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的養生口訣

人性總是趨簡避繁的,儘管孫思邈是古代最負盛名的養生家,但面對《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這樣的大部頭著作,多數人都會望而生畏吧。所以,除了少數研究者之外,大部分人更樂意遵循孫思邈歸納的一些養生口訣了事。

雖然嚴格來說,這些口訣並不全面,而且多數有一定的語境,但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便於操作,故此廣為流傳。單以數字「十二」冠名的,便有「十二少」、「十二傷」、「十二莫」、「十二多」等。

所謂養生「十二少」,是指養生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善於調節情緒,防止過用,以少為佳,遵循「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的原則。孫思邈對此極為推崇,認為「十二少者,養性之都契」,所謂「都契」,就是總綱。自然,這裡的「少」並不是要人絕對擯除情緒變化,而是適度之意。孫思邈認為情志不能過用,過則必有所傷,雖然短期內,這種傷害不一定能察覺,但日積月累,則會嚴重戕害身體,損傷人的壽命。

Advertisements

有「十二少」,相應的就有作為反面教材的「十二多」,這是養生者的大忌,被認為是「喪生之本」。「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亡,多笑則臟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語溢,多喜則志忘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厭。」這裡的「多」即「過度」之意,情志濫用的結果,便是傷神奪志,使人體營衛失度,氣血妄行,從而引發身體的失衡,百病由此而生。

此外,還有「十二莫」:「莫強食,莫強酒,莫強舉,莫憂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莫多言,莫大笑,莫跋扈,莫急切追求於所欲,莫斤斤計較於憤恨。」又有「十二傷」:「深憂重悲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怒過度傷也,汲吸所欲傷也,戚戚所患傷也,久談言笑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強弩傷也,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卧傷也,跳足喘乏傷也,陰陽不交傷也。」

Advertisements

不管是「十二少」、「十二多」,還是「十二莫」、「十二傷」,都大體圍繞著「嗇」字做文章,這實際上也是孫思邈養生觀的核心觀念。所謂「嗇」,即珍惜、愛惜之意,這種觀念可以溯源至《老子》中「治人事天,莫若嗇」的理念,後為傳統醫學所吸收,遂成為養生學的重要內容。

「嗇」體現在情志調養方面有一個養生術語「嗇神」,即常說的「養神」,這是傳統養生學的中心問題。孫思邈極為重視養神,他曾經歸納養生十大綱要,「一曰嗇神,二曰愛氣,三曰養形,四曰導引,五曰言論,六曰飲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醫藥,十曰禁忌。」首要便是強調「嗇神」,其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傳統醫學認為精、氣、神是人身三寶,是生命存亡的基礎。精、氣是神的物質基礎,神則統精馭氣,是生命存亡的根本,但是,神的特性易動而難靜,動則外耗,所以養神要以少用為原則。「嗇神」強調要珍惜精氣神,不可隨意耗費。對此,孫思邈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燈用小火」,道理顯而易見,人的精神氣血是有限的,必須攝養愛護,盡量減少消耗,才有可能用得更久。

飲食養生方面,孫思邈同樣「嗇」字當先。他主張先飢而食,先渴而飲,少食多餐;飲食不宜多,最好在不飢不飽之間,提倡飽中飢、飢中飽的飲食法;飲食也不宜厚味,少吃大魚大肉,建議多吃「輕清甜淡之物」;以素食為主,減輕腸胃負擔。他反覆強調如果一味貪圖美味多餐,「臨盆大飽」,甚至吃到肚子都鼓脹起來,不但於健康無益,還會導致某些急性病。

在食物種類的選擇上,孫思邈也有獨到的見解。在一般人印象中,多認為食物品種應該盡量多樣化,這樣才能廣泛吸收不同的營養來滿足人體所需。但孫思邈則主張「食不欲雜」,即強調食物的種類不要過於龐雜繁多,只要保持日常的飲食就足以保證身心健康。這除了有「嗇」的理念之外,實際上也有食物宜忌方面的考慮。

孫思邈認為注意飲食宜忌十分必要,「不知飲食宜忌者,不足以存生」。食物如果過於五花八門,可能某些不熟悉的食材會存在不為人知的隱患,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他認為準備菜肴時,無需搞得太豐盛,只要是家常菜就足矣,因為人們對常見食材的宜忌都很熟悉,對於身體不會有什麼妨害。聯想到近些年某些疾病的出現屢與少數人在飲食上追求「怪力亂神」有關,更覺得孫思邈所言不虛。

在日常起居方面,孫思邈也貫穿了「嗇」的理念,認為凡事應適可而止。即便是人際交往也如此,他舉例說親朋故友來探望,也應量力而行,或攜手出遊百步,或者席地而坐,略加談笑即可,不可過度。至於生活所需的物質,如衣服布料的粗細都無關緊要,只要保持乾淨,能夠抵禦寒暑即可。談及如何選擇養生居所的時候,孫思邈明確說地方千萬不能貪大,也不要求廣,否則便成了煩擾人心的「產業」,有違清修之理。

其實,養生要「嗇」的道理很容易理解,許多養生者也承認此說有理,心血來潮的時候還會堅持幾天的清修。但可惜的是,多半是三分鐘的熱度,不能長期堅持。對此,孫思邈關於「養性」的表述或許會有所幫助,他認為所謂「養性」就是「欲所習以成性」,也就是說,要努力將其內化為一種良好習慣,使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約稿啟示:歡迎各級醫務工作者,尤其是中醫針灸臨床、教育、科研人員投稿,一經發表,支付高額稿酬。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北京世針傳統醫學培訓中心)是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教委備案的國家最早從事中醫、針灸、按摩的培訓機構,2016年被中國社會組織評為5A級機構,三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國內外中醫針灸人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夕照寺街東玖大廈B座7層

課程諮詢微信:13811920563

責任編輯:水生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