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肩駝背,不是那麼簡單!

作者 :翟天軍

來源:脊近完美脊傑號(zhuguomiaodaifu),已獲授權

圓肩駝背顯得胸小了

圓肩駝背顯得人猥瑣了

圓肩駝背幾乎無氣質可言

圓肩駝背失去了健康

……

上交叉綜合征的概述

「圓肩駝背頭前引」的姿勢所引起的問題我們稱之為上交叉綜合征(Upper Cross Syndrome)。上交叉綜合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健身愛好者的過度鍛煉胸大肌、上背肌群的無力、個人情緒等。這種肌肉失衡的方式會引起關節功能障礙和疼痛不適,主要涉及到頸部疼痛和活動受限,肩部疼痛和活動受限,胸小肌卡壓臂叢神經引起胸廓出口綜合徵引起手麻和發冷,咀嚼肌因要對抗舌下肌群對舌骨的拉力也易引發顳下頜關節紊亂,咀嚼肌損傷容易造成偏頭痛。胸鎖乳突肌本身具有住吸氣的功能且是強力的吸氣肌,但由於頭前引,胸鎖乳突肌表現為縮短的狀態而喪失輔助吸氣的功能,對呼吸也具有很大的影響。上交叉綜合征的治療要基於對於該種疾病的分析,而肌動學分析則是處理疾病的基礎,應給予重視。

Advertisements

當人體頸部處於非常理想的姿勢時:下頜微收、頭在肩膀之上、肩在軀幹之中偏後,正所謂挺胸頷首,雙肩打開的姿勢,我們頭頸部的肌肉系統達到最佳平衡,但是任何肌肉的短縮緊張都會破壞這種平衡,而我們所說的上交叉綜合征—表現為「圓肩駝背頭前引」姿勢正是這種破壞后的實例之一。

經常處於伏案低頭工作,含胸駝背等姿勢時,由於肌肉的靜息長度會變成我們習慣姿勢下的長度,我們的胸前下部和頸背後上部肌肉就會出現緊張和縮短(如胸大肌、胸小肌、背闊肌、斜方肌上束、胸鎖乳突肌、斜角肌),背後下部和頸前上部肌肉被拉長或軟弱(如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鋸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岡下肌、小圓肌、深層頸屈肌),強弱肌連接形成了一種典型的交叉,導致頭部前傾(頸椎的正常生理弧度消失或減少)、含胸(圓肩)、駝背(胸椎曲度增加)、肩胛骨聳起、外展、肩關節內旋等一系列形體變化,並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

Advertisements

不能忽視的頸交叉

頸椎以第二頸椎為界分為上頸段和下頸段,並由此形成了起於枕骨止於樞椎的原始上頸椎彎曲(C0-C2)和從樞椎一直延續到第二胸椎的下頸椎(C3-T2)第二長彎曲,上頸椎彎曲與下頸椎彎曲方向相反,形成了上下頸椎。上頸椎和下頸椎屈伸運動方向往往是相反的。仰頭時,下頸椎后伸而上頸段屈曲;低頭時(向前仰下巴),下頸椎屈曲而上頸椎段后伸。

頸椎是人體脊柱中活動最多的部位,相應的頸椎周圍的肌肉在控制頭顱在頸部的位置並維持身體姿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頸椎後方肌肉收縮使頸椎正常前凸增加,從而使脊柱曲度增加。頸前深部肌肉收縮和穩定頸部,從而維持姿勢和控制局部活動。胸鎖乳突肌等頸部淺表肌肉在旋轉中起重要作用,而頭長肌和頸長肌等深部肌肉運動功能較小,但可持續發揮作用以維持姿勢。

當頸椎不能維持其正常的曲度而出現上頸椎過伸曲度增大,下頸椎曲度減小甚至反弓時。上頸椎后伸肌群枕下肌群(頭后大直肌、頭后小直肌、頭上斜肌、頭下斜肌)和下頸椎前屈肌群(頸長肌下斜束和垂直束、胸鎖乳突肌、前斜角肌)緊張而縮短,上頸椎前屈肌群(頸長肌上斜束、頭長肌、頭前直肌)和下頸椎后伸肌群(頸夾肌、上斜方肌、豎脊肌)弱化而拉長。

舌骨肌雖不參與維持頸椎的屈伸運動,但因其位於頸前部,與頸部屈肌平行走向,舌骨肌群在舌骨上下被區隔為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當呈現圓肩駝背頭前引時,下頜明顯是上翹的,這時舌骨上肌群是被弱化和拉長的,舌骨下肌群是緊張和縮短的。我們將頸椎上下曲度的相反改變及頸椎前後上下不同肌群的不同變化統稱為頸交叉,因其而導致的一系列癥狀而將其命名為頸交叉綜合征。

然而在上交叉綜合征里講過上斜方肌、頭夾肌、頭半棘肌都是緊張縮短的,可是在頸交叉綜合征里它們又是被拉長和弱化的了,其實這並不矛盾,在下頸段它們確實是被拉長的,而在上頸段,由於上述肌肉都具有使寰枕關節伸展的作用,所以在上頸段它們都是處於短縮的狀態。

