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基本治法(上)

推拿基本治法(上)

推拿是在中西醫理論指導下,以手或身體的某些部位,在體表部位施行特定的動作,以調整人體生理、病理狀況而達到防病治病,保健養生,強身健體目的的治療方法,屬中醫外治法的範疇。

推拿手法的治療作用、決定於三個要素

一是推拿手法作用的性質和量;

二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異性;

三是機體的功能狀態。

手法的性質,指不同的手法性質不同,有溫熱性質的手法、有寒涼性質的手法。如小兒手法的推三關,性屬熱退六腑,性屬寒等。手法的作用量,則包括作用力的大小、作用部位的深淺、作用時I司的長短、手法頻率的快慢等。作用部位和穴位的特異性、則是要根據疾病的性質狀況,選擇相應的部位和穴位。如診療網球肘、要取肱骨外上髁的局部和前臂伸肌群而穴位的選擇則要依據辨證選穴,如運用五輸穴「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選穴原則等。 在同一部位或穴位用不同性質和量的手法、作用不同用同一性質和量的手法在不同部位和穴位操作,作用也不同二者必須有機地結合運用、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在辨識患者機體功能狀態的前提下、按手法的性質和量、結合治療部位。可將推拿治療方法分為溫、通、補、瀉、汗、和、散、清八種基本治法。現分述如下。

Advertisements

一、溫法

溫法、即溫熱之法。《黃帝內經》日。寒者溫之。溫經散寒,是適用於虛寒證的一種治法、多使用擺動、摩擦、擠壓等手法,用較緩慢而柔和的節律性操作。在每一治療部位或穴位、手法連續作用時間要稍長、患者有較深沉的溫熱等刺激感、有溫經通絡,補益陽氣的作用,適用於陰寒之邪偏盛、陽氣不足達所致虛冷的病證。

推拿手法中,產熱最強的應屬擦法,尤以小魚際擦法最。臨床可用摩揉丹田,擦腎俞、命門等溫補腎陽可按摩中脘、關元、拿肚角等溫中散寒止痛分推肩胛骨,揉肺俞,摩中脘,揉足三里等溫肺化飲摩關元,擦八層,揉龜尾等溫陽止瀉。揉外勞宮,溫經散寒、昇陽舉陷效果最佳,用以治療瀉痢、脫肛、遺尿推三關、性溫熱,治一切虛寒證等。《幼科鐵鏈》「寒熱溫平,葯之四性;推拿掐揉,性與葯同,用推即是用藥。推上三關、代卻麻黃、肉桂退下六腑,替代滑石、羚羊······」。

Advertisements

二、通法

通法,即疏通之法,中醫學認為。「不通則、通則不痛」。因此、經絡不通多表為痛證,治療時當以。「通"為法,臨床治療時常用擠壓類和摩擦類手法、手法要剛柔兼施,如用推、拿、搓法於四肢、則能通調經絡,拿肩井則有通氣機、行氣血之作用;點、按背部腧穴可通暢臟腑之氣血;擦摩脅肋以疏肝氣。推拿手法中以擊法最有疏通的效果,可以通調一身陽氣,多施用於大椎、八謬、命門、腰陽關等處、故經絡不通,氣血不暢皆可用擊法,近年來,有人在治療運動系統疾病時,圍繞「通則不痛」並結合現代解剖學與生物力學,提出了「順則通、松則通」、「正則通」的推拿治療方法。如運用外展扳法治療粘連型肩周炎運用腰部斜扳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及腰椎小關節紊亂;運用理筋手法治療落枕和急性腰肌扭傷等都是推拿通法的具體應用,提示通法還有滑利關節、松解黏連與理筋整復等方面的治療作用,但實質仍然是通法的通壅滯、行氣血作作用。

三、補法

補法、即滋補,補氣血津液之不足、腑臟功能之衰弱。臨床治療時通常以擺動類、摩擦類為主,但手法要輕而柔,不宜過重刺激。經云:「虛則補之」。「扶正祛邪」是推拿臨床的指導思想。《索問·調經論》云:「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說明了因氣不足而致病者可用按摩的方法補氣,使精神得復。補法應用範圍廣泛,如氣血兩虧、脾胃虛弱、腎陰不足、虛熱盜汗、遺精等,均可用補法,明代周於蕃曰:「緩摩為補」。又曰:「輕推,順推皆為補」。現將臨床常用之補脾胃、補腰腎的方法分述如下。

(一)補脾胃

所謂補脾胃、就是增強脾胃的正常功能。推拿治療時常用一指祥推法、摩法、揉法在腹部做順時針方向治療、重點在中脘、天樞、氣海、關元穴。再用按法、擦法在背部膀胱經治療,重點在胃俞、脾俞,這樣可調整脾胃功能、起到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作用。

(二)補腰腎

推拿治療時可在命門、腎俞、志室用一指禪推法或擦法,再用摩法、揉法、按法治療腹部的關元、氣海、從而起到培補元氣以壯命門之火的作用。

骨病在治療推拿治療過程中配合秦魯外用膏藥貼劑效果更加顯著。

本文由膏藥生產廠家濟南秦魯葯業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 微信:15764188911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