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頂級大學哈佛走出的十位中國頂級的名人學者,個個才華橫溢

哈佛大學,簡稱哈佛,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這裡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上百位諾貝爾獲得者曾在此工作、學習,其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近代中國,也有許多科學家、作家、學者曾就讀於哈佛大學,他們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今天主要盤點一下其中的十位佼佼者。

  • 林語堂

林語堂(1895年—1976年),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后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Advertisements

  • 胡剛復

胡剛復(1892年 -—1966年),江蘇省無錫縣人,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物理學事業奠基人之一。

1909—1918年 赴美國入哈佛大學物理系學習。他將X射線標識譜、吸收譜和原子序數之間的實驗規律擴展到25號至34號元素,並測定了X射線頻率和光電子速度的關係,對X射線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南京大學物理學科的先驅,在南京大學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現代物理實驗室,並擔任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從這點意義來講胡先生是第一個把真正的物理學引入中國的。他培養了吳有訓、嚴濟慈、趙忠堯、施汝為、錢臨照、余瑞璜等著名物理學家。抗戰期間,作為理學院院長協助竺可楨校長西遷浙江大學,並將浙江大學理學院辦成了當時最好的學院之一。

Advertisements

  • 竺可楨

竺可楨(1890年—1974年),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人(現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楨考入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

  • 趙元任

趙元任(1892年—1982年),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蘇武進(今常州)。清朝著名詩人趙翼(甌北)後人,生於天津。現代著名學者、語言學家、音樂家。1915年入哈佛大學主修哲學並繼續選修音樂,1918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趙元任是中國現代語言學先驅,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現代音樂學之先驅,「中國科學社」的創始人之一。趙元任在語言學方面的代表作有:《現代吳語的研究》《中國話的文法》《國語留聲片課本》等。趙元任在音樂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韻》《廈門大學校歌》等。趙元任翻譯的代表作有《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 陳寅恪

陳寅恪(1890年—1969年),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 梁實秋

梁實秋(1903年—1987年),原名梁治華,1903年1月6日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學,取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后,先後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東南大學前身)、國立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前身)並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灣,任台灣師範學院英語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台北,享年84歲。

  • 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1972年),籍貫廣東新會,生於日本東京,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

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建築系學習,1927年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又去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史,研究中國古代建築(肄業)。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識,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從誡);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識,1962年再婚。

  • 吳宓

吳宓(1894年—1978年),陝西省涇陽縣人。字雨僧、玉衡,筆名餘生。中國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國立東南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教授,1941年當選教育部部聘教授。

1917年就讀美國弗吉尼亞大學;1918年轉入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獲學士(1920年)、碩士(1921年)學位。1950年起任西南師範學院(現西南大學)歷史系(後到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學貫中西,融通古今,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 姜立夫

姜立夫(1890年—1978年),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所長。對中國現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從事圓素和球素幾何學的研究。創建了一所學校——雙靈小學,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麟頭村。

1910年6月考取游美學務處備取生,次年9月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學習數學,1915年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轉入哈佛大學作研究生。

縱觀姜立夫的一生,雖學術著作不多,但他為中國現代數學事業所作出的廣泛而卓越的貢獻,將會永留史冊。

  • 宋子文

宋子文(1894年—1971年),民國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文昌人。宋子文是宋嘉樹之子 ,其兄弟姐妹分別是是宋慶齡、宋美齡、宋靄齡、宋子良、宋子安。

宋子文出生於上海,早年畢業上海聖約翰大學。後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獲碩士學位,繼入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1925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1928——1930年間通過談判收回關稅自主權,使中國有權確定關稅稅率和監督稅收。1942年擔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后曾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簽訂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協定,次年與外國談判收回各國在華的治外法權。1945年出席聯合國大會任中國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與斯大林會談,1945年8月14日簽訂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國紐約。1971年4月25日在舊金山逝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