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模化豬場應用抗菌藥物常見失誤 以及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我國近年來養豬業日益趨向於規模化、集約化,各種抗菌葯的應用已逐漸成為保障養豬業健康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然而抗菌葯在發揮其積極作用的同時,由於養殖從業人員的素質高低不一,市場上獸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等諸多方面原因,在應用藥物防治豬病過程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不僅導致藥物療效下降,延誤治療時機,治療費用增加,甚至於造成動物中毒影響生產性能,或者病原菌對抗菌葯產生耐藥性,同時還可能導致動物性食品中藥物殘留,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模化豬場應用抗菌藥物常見失誤 豬場使用抗菌藥物應注意的問題。

一、不明病因用藥

正確診斷是選擇藥物的前提。目前的豬病種類繁多,新病也不斷出現,由過去單一的傳染病轉為多種傳染病混合感染,如2001年、2002年出現豬瘟病和流感混合感染,豬流感和偽狂犬病、繁殖和呼吸綜合征等混合感染。還出現病毒病、寄生病蟲和細菌病多重感染,如豬流感和弓形體併發、豬瘟和附紅細胞體病併發、附紅細胞體病和鏈球菌病併發等。這些豬病的新特點給診斷和治療帶來麻煩。 而正確的診斷、確認病因是合理用藥的第一步,有了確切的診斷,方可了解其致病菌,從而選擇對病原菌高度敏感的藥物。應儘力避免無指征或指征不強而使用抗菌葯,例如各種病毒性感染不宜用抗菌葯(但控制細菌性繼發或混合感染除外)。但在臨床上常常出現無針對性的逢病就用的現象,比如豬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常見應用抗生素治療的現象,而且一種無效再換一種,其結果不單純是浪費藥物,還可造成細菌產生耐藥性,增加毒副作用。另外,許多技術人員在豬發病時往往根據經驗,未作出正確診斷前就匆匆投藥;治療無效時,又頻繁地更換藥物,其結果是不但未能及時的控制疾病,反而增大藥費開支,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在規模化豬場。在一些規模化豬場,產房衛生、保溫條件差,哺乳仔豬拉稀現象較嚴重,此時一些養殖人員不是從管理上找原因,而是一味地用藥,不僅起不到預想的效果,反而造成藥物的浪費,造成無葯不能養的局面。

對策:豬一旦發病,應及時把已死亡或重症豬進行剖檢診斷,找出病因,制訂合理的用藥措施,切忌亂作主張或憑經驗盲目用藥。

二、不明藥物適應症用藥

每種抗菌葯都有其一定的適應症,在使用該種藥物前必須先明確該藥物的使用範圍。一些抗菌葯對革蘭氏陽性菌有作用,一旦用來對付革蘭氏陰性菌則沒有效果,例如青霉素、紅霉素。

有的豬場粗略的把藥物的抗菌譜和適應症等同起來,這也是一種認識上的偏差。任何種抗菌葯都有其固有的抗菌譜,可以作為臨床應用的重要依據。但是,如果固執地停留在這一依據上,有時也會產生用藥不對症的失誤。如豬鏈球菌感染用青霉素效果很好,但若侵襲到腦部導致鏈球菌性腦膜炎,則療效不如磺胺嘧啶。因為磺胺嘧啶能更容易的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髓液,腦部藥物濃度高;而青霉素不易通過血腦屏障,腦部葯濃度很難達到最低抑菌(殺菌)濃度。這就是說,只有能使感染部位達到治療所需的藥物濃度,才是該藥物的最佳適應症。恩諾沙星對大腸桿菌具有較好的作用,但治療仔豬水腫病卻療效不佳,這是因為恩諾沙星不能消除致病性大腸桿菌產生的腸毒素對動物機體的侵害。

可見,完全按抗菌譜確定適應症有時也有欠妥。這就要求現場工作者不但要了解藥物的抗菌譜,還要明了藥物的作用機理以及在豬體內的葯代動力學(吸收、分佈、代謝、排泄)特性,才能更有效的用好藥物。 某些豬場技術人員,在使用藥物時往往憑自己以往的經驗和愛好用藥,長期應用某種或某類抗菌藥物防治豬病,或者用抗菌藥物來治療豬瘟,用病毒靈來治療細菌感染,用青霉素治療大腸桿菌病、喘氣病等,結果使疾病得不到控制。因為青霉素的殺菌原理是破壞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而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因此青霉素對支原體病無效。

