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於氏——古代於氏孝悌人物小傳

古人云人生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其實這是做人的根本,孝敬父母、兄慈弟恭、友親朋誠等是一種美德,宣傳和發揚這些美德對實現社會和諧和實現偉大的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具有現實的意義,為此我們將陸續挖掘整理相關於氏孝悌留聲、忠節為國的人物小傳,以傳教後人,激勵未來。

一、千里葬父於景信

於景信,莒州人。《莒州志》人物誌載如下:

於景信,父欽以罪充浙江軍,時信尚幼,後有知,識即知,痛念其父,親往探視四次。父歿,聞耗景信呼天號地,徒步三千里,負骨以還殯葵。盡禮奉母,亦以孝聞,目不知書而篤行若此共天性然也。

二、結廬母墓於臨貞

於臨貞,昌樂縣人。《續昌樂縣誌》孝友傳載如下:

於臨貞,字元生,性至孝,事母楊氏備極,儒慕。母歿,哀毀骨立,為母廬墓三年,里人上其孝行,大總統徐賜匾曰「至性過人」。

Advertisements

三、兄弟同難於來鳯於來儀

於來鳯,昌樂縣人。《續昌樂縣誌》孝友傳載如下:

於來鳯,字瑞亭;弟來儀,字象亭。先世其父梁無子,繼旁支下來鳯為嗣,后又生子來儀。雖非同胞然兄弟怡怡,同胞不如也,辛酉之變來儀為賊所脅,觸賊怒將殺之,來鳯曰:「吾弟幼,請以身代。」來儀亦慷慨語賊曰:「兄無罪,請殺我以全兄」。遂同遇害。

四、賣馬葬友於澤

於澤,萊陽縣人。《萊陽縣誌》人物誌載如下:

於澤,少于于潤同學友善,弘治間潤任安邑主薄,卒,不能歸喪,澤適歷事兵曹,聞之請假抵安邑,伏柩痛哭,賣所乘馬買車載柩,行兩千里盡執紼,夜宿側。月余方歸,並為營葬。鄉人義之祀忠孝祠。

(于振華、於君才、於之整理,上述文章及圖片材料版權歸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經同意引用、轉載發布請註明出處,隨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權歸屬屬於侵權)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