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收益要交稅了?2018年10個理財趨勢預測

理財收益要交稅了?2018年10個理財趨勢預測

是的。你沒有看錯。

當你還在糾結怎麼才能讓收益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理財收益要開始交稅了。不過跟普通投資者來說,其實沒什麼影響。但要交稅的事是真的。

因為涉及到「稅」,這裡面的很多政策條款還是很隱晦的,想必以後會有更清晰的條款釋義。再加上很多投資產品的底層資產並沒有完全披露。

這份《通知》里第一段就明確寫道:

簡短的一句話,估計各位看后可能會有一大堆的問題。

1. 資管產品管理人是誰?

資管產品管理人,並不是一個真的「人」,而是跟錢打交道的公司和機構。就好比保險中常說的「保險人」,其實指的是保險公司是一個道理。

資管產品管理人,主要包括銀行、信託公司、公募基金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養老保險公司,等等。

Advertisements

2. 什麼是資管產品?

就是上面提到的這些跟錢打交道的公司發行的產品。

比如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信託產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集合資管、定向資管計劃、債權計劃、養老保障管理產品等等。

這麼說吧,你能接觸到的投資產品,幾乎都涵蓋在徵稅的範圍里。

是不是覺得後背的冷風嗖嗖的~~還沒賺著錢呢,就要交稅了。

朋友們,就咱兜兒里那仨瓜倆棗兒的,要說交點兒稅就能侵吞你的收益,那你真是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兒的心了。

3、稅率是多少?

這項稅收政策對賬戶里沒有幾千萬、幾個億的投資者來說,一丁點兒影響都沒有,真的。

一來,整體的稅率並不高。

再算上一個增值稅附加稅,整體稅率也只有3.26%,要比財產轉讓、勞務報酬的20%的稅率要低很多了。反映到產品的收益率上,也並不明顯。

Advertisements

看到一個試算的例子,

5000萬的本金,約定利息為10%,期限1年,到期後到利息500萬。按照3.26%的稅負計算:

管理人應納稅=500萬×3.26%=16.3萬

收益率下降=10%×3.26%=0.326%

實際收益率=10%-0.326%=9.674%

對於投資者來說,10%的年化收益稅後變成9.674%,差別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可接受。

二來,也並非所有的收益都要收稅,還有很多免稅和不徵稅的情況。

比如:公募基金買股、買債賺到的錢免征;非保本的理財收益免征;公募基金贖回免征……

這回放心了吧,其實這項稅負跟咱們普通投資扯不上什麼關係。

沒有懸念了,祝各位攢錢愉快!

說到這裡,車老濕也貼一份2018年理財趨勢預測,祝各位攢錢/理財/投資愉快!

1.銀行存款和國債

這類資產提供3-4%的無風險收益。

我國的無風險利率標杆,沒啥可多說的,不用考慮本金和利息的風險。這類資產主要是給非常保守的群體,不要嫌收益低就覺得沒用,對老年人等風險承受度低的群體很適合。身為兒女,務必幫爹媽盯緊養老錢。

特別提醒,銀行存款和國債都是可以靠檔計息的。比如買了五年期,兩年後就有急用需要取一部分,那取出來的部分按兩年利率算收益,剩下的還可以繼續享受五年利率。

2.銀行理財

這類資產提供4%左右的基本無風險收益。

隨著監管越來越嚴格,接下來保本的銀行理財會越來越少,大家可能需要慢慢學會習慣不保本的銀行理財,甚至是像基金那樣凈值每天波動的銀行理財。

只要是算銀行自己資產的理財(代銷的不算),整體就是風險可控的,因為有監管部門替你盯著,會把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每個家庭都需要配置些低風險資產,如果不想選擇銀行存款和國債,銀行理財多少是該有一點的。

3.貨幣基金

這類資產提供4%左右的基本無風險收益。

在餘額寶之後,恐怕沒有人不知道貨幣基金這個東西了吧?能夠隨取隨用的超高流動性,加上國內金融市場扭曲下的高收益,讓貨幣基金成為前兩類資產的直接競爭對手。從美國的金融市場發展過程看,貨幣基金收益率遲早會降低到沒有額外吸引力的地步,但這在2018年恐怕還不會成為現實。

如果有徹底不想為理財費一點心的懶人,把個人積蓄全部放進貨幣基金也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別被賣基金的渠道禍害,貨幣基金本身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分散資產之類的規劃留到貨幣基金收益率降低后再說不遲。

4.債券基金

按理說債券基金可以提供比貨幣基金更高的收益率,好年景可以達到8%左右。問題是現在債券市場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純債基金的表現很難說會比貨幣基金更好。

在債券市場好起來之前,先不要買債券基金了。但千萬別忘了這類產品,債券市場好起來的時候,要勇敢地用純債基金代替貨幣基金。

5.股票基金(國內)

如果你在2016年開始買股票基金,會在2017年已經拿到相當不錯的收益。雖然股市漲跌仍然不平衡,但已經可以算經歷了一次小牛市。有獲利超過20%的基金可以先落袋為安一部分。

既然2017年漲了不少,當然有可能在2018年調整下跌。這個時期買基金其實風險很低,只要能慢慢定投熬到下次牛市,就能在別人猶豫該不該買基金的時候,發愁究竟掙多少才該落袋為安。只要中國經濟不跨,未來5-8年遲早會有一波牛市。

6.股票基金(港股和美股)

港股和美股這段時間漲得厲害。在我2017年買入的基金中,收益最多的就是一支買港股的基金。由於這兩個市場已經漲了很多,2018年到底收益如何也難說,但從現在開始定投仍然沒有什麼問題。

現在有辦法可以直接操作港股和美股,但畢竟是偏門,所以盡量通過國內的QDII基金解決,例如名字里有「標普500」和「滬港」字樣的基金。

實際上,基金會成為你分散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一定多看看基金到底買了什麼資產,不要把他們籠統算作一類。

7.美元

2016年底有沒有急沖衝去換美元呀?當時換美元的人,這一年下來全都不划算吧?以農行美元理財為例,一年期收益率是2.2%,想靠人民幣貶值把收益掙回來很難。換美元根據自己旅遊留學的需求做吧,擔心貶值就多買點掛鉤美國股市的QDII基金。

8.網貸

這個行業肯定會有企業生存下去。想拿8%以上的高收益,就看自己的眼光和風險承受能力吧,國家層面接下來會有更加嚴格的行動,被戳破的泡泡也肯定越來越多。這事沒法細說,但收益率如果超過年化20%,就怎麼看怎麼覺得危險了。

9.黃金

別指望買到手的黃金給你掙多少錢,就算是個人資產配置推薦,黃金類也一般到5%左右就夠了。這東西主要是傳承財富,需要跨越幾十年才能看得出來。金條能在100年之前換口飯保命,100年後也差不多能換口飯保命。想掙錢需要用賬戶金這類產品去不停去抓做多和做空的機會,畢竟黃金屬於非生息資產。

10.房子

這個已經被最高層定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即便你發現身邊依然有炒房發財的機會,你自己真要去抓也是風險越來越大。

多從自己家庭需求考慮房子問題吧,畢竟中國社會的很多福利仍然與房子的位置掛鉤。年輕人可能對這點還感觸不深,有孩子之後真的很多事情會受房子限制。根據自己的家庭需求考慮買房子永遠是沒有問題的,需要考慮的是究竟可以背多重的房貸。哪怕你對自己的未來收入增長非常有信息,房貸月供也盡量不要超過家庭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