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來:按摩療法治食積腹脹

食積,又稱傷食,也叫宿食,現在稱之為「消化不良」。

傷食一病,臨床上經常見到,但是大多數的內科專箸上卻不見論述。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傷食不算什麼大病,又由於普遍認為此病多得之於小兒,所以此病也就多歸入於兒科專箸中去論述了。其實,我認為不然,就我臨床中見到的病例,固然以小兒患病者居多,但成年人患此病者也不少。病情也可輕可重,不一定都是「小病」。雖然此病一般講是危及不到生命,但患此病者的痛苦,實在是不比其他病為輕,這一點我自己是深有感觸的。

《幼幼集成:傷食證治》說:「傷食一證,最關利害。如遷延不治則成積成癖,治之不當則成疳成癆」。這雖然是針對小兒患者而言,但其意義對成人患者也是相同的。治療此病,根據臨床癥狀的輕重不同,常用的處方也不盡相同,只要對證,效果都是十分理想的。但我家有一個外用的按摩方法,用來治療此病卻是卓有成效,而且不用花錢,不用吃藥,尤其對那些不能服藥的小兒患者,真有「手到病除」的效果。今記錄於此,希望後學者能不以其簡而忽之。

Advertisements

方法:取雞蛋一個,去黃留清,把蛋清倒入碗內,兌入做豆腐的滷水一小酒盅(約5-10毫升),攪勻,令患者仰卧,脫去上衣,暴露腹部,術者每抓取蛋清少許放於腹壁上,(我想是不是主要用來起潤滑作用?)即將手掌平放於患者腹上,稍加壓力,順一個方向巡迴按摩,約三至五分鐘,可再抓取少許蛋清放於腹壁上,重複上述動作,約半1小時左右,隨術者手動,即可聽到患者腹中嘩嘩的聲響(即腸鳴音),患者開始排氣,腹脹明顯轉輕而愈。

按:此方來源,得自家傳,據母親講,解放前,外祖父得了此病,當時因為缺醫少葯,末能及時治療,數日後,竟至萎靡,(可能是因脫水引起了電解質紊亂?),外公的父親只好到數十里以外去請醫生。半路上遇一熟人,問何故如此匆忙?語之,熟人說:「如此小病,何用請醫?即告以此方,並說,最重者也不過用二個雞蛋的蛋清。信之,歸家一試便愈,從此成為外祖父家的一個秘方。

Advertisements

我得此方后,屢試於臨床而收捷效,71年,我在縣衛校學習三個月,那時正是艱苦奮鬥的年月,伙食很差,畢業時,食堂把平時節餘的伙食費買了一口大豬,家在長興(是安圖縣的深山區)的同學又回去打了一個野豬和一個狍子,所以臨畢業的最後幾天,等於頓頓全是肉。我雖然加了小心,不敢多吃,但還是傷了食,畢業的那天即感到腹脹不適,買了紫叩丸,山楂丸。回到家中連服二三天仍不愈。而且癥狀越來越重,欲吐不能,欲便不得,腹脹厭食,難受之至無法形容。

後用此方治之,一次即愈,是為我的親身體驗。此後我於臨床中每遇傷食病,常常現身說法,信者用之,無不效者,因此敢筆之於此,以傳後學。此法尤以小兒患者艱於服藥者最為適宜,因為患兒的母親即可操作施術,患兒容易配合,便於治療。我用此法治療的小兒患者確實不少,因為這不屬於什麼「大病」所以我也都沒有一一記錄。

我自從得了這個方法,一直以為別人不會這種方法。其實這種按摩療法原來古已有之,後來讀《名醫類案》載:欽天監台官張景芳,成化丁酉七月間,領朝命往陝西秦邸與平王治葬,張至途中,偶得腹脹之疾,醫莫能療(郭按:即傷食之證也,恐是因為欽差大人,無人敢用攻下藥,否則如此小病,何以無人能療?)。寓居卧龍寺,待盡而巳……。一叟忽過訪,自雲能治此疾,延視二手脈,即口授一方,以杏仁,陳皮,海螵蛸等份為細未,佐以觳樹葉,槐樹葉,桃枝各七件,至翌日正午時,汲水五桶,煎三四沸,至星上時(郭按即黑天後,星星剛出來時)再煎一沸,患者就浴,令壯人以手於湯中按摩臍之上下百數,少時轉矢氣,病即退矣。張如其法,黎明此老復至,病去十之七八矣,酬以禮物俱不受,是夕腫脹平復,此老更不復見矣,或謂張景芳遇仙雲。

郭按:張景芳所患,即是傷食病無疑,至其治法,也是用的按摩療法而收效,至於浴中所用藥物,大概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其功在於「令壯者以手於湯中按摩臍之上下百數(百數,是用百來作單位數,不是一百次),而沐浴本身也能幫助人加速消化(民諺有云:餓了不洗澡,飽了不剃頭)。至於用水煎而又煎,以及等正午和天黑才能施術,這大概都是古人故弄玄虛的事,本無深意。然而通過此一病例也正可以佐證我以上所論述的按摩療法治傷食病是確實有效的,而且比張景芳所用的方法更簡單易行。

傷食病本也不算什麼大病,所以除非特殊情況下,不必興師動眾的開處方,一般應用中成藥即可解決。蒲輔周說:「傷食偏重於食,或吐,(郭按:傷食初期,古人多倡用吐法---「其在上者,引而越之」。近代則較少用之)或消或下;停食則重在氣,理氣兼消。」《幼幼集成:食積證治》說:「輕則和解常劑,重必峻下湯丸。」我們只要根據這些原則,靈活選用,是會收到理想的效果的。但對不能服藥的人或小兒患者,我這種「按摩」的方法,真的效果很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