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指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這樣翻譯是梵漢合璧:舍利是梵文,子是漢文,全部梵音是「夏利布陀拉」。舍利是他母親的名字,子是他自己,合起來就是舍利的兒子。過去中東的人們也稱耶穌為「大衛的子孫」。

舍利子智慧第一,他是這部《般若心經》的當機者。所謂「當機」,有人說法,總要有人問法,而問法的人往往不是不知道,只是替別人發問。在《圓覺經》中,很多菩薩問法,都是替眾生髮問,來逗機說教。

色不異空:「異」即差距、差別。一切有形、有窒礙的物質,原本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我,因此與沒有自性、沒有自我的空性,並沒有差距,當體全同。在這科學起飛的時代,不管你怎麼分析、化驗,最後的結果總是什麼也沒有;所以物質的當體就是非物質。眼睛看的、耳朵聽的、身體接觸的、意識想的都不是實體,都是因緣條件的組合;以假為真,顯然是錯覺。所謂「緣起性空」,是說由條件組合的東西,原本不有,畢竟是空。

Advertisements

空不異色:是說空無自性的物質,與空的實相當體是一;色相,原本是空,最後是空,畢竟是空。所有物質,把它分到不能再分,小到不能再小,最後就會證實是什麼都沒有。在科學發達的現代,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應該是很容易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什麼狀況下「色即是空」?用般若觀照,「有、沒有」都不分別,只是一心。在大圓鏡智之下,一心圓滿,「有、沒有」的問題根本不會發生;一種摩訶般若的心靈狀態,與鏡子一樣,當機全現,過後無蹤。如果用另一種說法,那就是「對境無心,色即是空;分別取相,空即是色」。

空,是沒有自性,無可尋覓,無能把捉,無可認知。如果為了說明「空」的道理,從前言、序論、大標題……用種種觀點來敘述,寫了一部幾十萬字的空論,結果「空」何嘗空?很多人說「空」是什麼都沒有,這叫「惡取空見」。「空」不是沒有、不是斷滅,而是大宇宙唯一的真實與永恆。

Advertisements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縮短語氣一筆帶過的話。色、受、想、行、識是五蘊,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剩下的受、想、行、識,也都是這樣子——「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理既相同,所以一筆帶過了。

(選自耕雲先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1986年,台北)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