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玉龍

中華民族龍的傳人,和玉龍的淵源

中國是龍的國度,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是中國古代人們心目中的神。紅山文化玉龍曾有「中華第一龍」的稱譽,雖然此後我們又發現了更早的龍形的蹤跡,但紅山玉龍的典型意義仍不容置疑。因此,紅山文化玉龍的發現立即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紅山文化玉龍已在多處發現,其中尤以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刻劃的最為栩栩如生。紅山玉龍的發現,不僅讓中國人找到了龍的源頭,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玉文化的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向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的起源同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時代的肇始緊密相關。紅山玉龍對於研究我國遠古的原始宗教,總結龍形發展的序列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活動於燕山以北,西遼河、大凌河流域和渤海灣北岸的一支部族集團所創造的古文化。它的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因遺址最早在內蒙古赤峰紅山後被發現,1954年命名為紅山文化。紅山玉器是紅山文化最為突出的標誌和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北方地區高超的制玉水平。

Advertisements

紅山玉器中,常見的有玉豬龍、玉箍形器(或稱馬蹄形器)、勾雲形玉佩、玉璧、玉玦、玉鐲、玉丫形器、玉匕形器、玉人,以及玉梟、玉龜、玉蟬、玉鳳等各種動物形玉器。其中,玉豬龍又是紅山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龍形器物之一。

玉豬龍的造型為豬首龍身,主要有玦形玉豬龍和C形玉豬龍兩種。遼寧省博物館藏玉豬龍即為玦形玉豬龍,為目前已知紅山文化玦形玉豬龍中形體最大、形制最為規整的一件。這件玉豬龍,出土於遼寧省建平縣牛河梁遺址,通體呈雞骨白色,局部有黃色土沁。龍體蜷曲如玉玦形,首尾相連,器體厚重,造型粗獷。豬首形象刻畫十分逼真,肥首大耳,大眼闊嘴,吻部前突,口微張,露出獠牙,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充分反映出5000年前先民精湛的雕工技藝以及獨特的審美意識。

Advertisements

淺談仿品玉豬龍

掌握鑒定古玉的方法,是賞玉、藏玉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通過對真品、仿品、贗品紅山文化玉豬龍的對比鑒識,得知鑒定古玉必須從玉質、形制、紋飾、工藝、沁色、包漿、韻味等方面綜合考慮,最可靠的途徑是以出土玉器和承傳有緒、得到公認的玉器作為參照物,掌握其本質特徵,同時還要清楚不同時期仿古玉器的特點及其製作方法。

下圖這件仿品紅山文化玉豬龍,這是件現代玉器工藝品,存在故意作舊和摹古痕迹,與真品對比,整體形象上缺乏剛勁挺拔、渾圓飽滿的氣勢。在細部刻劃上,真品線條柔韌中見剛勁,頭部起始頓挫、尾部收束有力,抑揚有致,流婉暢達,富有韻律變化,給人以無窮回味;而仿品頭、尾部起收軟而無力,精神狀態不佳,刀法生硬,嘴部線條虛擬出3條豎直線,尤顯突兀,眼部邊沿無稜線,變化不足。就表面玉質而言,真品光潤,綹斑自然;仿品則多有散布的蝕斑,細看頗不自然,有人工做作痕迹。

仿品紅山文化玉豬龍

下圖這件贗品紅山文化玉豬龍質地疑為老胎料,玉質、造型稍與真品類似。從器形上看,真品形體彎曲有力,圓肥飽滿;仿品彎勢乏力,身軀羸瘦。從刀法上看,真品頭部採用陰線刻畫,迴環自如,眼、鼻、耳交代清楚;仿品頭部用斜磨堆擠之法,面部結構含糊不清,與常見者不同。從玉質上看,真品受沁表面綹裂細張,潤而有光;仿品斑駁脫落,灰暗枯澀,表明質地不佳。

贗品紅山文化玉豬龍

小編1762045921頭條號:古玩收藏經紀人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