對策:在明確病因的情況下,應根據藥物的使用範圍來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如果有條件,可以定期對本場的病原菌分離後進行葯敏試驗,根據葯敏試驗結果,選用高敏藥物,在高敏藥物中應首選價廉、易得、使用方便的抗菌藥物。在選擇高敏抗生素時,應注意窄譜抗生素可以解決問題的不選廣譜抗生素,一種抗生素可達到治療作用時,不要用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必須應用兩種抗生素時,應選擇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的藥物。沒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豬場發生細菌性疾病時,應盡量選用本場甚至本地區不常使用的藥物,這不僅可達到治療效果,而且可為臨床用藥提供經驗。藥物選擇是否合適,應以治療效果為依據,發病豬群用藥1~2天後,死亡應明顯減少,或動物精神、食慾好轉或新發病例不再出現,均反映了藥物治療效果。否則說明藥物選擇不當,應及時換藥。同時必須認識到,對於病毒性疾病,一般抗菌葯都無效,目前應用的抗病毒藥大多效果也不確實,應用疫苗預防仍是目前控制動物病毒病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三、藥物使用的劑量不準確

畜禽應用抗菌葯時,藥物要用到適當的劑量才能在機體內產生有效濃度,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某些豬場為了節約養殖成本或貪便宜買來的藥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使有效藥量過小,藥物在體內達不到有效濃度,不僅起不到治療疾病作用,且易產生耐葯菌株。

或者受到某些傳言誤導或受假藥所害,或治病心切,認為大劑量效果好,導致抗菌葯的臨床用量越用越大,長期超量使用,甚至聯合用藥也不減量,比如青霉素和鏈黴素合用,兩葯均可減量到原用量的2/3,但是還常常在常規用量上加大使用。超劑量使用不僅不會增加療效,還可能產生毒副作用。臨床用藥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保護微生態平衡,防止不該流失的正常菌群流失,而超量使用易造成豬體內(如口腔、消化道等)菌群失調,微生態平衡破壞,潛伏在體內的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會趁機大量繁殖,引起內源性感染;還可能由於大劑量的使用,把體內生態環境內的微生物殺死,而使外源性微生物輕易順利的進入,發生外源性感染。所以不可隨便加大劑量,只要使之達到最低有效殺菌濃度或抑菌濃度即可。

還有一種情況是不了解藥物有效成分而重複用藥導致藥物中毒,即有的藥品化學名稱和商品名稱不一致,生產廠家不標明有效成分或只標明主要有效成分而對其他成分不註明,或同藥品不同生產廠家的商品名不同,使用者不了解或沒有仔細閱讀產品說明,防治疾病時重複使用了不同名的同一藥品,劑量超過而發生中毒。或者是有的飼料生產企業生產的全價飼料或預混料為了改善使用效果,違規添加了一些抗菌葯如喹乙醇等而又未能盡到告知義務,用戶在防治疾病時又重複使用上述藥品,導致劑量超標而發生中毒。

對策:在藥物選擇方面,應儘可能選擇信譽好、質量有保證的獸葯產品,並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在劑量方面,尤其是對於一些有毒副作用的抗菌葯一定要弄清楚其應用劑量后再用,切不可想當然,或隨意加大劑量應用。合理的用藥應當是嚴重感染時劑量可適當大些(但應注意藥物的毒性),待病情穩定控制后,隨即恢復常規用量,需注意的是磺胺葯在首次用藥量宜使用突擊量,以達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後使用正常有效量,待癥狀消失后再給以2~3次最小維持量。對容易中毒的藥物,應嚴格按說明書使用,其他藥物應按推薦劑量使用。同時考慮動物對藥物的敏感性、年齡、懷孕、產蛋、病理狀態(肝、腎功能狀態)等因素,適當調整藥物品種、劑量和療程。

四、給葯途徑不當

選擇合適的給葯途徑是藥物取得療效的保證,直接關係到藥物能否在動物體內達到並維持足夠的有效濃度。臨床上常見某些技術人員,在診斷正確及藥物選擇恰當的情況下,不根據豬只的疾病狀況及藥物本身的特性,選擇自認為方便或有效的給葯途徑,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有時甚至不見效,卻懷疑藥品有假,殊不知,符合質量規範的藥品,如果不按要求操作使用,也是達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例如大多原料葯的適口性、水溶性不好,豬的嗅覺、味覺發達,用原料葯混飼時會不吃或吃的少,或用原料葯飲水給葯,導致藥物沉澱在水槽下面,實際上剛開始飲到的水裡沒有多少葯,甚至有中毒的危險!在給藥方法不當導致治療無效后,又給獸醫技術人員又造成藥物選擇錯誤和誤診的假象。另如,氨基糖甙類、多肽類抗生素內服基本不吸收,以混飼或飲水給葯治療全身感染性疾病基本無效。

