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病因、病症、認識誤區、治療誤區!

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

許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只是因出現腰痛、下肢麻木等癥狀而去就醫檢查,一查直接被定為是「腰椎間盤突出」了。儘管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說實話,卻對腰椎間盤突出是什麼病、是怎麼引起的並不清楚。下面我們就對腰椎間盤突出這一病症一一進行解析,希望能引起患者的重視。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病,是纖維環破裂后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以腰腿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它跟腰椎間盤的蛻變有關係,是人體老化過程當中出現的病症,比如說我們人老了,韌帶會松馳,會長一些骨刺,這都是蛻變;水分丟失,腰椎間盤的結構不緻密,不堅固,出現了裂隙,髓核就容易脫出,出來以後,這種現象叫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位於相鄰兩椎體之間,有內外、外兩部構成,外部為纖維環,由多層呈環狀排列的纖維軟骨環組成,圍繞在髓核的周圍,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纖維堅韌而有彈性;內部為髓核,是一種富有彈性的膠狀物質,有緩和衝擊的作用。成年人,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纖維環中的纖維變粗,發生玻璃變性以致后破裂,使椎間盤失去原有的彈性,不能擔負原來承擔的壓力。在過度勞損,體位驟變,猛力動作或暴力撞擊下,纖維環即可向外膨出,從而髓核也可經過破裂的纖維環的裂隙向外突出,這就是所謂的腰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定義:

1、椎間盤:正常椎間盤無退變,所有椎間盤組織均在椎間盤內。

2、椎間盤膨隆:椎間盤纖維環環狀均勻性輕微超出椎間隙範圍,椎間盤組織沒有呈局限性突出。

3、椎間盤膨出:椎間盤纖維環環狀均勻性超出椎間隙範圍,椎間盤組織沒有呈局限性突出。

4、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組織局限性移位超過椎間隙。移位椎間盤組織尚與原椎間盤組織相連,其基底連續部直徑大於超出椎間隙的移位椎間盤部分。

5、椎間盤脫出:移位椎間盤組織的直徑大於基底連續部,並移向於椎間隙之外。脫出的椎間盤組織塊大於破裂的椎間盤間隙,並通過此裂隙位於椎管內。

腰椎間盤突出的分類:

分型圖例(a、外側型 b、中央型 c、側突性)

腰椎作為承受來自上肢及軀幹的重力的支柱,是容易產生勞損與外傷的部位,腰椎的椎間盤也易受到損害。可見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是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發生的,而外傷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誘因。

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內因、外因

椎間盤位於相鄰兩椎體之間,有內外、外兩部構成,外部為纖維環,內部為髓核,致使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也有內因和外因之分,內因主是腰椎退行性改變;外因則有外傷,勞損或過勞,受寒受濕等。主要如下:

1、腰椎間盤的生理性退變因素:正常的椎間盤富有彈性和韌性,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組織易產生退變,這種退變即老化的過程。一般認為人在20歲以後,椎間盤即開始退變,髓核的含水量逐漸減少,椎間盤的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隨之減退。其中纖維環、軟骨終板、髓核均產生病理性退變。

2、外傷因素:當椎間盤有了生理性退變或纖維環有了裂隙時,外傷是引起纖維環破裂的主要誘因。若腰椎間盤突然受到擠壓或扭曲,造成髓核壓力增高,可使髓核從纖維環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內。同時,若長期處於坐位及顛簸狀態時,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過大,可導致椎間盤退變和突出。同時震動亦影響椎間盤營養,對微血管的影響均可加速椎間盤突出。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

(1) 椎間盤在成人之後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也較差,特別是在退變產生后,修復能力更加微弱。

(2) 椎間盤后外側的纖維環較為薄弱,而後縱韌帶在腰5、骶1平面時寬度顯著減少,對纖維環的加強作用明顯減弱。

(3)腰骶段先天異常:腰骶段畸形可使發病率增高,這些異常造成椎間隙寬度不等,並常造成關節突出,關節受到更多的旋轉勞損,使纖維環受到的壓力不一,加速退變。

腰椎間盤突出有哪些誘發因素 ?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基本因素是椎間盤退變,但某些誘發因素可致使椎間隙壓力增高,引起髓核突出。此種誘發因素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1.年齡因素: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好發年齡在30-50歲,平均手術年齡在40歲,因此退變可能是其重要因素。

