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患者的福音,全面講解關於腦中風從預防到治療

腦中風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病死率偏高,是世界上眾多致死性疾病之一。所以大家要謹慎預防,別讓自己輕易陷入危險之中。想知道腦中風前兆以及腦中風怎麼治療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腦中風雖然是很多人都比較害怕的一種疾病,但還是有部分人對它不太了解,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

什麼是腦中風

腦中風是一組以患者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

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為常見。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中風的死亡率也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

Advertisements

因此,加強對全民普及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及先兆癥狀的教育,才會真正獲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腦中風的前兆

1、說話吐字不清

腦供血不足使掌管人體活動功用的神經失靈,稀有癥狀之一是忽然說話不靈或吐字不清,但持續時間短,應惹起重視。

2、眩暈

忽然自覺頭暈目眩,幾秒鐘后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應及早去醫院請醫生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3、單眼忽然發黑

一隻眼睛忽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好恢復一般,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是由於腦缺血惹起視網膜缺血所致,是中風的又一信號。

4、舌痛

老年人在患中風之前可能會出現舌頭無緣故的疼痛以及麻木癥狀。不過這些癥狀也可能是因為一些微血管炎症所引起的。

Advertisements

5、鼻出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壓病人即將發生中風的警報。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壓不波動惹起的,不加防止則會增加中風的機會,因而不能麻木大意。

6、手指麻木

固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且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的中年人,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

7、緣由不明跌跤

由於腦血管硬化,惹起腦缺血,活動神經失靈,而輕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前兆癥狀,應及時請醫生診治。

8、精神狀況發生變化

性格一反常態,如變得沉默寡言,或多語急躁,或出現短暫智商衰退,均與腦缺血相關,可能是中風前兆。

腦中風後遺症

1.麻木

是腦中風後遺症中比較常見的,表現為:患側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如手指或腳趾、或偏癱側的面頰部皮膚有蟻爬感覺,或有針刺感,或表現為刺激反應遲鈍。

2.嘴歪眼斜

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鼓頰和吹哨時,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3.中樞性癱瘓

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呈痙攣性癱瘓。

4.周圍性癱瘓

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反射減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縮,但無病理反射。

5.偏癱

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也是常見的腦中風後遺症。

6.失語

失語是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主要表現為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喪失。

7.失認

失認是指病人認識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及對身體部位認識能力的缺失,是腦中風的癥狀之一。

8.失用

失用,即運用不能,病人肢體無癱瘓,也無感覺障礙和共濟失調,但不能準確完成有目的的動作。失用包括:觀念運動性失用、觀念性失用、結構性失用、穿著失用、口——面失用和肢體——運動性失用。

腦中風的治療方法

1.採用激光治療法,在藥物效力減弱的情況下,激光可以提高藥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減少藥物的依靠和相關的副作用,還有就是激光光能效果和生物效果,對大腦正常運作的康復是其他任何藥物和器械無法代替的。

2.病由口入,一面在參與積極的治療,也要從源頭上處理形成這種病變的原因,把病原消除在初級極端,所以合理的飲食可以起到積極的康復作用。

3.健康的生活離不開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作息,身體強的免疫能力,鍛煉可以使身體系統的免疫功能增強,增加身體的有氧呼吸和其他病毒體在體內的消亡。

4.採取心理輔助療法,心態的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中風者一般失去自我意識能力,所以家人在積極尋找治療方法和治療途徑的時候,要付出一定勞動,積極進行心理輔導。

腦中風的預治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生活有規律,養成低脂肪、低熱量、低糖和中等量食鹽的飲食方式;戒煙限酒;多吃含鉀較多的食物如水果、黃豆、海帶、蘑菇、蔬菜等;堅持體育鍛煉,肥胖者要控制體重;保持樂觀情緒。

二、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

避免勞累、緊張,注意休息;調節好情緒,避免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注意勞逸結合;注意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

三、積極治療和控制中風的危險因素

對35歲以上的人群,注意篩查高血壓患者,如發現血壓高應積極治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飲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口服降糖葯或注射胰島素治療。有心臟病者應積極治療心臟病,房顫病人需長期口服抗凝葯。血脂高的病人,要注意飲食結構的調整,如果飲食控制血脂仍未降至正常範圍,則加服降脂葯。

點擊關注 「關注神經內科疾病」,及時掌握更多關於神經內科疾病的最新動態,每天收到專家為您精心準備的健康資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