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疾病年輕化,還是年輕疾病化?

這些年,英年早逝的人,尤其是名人越來越多,經常被人們說起的象付彪、梅艷芳、張國榮、陳曉旭、姚貝娜、羅京,等等,哪一個說起來也讓人唏噓感嘆,在普通人眼中,這些名人真的是太可惜了,剛剛功成名就,卻撒手西去,白奮鬥了,其實,英年早逝的普通人更多,可能已經遠超出我們的想象。為什麼疾病都來找這些年輕人呢?為什麼不是我們想象中,老年人不應該才是疾病的重點人群嗎?

咱們先來看看現在的人群結構。老年人是40、50前60,一旦成了公家人,就可以生老病死都由國家來管了,死後還能有一筆喪葬費來補貼,只要用有限的工資把後代養活了就行了。而且那時候家家過的日子,吃的飯菜都差不太多,除了想在仕途大展宏圖,在其他地方基本上安分守己就可以,所以日子過的也就可以不那麼緊張和壓力。孩子們(60、70、前80)上學也不用太操心,絕沒有出現過為了上個幼兒園家長需要請客送禮,連夜排除的情形。所以現在的老人們身體基礎都不錯,精神壓力也不太大,如果兒女們再有個有出息的,那就更好了。況且老人們時間充裕,可以拿出一整天的時間來鍛煉身體,所以老人們反而不是疾病的重點光顧對象了。

Advertisements

再來看中年人,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中年人大多是后60、70后,前80,這一代人是跟著改革一起成長的,一直在風口浪尖上尖叫著,有的讓國家推成了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但大部分一直在水裡泡著,過著普通老百姓的日子,眼睛卻一直被在發展好的朋友們吸引著,精神上還要接受不斷出現的新事物的衝擊,還得養活90后,零零后,這個時候養活孩子可不象80年代了,小學的數量在減少,因為農民都進城了,所以不管是農村的,還是城裡的孩子,上學都變的有壓力了。要選學校,要滿足各種各樣的條件,所以家長這個最基本的職務變的不那麼好當了。這一代人,物質上、精神上、前途上,壓力都是超級大的。在媒體上都宣傳的那些英年早逝的人們大部分都來自於這個群體。所以不是疾病年輕化了,而是這個時代的中年人,他們實在是太累了,他們被疾病糾纏著,和疾病抗爭著,所以,一定要對這個群體進行更多的關注。

Advertisements

我也是中年人,眼看著身邊的朋友們為了工作、為了孩子、為了房子一直忙碌著,辛苦著,而這個時候大環境又變的不那麼樂觀,食品安全也是虎視眈眈,瞄著每個人身上的健康氣息,所以,中年人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預防疾病把自己打倒,這根柱子是倒不起的。

可是關於健康這事兒,一般人都是事到臨頭才真正重視的,在疾病來臨之前,幾乎沒有人認為疾病會跟自己有什麼關係,所以一遇到別人跟自己聊健康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不屑一顧的,殊不知,治療疾病需要傾家蕩產,預防疾病維持健康成本卻很低!

最後再來說說青年人還有孩子們。有兩件事對我觸動很大。一是前些日子學校體檢,大部分孩子的眼睛都在1.0以下,這也是現代科技帶給孩子們的「收穫」。手機、電腦、IPAD,各種玩兒,爹媽的錢袋子被掏空,孩子們的眼睛也沒能倖免。二是超重的孩子一大堆。現在的媽媽們忙的沒時間給孩子做飯,也很多不會做飯,只能把孩子交給小飯桌,或者交給小飯店。曾經在一個大學門口,看到兩排長長的小攤位,都是各種小吃,一到飯點兒孩子們就蜂擁而來,小販們倒是很高興,不知道這樣吃上幾年,孩子們還能有幾個是健康的。

從這個人群結構您就看出來了,不是疾病年輕化,而是年輕疾病化,以前總說教育,甚至連足球都從娃娃抓起,可怎麼覺得健康這事兒,更應該象日本那樣,從娃娃抓起呢?

前天看一個新聞說北京禁止了很多「五毛零食」,很多家長覺得這是好事,不再擔心孩子們去買這些不健康的東西吃了,可是,授人以魚的事能有效多久呢?如果孩子們自己知道吃什麼,自覺地抵制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工商局的同志們也能多點時間休息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