2. 身高與性別:有人認為身材過高也會易發腰突症,而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5倍。 

3.增加腹壓:臨床上有約1/3的病人在發病前有明確的增加腹壓的因素,如劇烈的咳嗽、噴嚏、屏氣、用力排便等。使腹壓增高,破壞了椎節與椎管之間的平衡狀態。 

4.不良體位:人在完成各種工作時,需要不斷更換各種體位以緩解腰部壓力,如長期處於某一體位不變,即可導致局部的累積性損傷。特別是長期處於不良姿勢更容易誘發本病。 

5.職業因素:重體力勞動者發病率最高,白領勞動者最低。汽車駕駛員由於長期處於顛簸和振動狀態,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大且反覆變化,也易誘發椎間盤突出。 

6.受寒受濕:寒冷或潮濕可引起小血管收縮、肌肉痙攣,使椎間盤的壓力增加,可能造成退變的椎間盤破裂。

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是怎樣?

本病又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長短以及個體差異的不同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主要的臨床表現有:

(1)腰部疼痛:幾乎所有患者都有此癥狀,主要表現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續性的鈍痛為常見。腰痛起病緩慢,每次活動、勞累后加重或者較長期取同一姿勢時腰痛亦加重,但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可減輕。若髓核大部分突出,突然壓迫神經根,使根部血管同時受壓而造成缺血性炎症疼痛,則疼痛突然驟發,腰背部肌肉痙攣,疼痛成痙攣性劇痛。

(2)下肢放射(坐骨神經痛):疼痛主要沿臀部,經大腿後方至小腿外後方或下至外踝及足趾開始為鈍痛逐漸加重,少數病人可出現由下往上放射痛,先由足、小腿外側、大腿后側至臀部,多為一側,如系中心型突出或多發性突出亦可為雙側。突出物大,病情重者,坐骨神經痛亦嚴重;病輕者,病人可忍受;痛重者,如閃電狀,病人稍一活動不慎即發生。當咳嗽、噴嚏、用力憋氣時,腹壓增高而疼痛加重,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在後期常以腿痛重於腰背痛。這是腰骶神經根受累為主要矛盾。

(3)下肢麻木及感覺異常:下肢麻木一般與下肢放射痛伴隨出現。臨床上有主觀麻木和客觀麻木之分,主觀麻木是患者感覺腿及足背部發麻發木,象千萬條小蟲爬行一般,但用針刺檢驗和其它部位的皮膚完全一樣;客觀麻木,用針刺皮膚時,其痛覺減退與其它部位皮膚感覺不同。

(4)步行困難:病人行走困難,不願邁步,少數人步行較久后,感覺腿部麻、脹、痛難忍,需坐下或蹲下休息,發生於椎管狹窄症一樣的神經性間歇性跛行。

(5)間歇性跛行: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的跛行多為間歇性,即行走一段距離路程后出現下肢疼痛,無力,彎腰或蹲下休息后癥狀可緩解,仍能繼續行走。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逐漸緩慢加重,出現上述癥狀之前的站立時間或者行走距離逐漸縮短行走距離越短,病情越重。

(6)肌肉癱瘓和萎縮: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嚴重時,可出現神經麻痹,肌肉癱瘓,表現為足下垂;癥狀重,病程長者,多有肌肉萎縮,尤其是小腿部肌肉萎縮更為明顯,從外觀上看肌肉容積變小,造成下肢肌肉萎縮。

(7)馬尾綜合症:常見會陰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無力,有時坐骨神經痛交替出現,時左時右,隨後坐骨神經痛消失,表現雙下肢不全癱瘓。女性患者又有假性尿失禁,男性患者出現陽痿。

(8)功能受限:病人除步行困難外,為了減少對神經根的壓迫,再加上因疼痛產生的保護性痙攣,常保持在一個特定的姿勢。站立時,身體傾向健側,患側骨盆上升,髖膝關節微屈,足掌著地,體重主要落在鍵側。髖膝半屈曲。從椅子上或從床上起來時,需用雙手托腰緩慢起來。

(9)脊柱側彎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側彎。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經根的關係。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的併發症有以下幾種:

(1)感染:是較為嚴重的合併症。5~14天後發生劇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痙攣,不能翻身,使患者苦不堪言。

