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紅豆薏米除濕,卻不知道這樣按穴位也會除濕?!

相信長期居住在南方的寶寶都有一個共同心聲:

南方的夏天,是會呼吸的痛。

我們的室外,是這樣的:

我們的室內,是這樣的:

而我們自己,是這樣的:

內經有云「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備,居處相濕,肌肉儒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故下經曰:肉痿,得之濕地也。」

嶺南地區環境潮濕本極易招致濕邪,加之長夏之際多濕邪流行,又易為外濕之邪所困侵入人體,造成濕病。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而脾主運化,當脾運化水濕之功受阻,水濕停留為患,氣機受阻,則影響肺主氣化,腎主五液的功能,發為濕病,出現頭身困重,四肢酸楚,胸脘痞悶,口中粘膩,納呆食少,舌苔厚膩,小便不暢,大便不爽等癥狀。

由於濕邪重濁粘膩,在病程上就表現為遷延時日,纏綿難愈,因此日常保健祛濕養生顯得尤為重要。

Advertisements

穴位自存於人體,選取穴位不論是進行指壓,點按,亦或刮痧,艾灸等操作,都具有簡、便、廉、效的特點。因此我們今天就來教大家一些常用、顯效、易取的祛濕穴位吧~!

陰陵泉

位於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屬足太陰脾經,為足太陰之合穴,五行屬水。《雜病穴法歌》「心胸痞滿陰陵泉」,《百證賦》「陰陵、水分,去水腫之臍盈」,現代研究也表明陰陵泉有主治腹脹,腹瀉,水腫,黃疸等功效,為健脾祛濕的要穴

太白穴

位於足部,第一跖趾關節后緣,赤白肉際處,屬足太陰脾經,為足太陰之原穴、輸穴,五行屬金。《醫宗金鑒》「太白、豐隆二穴,應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黃,或吐或泄」,太白為足太陰輸穴,「輸主體重節痛」;同時,太白又為足太陰原穴,有扶脾土,和中焦,調氣機,助運化的作用,故可健脾和胃,清利水濕。

Advertisements

足三里

位於小腿前外側,當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屬足陽明胃經,為足陽明之合穴,五行屬土。足三里為保健養生大穴,有調節免疫、調理脾胃、補中益氣、舒筋活絡、疏風祛濕、扶正祛邪的作用。《馬丹陽十二穴歌》「能通心腹脹,治胃中寒,腸鳴並泄瀉」,現代研究此穴功能甚廣,主治胃痛,嘔吐,腹脹,泄瀉,水腫等,亦是生髮胃氣,燥脾祛濕的重要穴位

豐隆穴

位於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肌外緣,屬足陽明胃經,為足陽明之絡穴。《玉龍歌》「痰多宜向豐隆尋」豐隆具有和胃氣,化痰濕的作用,同時作為足陽明胃經通絡足太陰脾經之穴,又可調太陰以運化水濕,廣泛用於痰濕內蘊之病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