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太極拳的技擊

談起太極拳,恐怕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在我們國人眼中,這幾乎是畫等號的,太極拳是老年人的專利;如果再談太極拳的技擊,估計老百姓的意見要分三種,一是老年人的體操,怎麼可能用以技擊;二是電影中李連杰,吳京等表演的形式。所以就出現了上過散打擂台的太極拳不是太極拳,跟電影中的太極拳不一樣也就不是太極拳的無知觀點。三是,兩個人在推手,展示出來的是推搡,抱摔。

太極拳訓練

出現這三種觀點,一點都不奇怪。首先中國有著龐大的老年人練習人群,緩慢柔和的訓練形式不受年輕人喜愛,再加上片面的引導。人們對太極拳積極的認識就停留在老年人的層面上,老年人肯定不能技擊啊。另外,隨著一些影視劇和金庸大俠的影響,太極拳作為功夫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但是藝術就是藝術,電影就是電影,雖然源自生活,但她是高於生活的,每部電影的武術指導費勁心思讓電影的武打動作更加流暢更加天馬行空更加優美流暢。為的是讓電影賣更多的票房,而不是真正的展示對抗形式,而大家又喜歡接受這種符合自己心理的表演形式。最後,太極拳愛好者對太極拳的認識和練習有局限性,自己都把推手訓練當成功夫,當成技擊對抗的最終形式,當然也就能不怨大家的認識不夠了。

Advertisements

太極拳技法訓練

  太極拳的技擊,首先我們是肯定的,誰也否定不了她作為武術的特性,只是差在了我們沒有去訓練她的格鬥能力而已,因為我們修鍊的是其不逞強不凌弱,自強不息之精神,應用的是其健身的功效,感受他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其次他不是電影中的藝術,實際應用中,沒有影視中那麼多變化和熱鬧,武術是樸實的。而推手,我們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它只是一個過渡的訓練手段而已,訓練手段,訓練手段,不是對抗方式!

  那麼太極拳應該怎麼打?首先我們知道太極拳練八種勁,棚捋擠按,采挒肘靠,而這八種勁又是在為踢打摔拿做服務,什麼武術都脫離不了踢打摔拿。太極拳也不例外。所以上了擂台就是應用踢打摔拿,而不是局限在漂亮招式,金庸雖然把我們的武術給誇大給藝術化、理想化,但是他又給指出來太極拳的最終的體現形式,那就是無招,忘記所有招式,因敵變化而變化並取得勝利,謂之神。

Advertisements

  太極拳套路的訓練目的,並不是讓你牢記招式的變化,而是實現催僵化柔的身體狀態和松活彈抖的力量應用。這一切都是為了力量更整,速度更快。發力更脆,更透,更具有殺傷力。

  但是我們太極拳因為某些原因離對抗交流太過遙遠,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已經適應了她修身養性的特點而遺失了她格鬥防身的能力,適應了推推搡搡而忘了踢打摔拿的本能,我們被套路和推手牢牢的束縛在原地,一步也不能前行。

  踢打是人的本能,就好像人要吃飯一樣,手裡拿的饅頭不會送進鼻子,但可惜的是我們很多練太極拳的人把這個本能給忘掉了,只是一味的追求引進落空,粘連黏隨,如何化解對方。要知道這些全部是為了最後的打在做服務,如果沒有打,這些就全部成了遊戲。所以往往練了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人,認為自己功夫很好,上擂台後就出現了不會打,不能打,最後挨打的情況。關於踢打等發力訓練,太極拳不是沒有,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練,也不去練。甚至不屑於練這些本能的技術,可是不練他就從本能變成了無能。

太極拳訓練

  武術諺語說,一膽二力三功夫。力是功力,是基礎,必須要有,功夫是技巧是對力應用的能力,功夫是基於膽量和力量之上的。脫離了膽魄和力量,技術什麼都不是。

  如果想追尋太極拳積極格鬥的本質,就要全面訓練,而不是盲人摸象,當然也不是所有人能練,要從娃娃抓起,讓青年人對太極拳有正確的認識,才是太極拳全面發展的光明大道。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