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認證:補鈣營養品並不能預防骨折

筆者近日閑暇時,看到一篇報道,簡要如下: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台灣「中時電子報」12月28日報道,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一篇研究指出,鈣片及維生素D等營養品對中老年人減少骨折風險毫無幫助,也與預防骨折無太大關聯。研究的對象是5萬多名50歲以上住在一般社區的成人,而非住在療養院、醫院或其他長照機構的長者。結果指出,不論多少劑量,也無關患者的性別、骨折病史、病患飲食中有多少鈣質,鈣片及維生素D等營養補充品對於預防骨折或髖部骨折都沒有明顯的益處。

(此處腹誹一下台灣的科研機構,居然用學界基本上已經蓋棺定論的東西,又來科研一遍,也真的是臉皮夠厚的)

Advertisements

看完這篇報道,腦子裡不由冒出來「腰痠、背疼、腿抽筋,請服某某鈣」、「有了某某鈣片……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的廣告詞(嘿嘿!不小心暴漏年齡了)。生活中,我們常見補鈣類保健品:高鈣片、液體鈣、兒童鈣、孕婦鈣、老年鈣……林林總總、花樣繁多,看得人眼花繚亂,都快得選擇恐懼症了。

好了,書歸正傳。我們知道小孩子長身體的時候是需要補鈣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忙著給孩子補鈣。通常,成年後人體骨垢癒合骨骼就不再吸收鈣質了。當然也是存在特殊情況的——muuuuuuu……就比如我很不幸的骨折了,這時骨膜內的成骨細胞會被激活,經歷

血腫➡軟骨痂➡硬骨痂

這個修復過程中骨骼會吸收鈣質。

那為什麼很多老年人都需要補鈣呢!?這其實是對補鈣這個問題上的一個誤區,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補鈣嘛……肯定是補到骨骼里去了,其實不然!!!很多商家大概是知道的,只是他們懶得糾正罷了!好,我們現在回過頭去仔細打量剛才提到的廣告語裡面的幾個關鍵詞:「腰不痠」、「背不疼」、「腿不抽筋」、「一口氣上五樓」,這些屬於好轉反映的情況,其實跟骨骼並沒有太直接的聯繫。

Advertisements

人體的骨關節系統是由骨、關節、軟組織(這裡主要指的是肌肉和神經)共同組成。我們可以把骨關節系統想像成一台起重機,「骨」是起重機的支臂、「關節」是起重機的軸承、「神經」是控制起重機的線路,但是只有這些並不能完成起重機吊裝貨物的任務,還缺少一個十分重要的核心部件——卷揚機,就是控制鋼纜把貨物吊起、放下的部件。

「肌肉」就是起重機上的卷揚機

很多讀者看到這裡一定猜到了吧!成年人補鈣,更多是為了給肌肉去補鈣。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要簡單的介紹一下肌肉是如何收縮的——肌肉鬆弛時,粗肌絲(肌球蛋白)細肌絲(肌動蛋白,肌纖維內的細絲)相互重疊少許。在鈣(Ca2+)存在的情況下肌球蛋白的頭形成交叉橋和支點,並使肌動蛋白絲向肌節中心方向移動。即收縮時粗肌絲向細肌絲之間滑行,形如十指交錯,導致肌纖維縮短。縮短的肌纖維越多,整個肌肉收縮就越強。看到了吧!肌肉的收縮是需要一個介質的,就是離子態的鈣。簡單的打個比方,同樣的一塊肌肉有100對的「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可以配對耦合,但是血液只能供給60個鈣離子和血液足量供給100個鈣離子,所能產生的力量是截然不同的。

由此可見,其實人體在各個時期都有很高的鈣攝入需求。而現實當中我們大多數人似乎總是處於缺鈣的狀態,所以大家都在嚷嚷著補鈣。因此各類補鈣產品依然是招搖過市、大行其道。其實,人體對鈣質吸收的能力很差,通過藥物及保健品過量的補鈣反倒是容易弄出胃病來倒是真的。日常生活中,燉骨骼湯時加一小勺米醋;多喝牛奶;多吃蝦皮;多吃堅果類食物(每日一小把即可,吃多了容易誘發肥胖);多吃西蘭花、小白菜等低草酸綠葉蔬菜等高含鈣量的蔬菜等都是補鈣的好方法。

另外,日常要少喝碳酸飲料。因為,碳酸飲料里磷酸含量高,大量攝入磷酸容易引起血液中鈣、磷比例失調導致骨骼發育緩慢、骨質疏鬆等問題。注意我說的是少喝,沒讓您嘞不喝。只要不是鯨吸牛飲的把碳酸飲料當水喝一般來說問題不是很大。

而事實上,光補鈣是不行的,補進去的鈣能不能吸收,很大程度上跟維生素D關係密切。是的,「維生素D」又一個新名字。囿於篇幅所限,在此我只能說聲抱歉!關於維生素D和補鈣之間的關係,就只能在以後的文章中我和大家接著聊了。

隨筆小記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