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必太糾結「均衡」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現在很多人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吃,或者是對吃情有獨鍾。如果家裡有個娃,那就更講究了,什麼葷素搭配、什麼食譜金字塔。

很多孩子從添加輔食開始,家人就單獨為他準備適合孩子吃的膳食。也就是和大人分開做:牛肉是進口的、蔬菜是有機的、不能加調味品等等。他們精心為孩子準備的膳食都有一些特點,那就是:盡量營養齊全。他們也非常規律的給孩子攝入,唯恐給孩子補得不夠全面。

家長們那麼努力,無非是想著讓孩子長得健康一點。我覺得作為同樣是孩子媽的我,完全可以理解。

關於孩子的營養均衡,可以適當注意控制,比如說遠離那些不健康的食品,但也絕對沒有必要過分認真和糾結。

大家都知道鍛煉的壓力對身體有效,但或許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一定的食物匱乏也會有相同的效果。當然我絕對不會主張大家讓自己的孩子經常餓肚子,而是要讓大家知道一些我們的一些認識盲區。

Advertisements

我今天帶給大家的只是一些思考,大家大可抱著隨便看看而已的心情來閱讀。

在現代生物學中的研究表明:人體機制會因食物匱乏而激活。研究人員曾對曾對一群人做過試驗,顯示出飢餓——或者說某類食物的匱乏——會對人類產生積極的作用。研究人員發現在飢餓狀態下,人可以通過細胞自噬,或者分解蛋白質,氨基酸,為構建其他細胞提供原料。也就是說,偶爾的飢餓會給健康帶來益處。

我們經常說,早飯一定要好好吃,要不然,這一天幹活和學習,一定沒有足夠的精力。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家長為孩子準備極其豐富的早餐。一次,我聽到一個孩子的媽媽說,她每天要為孩子準備五種食物,包括堅果、牛排、麵條、雞蛋還有水果。媽媽們如此賣力地為孩子的身體作奉獻,到底值不值得?到底正不正確?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Advertisements

我們如此刻意及努力地為孩子準備「均衡」地營養組合,讓孩子規律並定時地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等,當孩子的身體適應了這樣的定時供應,事實上也也扼殺了他對食物地攝入和成分地隨機性地反脆弱性。也就是說,一旦當我們的孩子的身體適應了每天的定量定時供應,身體會更脆弱。

我在國外旅行的時候,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他們不會隨意去餵食海邊的野生水鳥或者樹叢邊的野生小松鼠,在很多地方,這種投食甚至是要被罰款的。詢問之後才知原因,一是因為當你餵了一隻海鳥,其他的海鳥也能容易找上你讓你給予他們相通的投食待遇,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作為生活在自然界食物鏈中的他們,需要有自己覓食的能力,他們也應該有他們自己的食用對象,只不是我們應該橫加干預的。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現代社會中不少家庭里的寵物狗,寵物貓早已不具備離開人類之後的生存能力的原因,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優質的,經過精心搭配,比例科學的食物,習慣了每天定時就能吃到嘴裡的食物,這種外來飲食的「均衡」反而破壞了其身體機能的「均衡「。相反, 「匱乏」是一種壓力源,當我們的系統遭到破壞后,會自行努力補救,並使其充分恢復。

這也可以解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被保姆圍著團團轉的娃,或者吃得很「精貴」的孩子,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反而那些民工的孩子貌似更少去醫院。雖然我沒有統計學上足夠的數據說明這一點,但我有信心說吃隨機飲食的娃會更健康。

有實驗報道,老鼠在飢餓的初始階段能承受最高劑量的化療,沒有明顯的副作用。科學家們也發現,飢餓和食物的匱乏導致基因對弈中被稱為蛋白質的基因進行編碼,從而帶來延年益壽的功效。這從某種角度就可以說明,我們根本就不應該太過在意「均衡」。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誰都希望他們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但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去適當地給他們的身體偶爾地製造一些「匱乏」,讓他們的「生理系統」更為強壯,更能應對以後的各種「不均衡」。

最後 ,我也想說說我的個人經驗。我以前也是每餐都吃很多,現在在閱讀了很多專業書籍之後,我改變了自己的營食結構,我現在吃的比以前少很多,但是做事卻比以前效率高很多。這樣的飲食結構保持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現在我吃得不太多,竟然一點也不餓,人還精神得不得了。要知道,我現在應該比以前少吃一半以上的食物。

其實,這篇文章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其實對於孩子每一餐的飲食結構真的沒有必要太認真,有時候少點兒反而好。經常看到一些家長為了保證每一天、每一頓地精準攝入,經常是費了太多精力,其實大可不必。這個時代的孩子,你絕對不用太擔心他會飲養不良啥的,這頓吃少了,下頓多吃點,就補回來了。

作為成人的你,作者我更鼓勵你少吃一些,會更好,這其中的收益只有你做了,才能體會到,真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