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藥|葛根

來源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乾燥根,葛為豆科葛屬多年生全草落葉藤本攀緣植物。

別名

野葛、苦葛、干葛、粉葛、甘葛。

產地

主產於湖南、江西、浙江、河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

採收加工

葛根栽培品多在2~4年挖采,在冬季葉片枯黃後到春季發芽以前進行。採挖時應挖大留小,先割去莖藤,挖出塊根,切下根頭作種,颳去粗皮后切成1.5~2厘米厚的斜片,或對剖后切成1.5~3厘米厚的塊子,迅速烘乾。

葛根中葛根素和異黃酮總量11月份顯著高於其它月份,因此野葛適宜採收期確定為11月份。葛根素和異黃酮含量的順序均為:5年生根>2年生根>1年生根>粉葛。

我國傳統葛粉加工是將採挖的葛根用清水洗凈后,刮凈表皮,切塊切條切成花生粒大小,打成漿泥,把葛根漿泥裝入紗布袋內擠壓過濾,分離出纖維和澱粉乳,把澱粉乳置於池內自然沉澱,分離出的澱粉自然晒乾,即得葛根純粉。

品種

藥店常見的品種有野葛和甘葛,二者都是分佈於江南省區。

柴葛又稱葯葛,其根較肥大圓形,味苦甘、黃褐色,含葛根澱粉12%,異黃酮每100克達到22毫克。

粉葛又叫甘葛,其根特別肥大,含粉率在30%左右。因含葛粉多而得名粉葛,又因味甘甜又稱為甘葛。概括來說就是葛根澱粉含量高,柴葛根有效成分多。

性能

葛根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均有使用,創立了「葛根湯」、「葛根芩連湯」等名方,2005版《藥典》將柴葛根被確定為正品葛根入葯,而粉葛根只能用作食物禁止入葯。

「主消渴」也就是功效中的「生津」,這一類疾病古今醫家多用粉葛根,如張錫純、施今墨等在辨治消渴時均使用粉葛根。中醫治療消渴的很多藥物含澱粉或粉質較多,認為具有生津功效,如山藥、天花粉等。

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說:「葛根解溫病發熱。南康、盧陵間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這裡的「多肉、少筋、甘美」正是粉葛根的特徵。一般認為粉葛根在生津方面優於柴葛根,常用於治療糖尿病,或熱病表症而有無汗口渴之症。

葛根亦有「解肌」之功效,用於治療「項背強几几」,即風邪束表,郁滯經絡導致的項背不舒;也常用於治療頸椎病。

葛根的主要成分葛根素、葛根總黃酮能夠擴張血管,解除痙攣,改善微循環,從而緩解癥狀。因此柴葛最適宜於表症而有項背發緊,亦對於高血壓頭疼和冠心病心絞痛有良效。

現代研究葛根素能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指數而無明顯負性肌力作用。可降低膽固醇和血黏度,改善微循環,保護心肌。用於心肌梗死、心絞痛、視網膜動靜脈阻塞、突發性耳聾的治療。葛根異黃酮能夠收縮平滑肌、增加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糖等作用。

干葛,辛甘性平,輕揚升發,輕宣解肌昇陽,入陰陽經,能鼓胃氣上行,生津止渴,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熱,治脾胃虛弱泄瀉聖葯,兼入脾經,脾主肌肉開腠發汗,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葛根能昇陽明清氣,解肌退熱為治脾胃虛弱泄瀉之聖葯。

蓋之其用有四∶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酒中之奇毒;治往來之溫瘧。

風葯多燥,葛根獨能止渴者,以能升胃氣,入肺而生津耳。解陽明肌表之邪,甘涼無毒,鼓胃氣升騰而上,津液資生,若雲火郁發之,用其升散,或治痘疹不起,賴以宣疏,欲緩其性可煨,治瀉則煨熟用之。

煨葛根為先以少量麩皮撒入熱鍋內,待冒煙后,將葛根片倒入,上面覆蓋剩下的麩皮,煨至下層麩皮呈焦黃色時,隨即以鐵鏟將葛根與麩皮不斷翻動,至葛根片呈深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涼透。

生葛根偏於發表解肌,解熱生津,透發麻疹。適用於外感發熱頭痛、項背強痛,麻疹初期發熱畏寒、疹出不暢,以及熱病口渴或消渴證等。煨葛根則善升發清陽,鼓舞脾胃陽氣上升,而有止瀉作用。適用於脾虛泄瀉和濕熱瀉痢。

葛根全身是寶,根、莖、葉、花、種子各有其用,一點都不浪費。葛根可直接食用,亦可粗加工成葛根和深加工製成葛根系列食品和藥品。

葛葉對血液有凈化作用,可用其制飲料。葛花能解酒醒脾,可製成醒酒湯。葛藤經蒸煮、發酵、漂洗可製成潔白的葛麻,用於編織和製作精美的工藝品。

葛花為豆科植物葛的乾燥花,其味甘性微涼,歸胃經,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適用於傷酒發熱煩渴,不思飲食,等病症。《本經逢原》云:「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湯用之,必兼人蔘。但無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損人天元,以大開肌肉,而發泄傷津也。」

現代研究葛花含有乙醇脫氫酶,可以使乙醇分解成乙醛。所以喝酒之前可以引用葛花來保肝解酒,更為有趣的是喝完酒之後可以飲用葛根茶,因為葛根中含有乙醛酶,可以讓乙醛分解成乙酸,從而迅速排出體外。

