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兒童輸液后死亡,孩子輸液時的你要做到的幾點

2016年發生了幾起「輸液致人死亡」的悲劇:1月份江蘇一名幼兒輸液死亡;3月份一名男子因胃疼去輸液導致死亡;虎門一名17歲少女衛生所輸液死亡。然而悲劇並沒有停止,就在12月2日,華陰市一名9歲男孩因有發燒癥狀,上呼吸道感染到華陰市醫院就診,輸液后出現休克,搶救無效死亡!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

孩子生病了,我們要遵循能不用藥就不用、能少用藥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但是現在有些家長喜歡自己給孩子喂葯,這樣也是不可取的,可能不對症,更可能拖延病情,導致惡化,增加孩子痛苦。

本文的論點也並不是反對輸液,孩子感冒發熱,真正需要輸液的是極少數,需要輸液的通常是出現了嚴重併發症或者一些特殊的臨床情況。如果孩子長時間高熱不退、進食差,飲水少或者喂葯特別困難時,可以考慮輸液。這種情況下輸液,目的是補充水分,預治脫水,改善電解質平衡。吃得少精神倦的孩子在補了足夠的液體、糖和電解質後會更容易退熱、也會感覺舒服一些。

但是,家長應該了解的是:輸液的風險遠高於打針、吃藥。藥物通過靜脈注射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沒有經過人體天然屏障的過濾,雖然發揮藥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應,往往也更快,更嚴重。部分患者對藥物會有強烈的過敏反應;藥物在生產、消毒過程中,沒有除盡污染物而引起品質惡化,都是常見問題。一旦發生危險,口服藥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吸收需要一定時間,都能給急救製造一定的條件,但輸液的「快速便捷」,卻往往令人失去寶貴的搶救時間。

所以在遵循醫囑輸液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掌握一些孩子輸液時的基本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至少在醫生不在身邊時,自己還能查漏補缺的起到一定的護理作用。

1.輸液做皮試,還要注意有效時間

一些藥物容易引起過敏,輸液前需要做皮試,家長們最好了解清楚。另外做了皮試不等於可以放心輸液,例如青霉素輸液后24小時內有效,一旦過了24小時,就要重新做過敏測試。

2.不要空腹輸液

輸液時如果會出現頭暈、噁心、面色蒼白等不適,除所患疾病因素外,還可能是因空腹輸液引起的不良反應。人在空腹狀態下往往代謝活動較弱,此時輸液易激活機體產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等,加上患者如果本身食慾差、體質差,就很容易造成頭暈、噁心等癥狀,甚至引起低血糖反應,出現面色蒼白、心率加快、出冷汗等。空腹輸液還會誘發或加重藥物不良反應,如青霉素、紅霉素、阿奇黴素等藥物易對胃腸道產生不良反應。

輸液前一定要進食,兒童、高齡患者、體弱多病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能空腹輸液。如果沒有進食,輸液時要注意減慢滴液速度。

2.提防孩子鬧騰,抱好再扎針

輸液當天最好給寶寶穿寬鬆一點的衣服,輸液前先讓孩子排尿,之後家長們要協助護士,安撫孩子,找到比較合適的扎針體位,盡量一次成功,否則孩子越疼越鬧就更麻煩了,輸液的同時,家長還要防止寶寶因不適自己去拔穿刺針。

3.輸液滴速不能隨意調

兒童和身體虛弱的人輸液的速度也不能過快。一般成人40—60滴/分鐘,兒童20—40滴/分鐘。輸液如果速度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

當然輸液速度也不是越慢越好,有些藥物在輸液時反而要求快速滴入。總而言之,大家不可隨意調節滴速,以免影響治療。

4.輸液出現異常馬上通知醫生

孩子輸液時,家長一定要在旁邊觀察,假如孩子體溫出現變化;出現心悸心慌;穿刺部位腫起,藥液滲漏異常(可能是針尖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液體已注入皮下組織,應儘快通知護士拔出針頭,更換部位,重新注射);血管出現紅、腫、痛(可能是靜脈炎),家長要立即通知醫生。切不可認為是正常現象!


5.拔針頭后正確按壓方法

表皮上的針眼和血管上的針眼不在同一點上,兩者距離與進針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關,我們平常肉眼見到的只是表皮上的針眼,因此在拔針時,需將棉片與血管平行直壓在血管上,使表皮針眼與血管針眼同時按壓。按壓的時間也有講究,最佳時間為5分鐘,不可在拔針后停止按壓隨意活動,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局部皮膚及皮下發生出血或瘀血。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