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中的 「法、術、勢」

韓非,又稱韓子或韓非子,是先秦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是一個集先秦諸子特別是法學家學說大成,從而促成一個嶄新時代加速到來的大思想家。韓非的著作《韓非子》,重點宣言君主如何運用法、術、勢等手法來建立自己的封建集權統治的法治思想等,這對現代的管理學與領導力都有深遠的影響。

《韓非子》領導藝術中的「法」

「法」在《韓非子》一書中是出現頻率最多的字眼,「法」是法家所有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君主和領導者行使權力的基礎。韓非在《韓非子——有度》篇中,開篇就陳述了這樣一個觀點「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在一個國家中,如果奉行法治的勢力很強大,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很強盛;相反,若這個國家中奉行法治管理的人的實力很弱小,那麼這個國家就會慢慢地衰弱。

Advertisements

國家的強盛跟「法」治直接掛鉤。在《有度》一文中,韓非子還列舉了荊庄王、齊桓公、燕襄王、魏安厘王的例子,春秋時期楚、齊、燕、魏國在楚莊王、齊桓公、燕襄王、魏安厘王的治理下稱霸諸侯,但當這四位君主死亡后,他們這四個國家也就相繼滅亡了,這與他們當時的強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可以有千百種理由來解釋它,但韓非子認為在眾多的理由中最最重要的是「群臣官吏皆務所以亂而不務所以治也」,君主放棄了「法治」,群臣官吏謀取私人利益而不是維護國家和君主的利益,後繼的君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依然放棄用「法治」來治理臣民,最後國家越來越衰弱直至滅亡。所以,英明的君主能「去私曲就公法,去私刑行公法」,故能得到「民安而國治、兵強而敵弱」的結果。

Advertisements

「法治」在現在的團隊管理中就是團隊、公司的規章與制度,是團隊成員必須要遵守的,具有強制性。作為團隊的領袖主要責任是持續地推進團隊制度的改革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壞境。在推動改革的同時,團隊領導者要堅決地執行規則制度所制定的獎懲措施,一切以規則和制度說話,這樣就簡化自身管理責任,也就不需要管理者事必躬親地去督促和檢查。因此,如何用好「法治」這把利刃,是管理者所要掌握。

《韓非子》領導藝術中的「術」

韓非子《二柄》一文中,對「術」進行了深刻的闡述,「術」即方法和手段,是「法」的外部延伸,韓非認為一個英明的君主是要以「法」作為其內在的精神特質,而利用「術」治來服務於「法」。

《二柄》開篇,韓非就強調「術」的重要性,「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英明的君主之所以能很好地掌控其臣下,是因為運用了刑法和慶賞而已。這是韓非總結出來的兩個最基本的「術」治方法。刑德也只有在「法」治的基礎下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管理下屬的功能,所以韓非講述「法」的重要作用,「法」是「術」的基礎,只有領導者有很好的「法」治意識,才能使用好「術」。

韓非在文章中列舉了田常竊取齊國政權,子罕劫殺宋君的案例。「田常上請爵祿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於百姓,此簡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簡公見弒。子罕謂宋君曰:夫慶賞賜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殺戮刑罰者,民之所惡也,臣請當之」田常竊取了齊簡公慶賞臣民的權力,而子罕奪取了宋君使用刑罰的權力,最後的結果就是齊國從此以後由「姜」姓改為「齊」姓,而宋君也落得國破人亡的結局。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二柄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刑罰而沒有慶賞,最後也就落得個暴君的罵名;而如果只有慶賞而沒有刑罰的話,那麼君主也就失去了威嚴,上下一團和氣,工作也就無法開展了。

所以在「術」這個章節中,我們必須明白在領導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先確定好組織中每個人的崗位職責,而且越清晰越好,在責權劃分好之後就應該相對應建立部門的「刑」與「德」,根據組織中個人的言行是否與公司的「法」相對應來進行賞罰。

《韓非子》領導藝術中的「勢」

「造父方耨,時有父子乘車過者,馬驚而不行,其子下車牽馬,父子推車,請造父:助我推車。造父因收器,綴而寄載之,援其子之乘,乃始檢髻持策,未之用也,而馬咸鶩矣。是造父而不能御,雖儘力勞身助之推車,馬猶不肯行也。今身使佚且寄載,有德於人者,有術而御之也。故國者,君之車也;勢者,君之馬也。無術以御之,身雖勞,猶不免亂;有術以御之,身處佚樂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韓非子這個故事講述了造父在田間耕作,恰逢一對父子乘車經過,馬受驚不走了,兒子下車牽馬,父親去推車,還請求造父幫忙推車,造父才剛剛檢查韁繩馬鞭,還沒有開始使用,而馬就感受到並賓士起來,這是因為他有本事駕馭馬的緣故。國家是君王的馬車,權勢是君王的馬匹。沒有本事來駕馭,身體雖然勞累,還是免不了混亂;有本事駕馭,身體就會處在安逸之地,又能取得帝王的功業。

在管理中,要區分「領導」與「領袖」的區別,領導靠的是組織賦予他的職位來行使自己的權力;而領袖靠的卻是自身的人格魅力來組織和號召團隊中的人員。靠組織賦予的權力是可以被組織重新剝奪的,但領袖的人格魅力卻具有不可剝奪性,這種領袖的人格魅力即韓非子說論述的「勢」。

一個團隊管理者的「勢」要從何而來呢?「勢」的建立需要一個長期的累積過程,在團隊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而這些突發事件就是考驗團隊管理者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團隊領導者能非常冷靜地帶領團隊渡過難關,那麼團隊成員就能逐步地接受和佩服自己的領導者,當這種情況越來越多,由量變發展到質變的時候,團隊領導者就成了團隊的「領袖」了,他就具有了「勢」,具有了一種無形的感召力。領導者在凝聚自身「勢」的時候,要組建自身的核心管理團隊,領導者不可能事必躬親,所以需要一個核心團隊來分擔自己的事物,而且利用核心團隊來宣傳自身的「勢」。

「搖木者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臨淵而搖木,鳥驚而高,魚恐而下。善張網者引其綱,若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鳥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是以聖人不親細民,明主不躬小事。」因此,所謂的官吏是民眾的根本、是綱繩,聖人治理官吏而不治理民眾。領導者只要治其「本」、挈其「綱」即可,利用核心團隊來不斷宣傳領袖的人格魅力,來不斷為領導者的「勢」助威。

版權:如需轉載請標註來源:《農經》雜誌(微信ID:nongjingchuanmei)

運營人員: 周卉 MZ019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