需要注意的是葛花泡水只適用於輕中度醉酒,對重度醉酒和酒精中毒無效。若出現休克、昏睡等癥狀應儘快就醫。

葛根因有解表利便之功能,孕婦固當忌投,有故亦能無殞。血痢溫瘧,腸風痘疹凡斑疹已見紅點,不可更服。上盛下虛之人須斟酌用之。

葛根,澧、鼎之間,冬月取生葛,以水中揉出粉,澄成垛,先煎湯使沸,后擘成塊下湯中,良久,色如膠,其體甚韌,以蜜湯中拌食之。擦少生薑尤佳。

藥理作用

葛粉具有很好的豐胸功效,內含大量異黃酮(葛根異黃酮又叫植物雌激素),它不僅具有使乳腺豐滿堅挺和乳房組織重構的作用,而且對子宮、卵巢和皮膚也有作用。

葛粉重異黃酮能模擬內分泌誘導素,並對乳腺、腺泡這些靶細胞進行有效作用,促使其新陳代謝的速度加快,可以促使乳腺及腺泡發育增大,異黃酮能夠對體內脂肪進行合理的導向排序,也就是讓身上其它部位讓的脂肪轉移並積驟在胸部,可以引導脂肪在胸部堆積,異黃酮具有滋潤皮膚、恢復皮膚彈性的作用,能夠幫助和支持乳房再現挺拔,恢復乳房皮膚的彈性。

需要注意的是藥店銷售的葛根粉大多為乾粉葛根加工成粉狀,這與葛粉雖同出一源然不是一物。

葛根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和葛根素,經常吃野葛食品能姿容養顏。促進皮膚白皙、光潤、細膩,使女性煥發青春光彩,有效緩解更年期癥狀。

葛根中提出的黃酮能增加腦及冠狀血管血流量,增加微血管運動振幅。葛根素可使冠狀血管阻力下降,冠脈流量增加,有利於改善缺血心肌氧的供需平衡,亦有明顯的抗心率失常作用。

鑒別

野葛完整的多呈圓柱形,商品常為斜切、縱切、橫切的片塊,大小不等,呈縱切的長方形厚片或小方塊,長5~35cm,厚0.5~1cm。外皮淡棕色,有縱皺紋,粗糙。切面黃白色,紋理不明顯。質韌,纖維性強。無臭,味微甜。

粉葛呈圓柱形、類紡錘形或半圓柱形,長12~15cm,直徑4~8cm;有的為縱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橫切面可見由纖維形成的淺棕色同心性環紋,縱切面可見由纖維形成的數條縱紋。體重,質硬,富粉性。

按種植環境可以分為野生和家種。野葛與種植葛相比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直徑大,含粉少,纖維粗。野葛剖開后似柴一樣粗老,嚼食后渣多。種植葛切開后較嫩,嚼食少渣。由於野生葛根有效含量高,正常情況下表層會輕微氧化,顏色多偏淺黃或者黃褐色。

主治病證

(1)外感表證,項背強痛。

(2)麻疹初起透發不暢。

(3)熱病煩渴,消渴證。

(4)濕熱瀉痢初起,脾虛泄瀉。

配伍

生葛根配黃苓、黃連

生葛根甘辛性涼,功能解肌退熱、昇陽止瀉;黃苓、黃連苦寒,功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三葯合用,既清熱燥濕解毒,又透熱昇陽止瀉,主治濕熱瀉痢初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0g;或入丸散,或鮮品搗汁服。止瀉宜煨用,退熱生津、透疹宜生用,鮮葛根生津最佳。

附方

(1)治大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傷寒論》葛根湯)

(2)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葯,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湯)

故事

古時候,在一處深山密林中住著一位白髮老人,以挖葯為生。有一天,他正採藥,突然聽見山下傳來陣陣人喊馬叫聲,便伸長脖子看,但不得其然。正納悶著,卻見山下跌跌撞撞跑來一個人,近前才看清是個十五六歲的男孩。

只見男孩不由分說,便撲通一聲跪在他面前,氣喘吁吁地說:「老爺爺,快……快救救我,他們要……殺我!」老人扶起孩子,忙問咋回事,孩子哭了,斷斷續續說出了緣由。

原來,孩子的父親是遠近聞名的葛員外,口碑極好,但因朝里出了奸臣,誣奏葛員外私自屯兵,密謀造反,昏君便信以為真,傳旨命官兵對葛家滿門抄斬。情急中,員外讓自己唯一的男孩趕快逃走,免遭殺戮。

孩子連夜逃了出來,可不曾想又被發現,官兵眼下正追著呢!此等情形,焉有不救之理!慈善的老人動了惻隱之心。聽人喊馬叫聲漸漸逼近,老人拉起孩子便向山的深處奔去,東繞西拐,最後兩人躲進一秘密石洞里。

官兵搜尋了幾遍,最終也只能無功而返。出了石洞,老人讓男孩另投別處。得救的孩子又跪下哭了:「我全家遭難,九族都難留,投奔誰呢?老爺爺救了我,我願意終身侍奉您,為您養老送終。請您可憐我收留我吧。」

老人想了想,說:「那行吧。但我天天翻山越嶺採藥,你當慣了大少爺,吃得了這苦么?」孩子含淚點頭:「只要活命,我啥苦都能吃。」

就這樣,孩子留在老人身邊,每天隨老人採藥。時間長了,通過老人講解,孩子認得很多草藥,尤其對一種色白肥大而堅實的草根印象最深,這草根能治發熱、口渴、拉肚等病。

後來,老人過世了,孩子也長大了。他用那種草根治好了不少病人。當人們問起草根的名字時,他不由想起老人的恩賜和自己的身世,隨口說:「葛根。」因為老人為葛家保住了他一條「根」。


醫學空間—醫療科技領域學術社群平台

四大主版塊:MS.TV,醫學文獻,行業資訊,醫友圈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