上(頸)交叉綜合征對顳下頜關節和吞咽功能的影響

前屈的下頸段和后伸的上頸段形成典型的頸交叉,進而使頭部前傾,這種姿勢拉緊了對舌骨產生向後下方拉力的舌骨下肌群,如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等,該拉力通過舌骨上肌轉移到下頜骨上,導致下頜骨被拉向後縮和下壓的方向,並進而改變髁突在顳骨下頜窩的位置,后縮的髁突將會壓縮脆弱的顳下頜關節盤而導致炎症和肌肉攣縮。頭向前姿勢時頭必須后傾以保持視線水平,這時下頜骨被向下、向後牽拉,這意味著咬肌和顳肌的緊張度必須增加,以使顳下頜關節回收至休息位。肩胛舌骨肌附著在肩胛骨上,所以伴隨頸交叉而出現的不良肩胛帶的姿勢(即過度下壓、向下旋轉或者伸展的胸鎖關節)可能會對這塊肌肉施加額外的拉力,並且繼續拉伸下頜骨進一步加重顳下頜關節紊亂的癥狀。綜上所述,異常的頸交叉和肩胛胸姿勢影響下顎的姿勢,並最終增加顳下頜關節承受的壓力。因此全頸椎及肩胛胸椎姿勢的全面分析應成為顳下頜關節紊亂患者評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舌骨肌因頸椎的曲度變化而緊張時,限制了舌骨的上提和下降,間接限制了喉體的上下運動,致使病人難以完成連續的吞咽動作,而可能出現吞咽苦難的癥狀。而顳肌和咬肌的持續發力會更容易發生顳下頜關節活動受限,張口困難,發生彈響等。所以在臨床上處理顳下頜關節往往會教導病人正確的頸部姿勢,根本原因則是使下頜骨位置正常從而減少咀嚼肌的用力程度。所以對於一切具有頸交叉表現的患者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吞咽困難及發音改變時均可從舌骨肌群(特別是舌骨下肌群)進行診斷性治療。

上交叉不僅跟頸肩有關

上交叉綜合征是否只是簡單的頸部和肩部的問題呢?其實不然,當仔細分析上交叉綜合征的原因時,會發現人們往往是在懶散的坐姿下伏案工作,進而出現圓肩駝背頭前引的姿勢,所以上交叉姿勢不一定是原發,它可能跟我們所說的另外一種姿勢——下交叉綜合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下交叉綜合征是由於久坐引起的。長期久坐者,因髖關節長時間屈曲導致髂腰肌處於緊張短縮狀態,而臀肌又因長時間在坐位基本處於閑置鬆弛無力狀態。如果又因肥胖或懷孕導致腹部過大或因長期穿高跟鞋腹部過度前挺發生中心前移導致腹部肌肉處於被拉長鬆弛無力的狀態,豎脊肌等背部肌群為維持身體重心勢必通過橫束在豎脊肌上的腹橫肌將腹部往後拉,前凸的腹部則反作用於豎脊肌導致豎脊肌過度緊張。同時當神經對一塊肌肉的控制增強,就會自然抑制這塊肌肉的拮抗肌的控制。

比如,在下交叉綜合症中髂腰肌的募集增強並縮短,那麽就會減少對於拮抗肌(臀大肌)的控制。腹肌被拉長,控制變弱,那麼神經對於它的拮抗肌(豎棘肌)控制則增強。人體因髂腰肌和豎脊肌短縮緊張,臀大肌和腹部肌群鬆弛無力,出現一種特殊的病態姿勢,即挺腹、屈髖、臀下垂—下交叉體態。這種情況下骨盆會處於前傾位,使附著在肋骨和髂嵴上的腰方肌發生短縮。而久坐下的臀大肌鬆弛無力,則會造成髖關節后伸的腘繩肌用力過多,很容易產生大腿牽拉感。另一方面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共同構成髂脛束用於維持膝關節外側的穩定,若臀大肌無力,則會使髂脛束過緊,容易造成膝關節的外側疼痛。骨盆前傾並不只是上述問題,因為位於大腿內側的長收肌和大收肌也可能影響骨盆前傾,內收肌緊張使股骨內旋,脛骨這時也會產生旋轉,形成X型腿。距下關節繼而旋前,成為功能性扁平足(脛骨前、后肌無力)。

髂腰肌處於短縮的狀態時,與髂腰肌通過膈腳相連的膈肌也會發生損傷。在呼氣過程中會增大膈肌上升的難度。膈肌是主要的吸氣肌,而當其功能受損時,其餘的輔助呼吸肌(如斜角肌、前鋸肌、胸小肌等附著在肋骨上的肌肉)會過度使用,產生除呼吸問題外的胸廓出口綜合征、頸痛、肩關節外展受限等一系列問題。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常見的老人站姿,是不是如下圖一樣,上交叉、屈髖、屈膝的姿勢呢?

這種老人往往會有著我們所說的足跟痛,即久站之後足跟下方疼痛,可能經過比目魚肌、腓腸肌等肌肉的處理后,足跟疼痛會有減輕,可過不了多久,足跟疼痛又會出現,成為了一種長期困擾老年人的問題。其實不妨做這樣一個實驗:

將你的姿勢變為上交叉姿勢,這時候你會感覺自己的重心和視線是如何變化?如果重心前移,視線向下的話我們通過什麼動作來完成姿勢的自我矯正呢?對的,就是屈膝,只有屈膝我們才能使視線平行,看到前方;才能使我們的重心向後移,身體平衡。所以腓腸肌在這種情況下是一直在收縮維持姿勢,所以這時長期的足跟痛是跟姿勢有關的,尤其是在圓肩駝背非常厲害的老人身上。所以,對於這種病人,我們更應該矯正他的姿勢。

總結

臨床對於上交叉綜合征的治療,不應只是專註於傳統的肌肉強化和松解,也要注意上、下段頸椎肌群的處理和頸椎曲度的恢復,特別是枕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恢復。應常規松解上頸段頸后肌群、枕下肌群、下頸段頸深屈肌群,同時強化上頸段頸深屈肌群、下頸段頸伸肌群。長時間發生頸痛肩痛的患者不能只單純的考慮「上交叉綜合征」的問題,也要往下方去尋找,下交叉,X型腿、扁平足等都有可能影響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