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的國寶—元代青花瓷大罐

包頭,有一隻價值連城的國寶,它是什麼呢?它就是——元代青花瓷大罐。這隻青花瓷器,其保存完好、器形之大、工藝之妙在國內極其罕見,名稱青花纏枝牡丹瓷罐,為包頭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元代的青花瓷存世量極少,全世界不過300件,在中國國內博物館僅存5件。除包頭這件外,上海、北京等博物館藏著其餘4件,但影響沒有包頭的這件大。

元代青花瓷因存世量稀少,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不可替代,所以愈發顯得珍貴。1994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一件元代的「三顧茅廬圖」青瓷罐,拍賣價高達794萬元港幣,摺合人民幣800多萬元;另一件元代青花纏枝花紋雙耳罐,也拍到225萬元港幣。到2003年,一件元青花龍紋扁瓶,在美國以583萬美元成交。更有甚者,2005年7月,一件元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在倫敦佳士得拍賣成交,拍賣價竟高達156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億元,創下了拍賣天價。以上幾隻青瓷都屬於國外,而在國內,含金量最高的恐怕就是包頭這件元青花大罐了。美藉華人、著名考古學家李汝寬先生曾特地從美國趕赴包頭考察這件寶物,他認為,這件青瓷大罐完全可以在美國曼哈頓地區最繁華的街道上換一座最豪華的大樓。

Advertisements

所以,元代青花瓷一直是人們探尋的神秘寶物。其存在途徑大概只有兩條:

一是博物館和國外文物市場,特別是國外的博物館,在伊朗德黑蘭的國家博物館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比宮,所藏元代青瓷品種多,質量上乘,均是中國國內無法看到的。因為元代時景德鎮燒制好的青瓷,大都被元政府外銷至西亞和南亞,因為是外銷,均選用最好的原料、瓷窯和工匠燒成。這種極致的青瓷白底深藍花紋,又十分符合伊斯蘭民族審美觀,所以一些品種有幸被保存下來而流於海外,或收藏或拍賣。

二是埋於地下,比如元代皇族之墓至今未被發現,很可能大量極美的元瓷至今仍做為陪葬品塵封於地下。至於民間,傳世真品幾乎沒有聽說過。

包頭這件青花瓷,原本也埋於地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被住在包頭麻池鎮燕家梁村的一位燕姓老漢,在勞動的田地旁一棵楊樹下碰巧挖了出來。他先是擺放在自家柜子上,後來被包頭考古專家劉幻真先生偶然所遇,時間是1980年5月。劉幻真當時工資為54元錢,拿出20元錢將此罐購得捐給國家。包頭博物館建成后,這隻罐就擺放在博物館。包頭髮現元代青瓷大罐的消息震動了國內外文物界和收藏界,曾一度受到許多文物專家學者及愛好者關注,並有專家前來探看。如日本著名陶瓷學家三上次男教授、及前面講到的美籍華人、考古學家李汝寬先生,都是專程來包頭看此罐。《中國陶瓷》一書作者、我國著名陶瓷學家馮先銘教授生前未能親自來,但寫信專門過問此罐。筆者的一位同學,現在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學院任教的尚剛教授,也來信了解此罐,並在他的論文和講課中專門介紹過該罐。特別是劉幻真先生,在這期間先後撰寫了許多論文,發表於省市和國家級刊物,使世人皆知包頭這一重量級文物發現的重大事實。

Advertisements

這隻元代青花瓷大罐腹徑35厘米,高25厘米,白底青紋,製造年代估計最早為13世紀初,疑似景德鎮瓷,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瓷罐腹部飾纏枝牡丹花,肩部飾石榴花,下部飾仰蓮瓣花,並在花卉之間飾卷草紋,上下環以粗細線條,花卉線條均保持艷藍色,同身底白色互相映襯,將元代瓷清新悅目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瓷罐出土地看,附近散落有大量碎瓷片,意味著古時候這裡可能存在過瓷窖。有人甚至揣測,這裡是否是當年一個燒制瓷器的工窯,因為發現地的大量碎瓷,多得可隨手撿得,這和古瓷窯的發現特徵多少有些類似。人們保留這種揣測或者疑惑,說明麻池燕家梁一帶的確值得人們探索和研究。還有人認為,如果真是瓷窯,那將在中國陶瓷製造史上引起重大震動,北方是否也存在過制瓷業,這隻瓷罐的燒制地點是否就在這裡,那麼重新確定包頭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將會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所以,包頭髮現的這隻元青瓷帶給人們的想像太多了。即使在今天看這隻罐,仍然斬新奪目,其珍貴高雅,在飽經滄桑后仍然折服著今天的人們。

元青瓷藝術折射出元代王朝的時代影響。一統歐亞大陸的磅礴氣勢,一代天驕策馬馳騁的民族風格,聯通世界廣為交往的大國風範,使元青瓷的製造品質也獨樹一幟,成為後世制瓷的源流及典範。內蒙古文物考古所和包頭市文物管理處又專門對燕家梁遺址進行了大範圍的挖掘考證,又有了重大發現,比如元代的村落房屋遺址、灰坑、窯址、各類瓷器等。它甚至讓人懷疑為燒制瓷器的加工場所等。

現在有許多人前往燕家梁遺址參觀,在這個遺址周圍田地中,依然可見的碎瓷遺迹等物,似乎在給人們講述著包頭地區蒼桑歲月的種種古老文明的故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