(2)神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時,受壓神經根本身即因椎間盤組織的壓迫,髓核物質的化學性刺激而充血、水腫、粘連等呈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

(3)骨質增生:反覆腰痛且腰痛時間久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就會合併有關節的退變和骨質增生。一方面是退變致使椎間盤鬆弛、腰椎間歇變窄。另一方面關節突的骨質增生會導致椎間孔進一步狹窄,從而增加神經根受壓。

(4)腰椎骨贅:骨贅多出現在退變椎間盤的邊緣。而若在椎間孔的骨贅以及后縱韌帶的較大骨贅就會壓迫到神經根進而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癥狀。

(5)腰椎滑脫症:腰椎間盤突出的退變會導致腰椎不穩和關節突出現關節炎。而這兩者都是腰椎滑脫症主要原因。

(6)腰椎不穩:腰椎的三關節複合體中的椎間盤的后關節退變,不能維持脊柱的穩定,而椎體和關節都會出現增生,最後就會導致纖維性或是骨性強直。所以說腰椎不穩時退變的一個階段。

(7)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會造成的椎間隙狹窄、纖維環鬆弛后突、黃韌帶肥厚、椎體后緣和椎間關節的骨質增生都可造成椎管變小,這就會使原來較小的椎管持續狹窄。患者就會出現長期的腰痛、腰酸,進而出現間歇性跛行。

余主任提醒: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多加註意,如果出現腰椎的不適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造成不可預想的後果!

腰椎間盤突出的認識誤區,你有幾個?

1.腰腿痛就是腰椎間盤突出

2.推拿複位可以使突出的椎間盤完全複位

3.以為小病不放在心上

4.所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通過手術根治

腰椎間盤突出治療誤區,你了解嗎

治療誤區一:姑息遷就,得過且過

腰椎病是常見病、多發病,很多20-50歲的高發人群自認為年富力強,根本不重視自己身體的「小病小災」,並沒有把自己腰部的不適感放在眼裡,不預防,也不醫治。其實,這時候你的腰部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病變。等到影響工作、生活時才拍CT、做檢查、找專家,這時已經很嚴重了。

治療誤區二:大量吃藥 注射治療

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中絕大多數都是以藥物治療為首選。但就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機理而言,無法解除髓核對神經根的壓迫,藥物療法並非治本之法,只能暫時緩解病人的痛苦。其結果是終生投入,沒完沒了,停葯就會發作,而且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治療誤區三 :動動手術 徹底治療

據專家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並非首選,一般說來,只有經保守治療無效,病人疼痛無法解決、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的時候才需要進行手術。況且手術有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併發症也多。腰椎是人一生中活動較多的部位,經過手術后,這些部位會變得相對脆弱,容易發生退變更加容易受到傷害。

治療誤區四 :一旦疼痛 推拿就好

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都會有一定時期的疼痛史。由於開始階段病症較輕,在疼痛的時候,許多人都習慣藉助推拿按摩來舒緩疼痛。其實,推拿和按摩只能起到緩解作用,不能除根治本。而且由於許多推拿和按摩的人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缺乏足夠的認識,往往會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事故。

據統計,40歲以上的人有45—50%患頸腰椎病;60歲以上發病率達80%;70歲以後發病率幾乎100%。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壓迫神經、血管、脊髓,輕者出現頸、肩、臂、腰部疼痛及手腳麻木,重者頭暈目眩、行動不便,甚至癱瘓。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擔心的是引起癱瘓,害怕喪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是病人的主要心理,尤其是病情嚴重或已經出現肢體功能障礙的病人,更容易產生這種心理。那得了腰椎間盤突出能治好嗎?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根據新治療指南要求,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不是不惜代價地根治突出,而是解除患者的疼痛。許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治療和康復上存在誤區,導致不少患者被延誤治療、不當治療以及過度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治療前一定要走出這些誤區,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病情的治療方法。

各種治療方法:非手術療法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基本療法,約80%以上的患者經保守治療均可得到緩解和痊癒。但保守療法的判斷對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全面詢問患者病史、仔細檢查身體和認真參照相關輔助檢查,同時要對疾病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僅要採取恰當的療法,還要指導病人進行正確的康復鍛煉,另外要詳細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尤其是對長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懼的病人,要讓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動積極地配合治療,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