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傷寒雜病論》並不難,四步法助你一臂之力

(本文來自於中醫古籍APP,文中所涉古籍均可在中醫古籍app查閱,我們會在軟體持續推出更多學習中醫古籍的好方法,中醫古籍收錄了二千多本珍貴中醫藥書籍,各大應用商店均可下載)

導讀:《劉渡舟:怎樣正確使用小青龍湯》一文發布后,很多朋友詢問有沒有學用經方的方法,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大家!

「經方」是指《傷寒雜病論》之方,具有藥味較少,配伍精當,療效較好,相對規範的特點。但目前不少人有經方難學、經方難用之感。筆者認為,不要把經方說得模稜兩可,神秘莫測,在此簡要介紹自己學用經方的方法。學習「經方」四步法

1.通覽原文,熟讀精思

通讀《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原文,先要過文字關,然後再藉助重要的注家,思考註解,這是「經方」的理論基礎。而且,必須靜下心來學習,如能把條文熟讀成誦,對日後的臨床應用很有好處。

Advertisements

2.方證文匯,比較記誦

把有關方證的條文,分別集中起來,對比、理解與記憶,這一步可藉助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再版的《傷寒論使用手冊》和《金匱要略使用手冊》,能免除抄條文、做卡片的許多麻煩,這兩本書的類方劑、類證候、類癥狀、類藥物都很清楚。如真武湯方證在《傷寒論》太陽病、少陰病中都散在有條文;小青龍湯證、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傷寒論》、《金匱要略》也都有條文,把相關條文彙集在一起,讀、誦,加深理解,不僅方便,效果也好。

3.領會方機,體察初衷

「方機」是經方所針對的病機,是學習經方必須領會記住的關鍵,這是仲景創製該方的原始思想與初衷。例如桂枝湯是《傷寒論》第一方,《金匱要略》也有,應用很廣,「外證得之,解表以和營衛,內證得之,化氣以調陰陽」,臨床上典型的適應症不少,不典型的就更多了,其實領會「調和營衛」的方機則為切准要領。

Advertisements

4.藥名劑量,皆宜清楚

過去我們在學習《方劑學》時,方歌只有藥名而無劑量,市場上各種「湯頭歌訣」也無劑量,把劑量的增損完全交給臨床醫生去隨心所欲,「斟酌處理」,極不利於學習,誤導了很多人。

經方的劑量很講究,不可隨意增減,必須死記。筆者在學經方時也曾走過彎路,後來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冉品珍教授的指導下,重新記誦了《長沙方歌括》和《金匱方歌括》(陳修園的方歌,有劑量而且編得很好,後世無超越者),讓我在學習經方中獲得了很大進步。

經過上述步驟,經方理論可算初步明了。

應用「經方」四步法

1.解讀主訴,詮釋「症征」

(「症征」是指癥狀和體征等臨床表現的特點)這是幫助醫者在臨床上觸發選用某經方的靈感。有的青年中醫說:「我記得很多經方,但就是找不到機會用。」而且很多人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現代的檢查報告多用不上,只能靠四診合參。

筆者認為,這當中要特別重視患者的主訴,因為對病情的感受,患者是切身體會,原汁原味。主訴雖然不一定是主症,但通過醫者的引導,一定會表述真實準確。

患者大多不懂醫也未讀過《傷寒論》,他的主訴不可能與原文症征相同。因此,詮釋病家主訴提供的症徵信息,是每一個臨床醫生的必修課。例如,患者會說發燒過後怕冷,不會說往來寒熱;會說頭昏與眼花,不會說頭眩;其他如「痞滿、身瞤動、煩驚、懊憹、振振欲擗地……」臨床上肯定聽不到的,必須有醫者的認真詮譯,才可能想到用某經方。

2.認準病歷,對接證候

在詮譯症征的基礎上,醫者可初步萌發選用某經方的想法,但究竟該不該用,實行病機與證候的對接尤為緊要。何謂「機」?「主發之謂機。」(《說文》)「視之不見曰機。」(《老子·第14章》)指隱而不易見,應有探尋才會發現。王冰說:「得其機要,則動小而功大,用淺而功深。」張介賓也說:「機者,要也,變也,病變所由出也。」

例如,雖然患者給出了眩暈、心下逆滿,或氣上沖胸,或身振搖,或短氣心悸,或咳喘,或背冷等癥狀,提示可以選用苓桂術甘湯方,但要明確病機是否為脾陽不運,證候是否為飲停心下?則較難。必須經過醫者多方求證、深思熟慮,把所學的知識,上升為智慧才能做出判斷。如果準確無誤,對上相關「方機」,一般治療成功率可達70%。

3.把握原則,分清主次

方與葯的不同點在於方有配伍。「經方」是按君、臣、佐、使原則組成的,主次分明,彰顯的是藥物之間的關係,學界稱之為「葯際關係」。

如麻黃湯,仲景為啥以麻黃為君,又把麻黃與桂枝配伍在一起,這是因為麻黃與桂枝之間的葯際關係特別好,組合在一起,對於表寒實證具有成倍增效的作用;再加上杏仁與甘草的協同,有立竿見影之效。

當然這些葯際關係很複雜,有藥物本原關係、配伍后的關係、煎煮后的關係、進入機體后的關係等等。單就配伍后的關係,也有監製減毒的,減少副作用的……因此,必須首先把君葯弄清楚,用好。

4.重視劑量,謹慎加減

藥物劑量有絕對劑量,即仲景原方所給的量,另外還應重視方中的「相對劑量」,就是方中各藥味分量之比。絕對劑量可按漢代1兩≈15.6克換算(臨床按15克換算較方便),筆者曾將經方中用容器量測的固體葯做了部分驗證。如漢代1升半夏≈今法半夏56克或京半夏58克;漢1升麥冬≈今61克;漢1升火麻仁≈今49克;漢1升五味子≈今40克,漢1升吳茱萸≈今31克……

或者按照經方的劑量比例也行,這種方法臨床更靈活些。以小柴胡湯為例,柴胡原方劑量8兩(124.8克),大棗12枚(36克),半夏半升(29克),人蔘3兩(46.8克),黃芩3兩(46.8克),甘草3兩(46.8克),劑量之比應為3.5:1:0.8:1.3:1.3:1.3。

把握了劑量之多少,如果柴胡用35克,那麼大棗則用10克,半夏則用8克,如果半夏的劑量用得比柴胡大,恐怕就沒有小柴胡湯的功效了。

有些學者認為,「經方以不加減為貴」。筆者認為,為了應對複雜的疾病變化,經方要加減,但必須十分謹慎,特別是要注意所加之葯不可破壞經方原來的葯際關係,不可加得過多。

上述是筆者學用經方的簡要方法,一步一步,「摸著石頭過河」,感覺有點兒笨,但我是這樣做的,效果不錯。

友情提示:現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疾病都開始年輕化,學習中醫養生,保養身體健康,首選中醫古籍APP

神黃中醫智庫 加入我們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