散性與合作性。通過知識創新的聯結、傳遞和延伸,形成了一條條通向學科前沿的學術傳遞鏈,從而使科學知識得以積累,學術創新得以延續。這也是所謂的「學術傳承效應」或「學術鏈」。

學術傳承及學術鏈的形成和發展有幾大特徵和規律:一是學術論文的引言或者文獻綜述部分是對某研究領域學術發展的高度概括;二是學術傳承效應通過學術論文中的標誌性話語來呈現和傳遞;三是學術傳承效應不斷向相鄰學科水平延伸,促成新興交叉學科及新的學術生長點;四是師承效應是學術鏈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五是大學和科研機構是學術傳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載體。

Advertisements

精確描繪出某一研究領域的學術鏈是創新科研的前提。在科研之前先全面了解前人成果,理清該領域已解決了哪些問題,重要貢獻者是誰,重要文獻是哪些,留下了哪些問題,這樣就可以使「學術鏈」逐步清晰化、明確化。

對學術傳承效應的研究,可以直觀地呈現某一學科的發展脈絡及最新進展,使讀者清楚地了解課題是怎樣萌芽、發展,通過抽象歸納和綜合分析,從中找出規律,形成對研究對象的理性認識和精確把握,增強學術研究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此外,運用已知的規律和科學思維方法對學術鏈整體或部分的未知進行推理,判斷發展趨勢,研究干預可能,形成前瞻性預測與建議,為學術探索提供方向性指導。

因此,學術傳承效應研究有利於不斷提高學術敏銳性,促進學術鏈的傳承、發展及其集聚性、擴散性等效應的充分發揮。

兩大新指數更適應科研創新

學術評價的指標與機制需要與時俱進,更需要與科學研究的特點相適應。荷蘭著名社會學家雷迭斯多夫等人提出論文的引用需要進一步區分為長期引用和短期引用。短期引用說明了被引論文處於研究前沿或研究熱點中,反映的是選題的先進性和合理性;而長期引用則充分體現了被引論文的學術影響力和原創性,反映了學術的傳承與傳播。

在兼顧學術傳承和引用時長的基礎上,採用第一指數F1和第二指數F2兩個評價指標,能分別反映論文選題的先進性、原創性和影響力,就能準確篩選出具有持續學術影響力的學術論文。

所謂第一指數F1,是指一篇學術論文在發表以後,如果得到i次學術傳承性的引用,那麼該作者的第一指數F1就是i。這一概念還可以延伸到機構。

第二指數F2來源於學術鏈的節點,根據作者在某條學術鏈上所處的位置,來確定其學術傳承的情況。如果某條學術鏈有n個節點,那麼處在學術鏈第m位上的作者,其第二指數F2為n-m,即,該作者後續節點數之和就是該作者的F2數值。時間範圍越寬,學術鏈上的節點越多,對應某一作者的F2數值也就越高。引用年限反映了學術傳承,學術傳承離不開長期引用。

採用F1和F2兩大指數進行學術評價,有以下優勢和特點:

一是新的評價指標以長期引用和學術傳承為基礎,提高了同行評議的價值,可準確反映論文的學術影響力和學術價值。

二是新的評價指標實現了科研評價體系的更新和完善,有利於評價指標的多元化發展,也有利於對當前「影響因子」的完善和超越。

三是學術傳承效應研究從另一個側面弱化了學科差異對科研評價的制約。

四是研究學術傳承規律有利於追蹤國際科技動態,開展國際一流的學術研究,促進新的學術傳承效應的形成,在調整、延長和完善學術傳承效應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學術水平。

同時,學術傳承作為突破性科學創新的載體,表現出高度的接代連續性。從知識角度看,學術傳承集中實現了科學知識、科學思維的繼承和積累;從傳承關係看,學術傳承高效地完成了科研工作者知識的傳遞;從組織載體看,學術傳承則更多地體現了科學環境、文化傳統等方面對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影響及社會文化學意義。

「鏈」狀傳遞模式已成為知識積累和學術傳承最為直接、集中和有效的傳遞路徑。採用F1和F2兩大指數進行論文影響力的評價,就能具體闡述創新與傳承的關係,加深我們對創新的認識。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圖片來源於網路

運營人員: 董敏 MZ011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