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的體育運動,馬球和蹴鞠!

想必最近看過《楚喬傳》的讀者肯定看過這樣一個情節就是宇文玥和門閥子弟一起玩馬球的場景,對於馬球可能大家會陌生一點,但是說起蹴鞠大家一定多少了解一點,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可能在規則上沒有現在完善。當年高俅就是因為蹴鞠玩得好而得到宋徽宗的青睞。之後官居太尉。而馬球就相當於擊鞠,馬球是騎在馬上用球杖擊球的運動,所以又稱"打球"、"擊球"、"擊鞠"等。

下面我就來談談馬球是怎樣玩的。

馬球的樣子

女子馬球

  1. 得分,這個想必大家都知道球類運動要想得分那就是破門,馬球同樣如此,球狀小如拳,以草原、曠野為場地。遊戲者乘馬分兩隊,手持球伏,共擊一球。破對方們得分

  2. 現在球類運動對犯規是有著嚴格的規定,動不動就是黃牌,紅牌或者技術犯規以及罰出場這樣嚴格的規定,我們來看看馬球的規定,以下規則可能在中國古代沒有那麼完善,主要是西方的規則。比賽規定對方球員不可在進攻球員前橫穿運球路線以干預進攻或者將他撞離運球路線。但是,在進攻球員沒有被阻擋的前提下,並排側面阻擋或使用球杆干擾是允許的;角度小於45度的衝撞也並不算犯規。衝撞接觸點僅僅限於馬的臀部和肩部,球員間的故意碰撞則視為違例。球員不可用球杆有意觸擊另一球員以及他的坐騎。比賽中規定右手持球杆。

  3. 球員規定,馬球運動要求運動員有著完備的裝備,但是古代存在局限性,因此受傷也不可避免的有很多。

  4. 馬球場地,正規的馬球場地要有長300碼、寬160碼(相當於9個足球場大小)的大小,兩邊各有一扇球門,而楚喬傳大家可以看到是在大草原可見範圍要求如此大。畢竟是騎著馬運動。運動範圍小不了的。

  5. 馬球運動在中世紀在歐美比較流行,後來傳到中國,但是主要是上層人士,試問古時候人們都在為生計發愁,誰有時間玩這個。

我們再來來看看蹴鞠!

這是鞠城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漢族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蹴鞠。

白打

  1. 蹴鞠有三種對抗形式。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2. 有球門的蹴鞠比賽又可分為雙球門的直接競賽和單球門的間接比賽。雙球門的直接競賽是漢代蹴鞠的主要方式,且被用于軍事練兵。進行直接對抗比賽時,設鞠城即球場,周圍有短牆。比賽雙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門;場上隊員各12名,雙方進行身體直接接觸的對抗,就像打仗一樣,踢鞠入對方球門多者勝。

  3.   在專門的競賽場地--鞠城,球門兩廂對應,兩邊隊員相對進攻,進球為勝由雙球門競賽演變而來的單球門間接比賽是唐時期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於為朝廷宴樂和外交禮儀競賽表演。進行間接對抗比賽時中間隔著球門,球門中間有兩尺多的「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能使之穿過風流眼多者勝。

  4.   無球門的散踢方式稱作白打,歷時最久,開展得最為廣泛,有一人到十人場戶等多種形式。白打則主要是比賽花樣和技巧,亦稱比賽「解數」,每一套解數都有多種踢球動作,如拐、躡、搭、蹬、捻等,古人還給一些動作取了名字,如轉乾坤、燕歸巢、斜插花、風擺荷、佛頂珠、旱地拾魚、金佛推磨、雙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總之無論是馬球還是蹴鞠都是王公貴族的娛樂運動,普通人是很少涉及的,但同樣也是一種文化內涵。插播一條國足昨晚打平敘利亞多少遺憾但是至少努力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