對策:一般來說,危重病症應以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給葯,消化道感染應以內服為主,嚴重消化道感染與併發敗血症、菌血症應內服,並配合注射給葯。使用獸葯前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了解使用方法,不要擅自改變給葯途徑,不要直接應用原料葯治療疾病,這方面國家已有相關規定。注射用藥適於逐只治療,尤其是緊急治療,效果確實,要求注射部位準確,操作技術熟練。一些藥物不能內服只能注射給葯,如青霉素能被胃酸破壞,成年豬不能內服給葯。混飼給葯多適於長期預防性投藥,飲水用藥適於短期投藥,群

3 體性緊急性治療,均要求藥量準確,比例適宜,混合均勻。混飼時應準確掌握飼料中藥物濃度,特別是一些混飼濃度較低或有一定毒性的藥物,如喹乙醇、,拌料時一定要充分混勻,尤其是在人工進行混合時應採取逐級遞增混合方式,保證讓所有動物吃到足夠量的葯,又要防止一些個體吃太多導致中毒。大多數的水溶性粉或口服液均應現配現用,配多少用多少,不能圖方便而一次配很多。投藥時必須控制混飲水量,限時飲完藥液,以防藥物失效或增加毒性。還要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疾病發生過程及動物吃入飼料或飲水量的不同,適當調整藥物的濃度。 五、藥物使用的療程不恰當

這種用藥失誤有三種表現,一是病症剛見轉好就停葯,二是不見效就立即換藥,三是長期應用同一種或同一類抗菌葯,這些都是用抗菌葯中的大忌。病原體在豬體內的生長、繁殖有一定的過程;藥物對病原菌的治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所說的療程,療程過短,病原體只能被暫時抑制,一旦停葯,受抑制的病原體又會重新生長繁殖,其後果會出現嚴重的複發癥狀;不到療程,不待藥物治療見效就過早換藥,也是一種治療失誤的表現,因為不能說明所應用的藥物是無效的,其結果可能會貽誤治療最佳時機,所以,臨床用藥必須有足夠的療程。

這裡所說的足夠的療程僅僅是按藥物的使用規範進行,並不是長期使用,長期使用任何一種抗菌葯都

是不對的,不但可能產生耐葯菌株,療效越來越差或無效,如在某些地區,氟喹諾酮類抗菌葯對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已基本無效。同時還可能對動物機體產生毒性或副作用,還可能引起二重感染。如長期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會引起豬的肝、腎功能異常。

對策: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可連續用藥3~5天,癥狀消失后,鞏固治療1~2天,以徹底治癒,磺胺類葯的療程更要長一些,但也不宜超過7天。切忌停葯過早而導致疾病複發,併產生耐藥性。需要特別指出,嚴禁以預防疾病促進生長為目的,長期濫用抗菌藥物添加飼料,不僅人為增加耐葯菌的產生,還易造成動物性食品中藥殘超標,威脅人類健康。目前在我國,現代集約化豬場普遍提倡、採用重點階段給葯及脈衝式給葯。

另一方面,就目前豬病的特點,多以混合感染多見,如球蟲病和壞死性腸炎、大腸桿菌併發支原體、新城疫等,如果用藥過於單一,往往收效不佳,因此必須選擇兩種以上藥物同時應用,避免過於單一使用藥物。

六、藥物配伍不當

合理地聯合使用抗菌藥物,能充分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提高藥物的抑菌或殺菌效果。例如將青霉素配合鏈黴素肌注,磺胺葯配合抗菌增效劑使用。但將一些有配伍禁忌藥物一起使用時,其結果往往是降低藥物的療效,嚴重時造成動物中毒。例如有的飼料中加有泰樂菌素素,但當與枝原凈一起使用時,會造成動物中毒。在屬強鹼性的普殺平中加入硫酸慶大黴素肌注,結果混合液出現混濁。在治療豬病時,常發生獸醫用10%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溶解青霉素進行肌肉注射的錯誤。因為青霉素溶液最適宜的pH值為6.0~6.5,而磺胺嘧啶鈉注射液的pH值為9.0~10.5,鹼性較強,可在短時間內破壞青霉素。在治療豬喘氣病時,常有用硫酸鏈黴素與氨茶鹼注射液混合溶解后肌肉注射,這種配伍用藥也是錯誤的。因為注射用硫酸鏈黴素溶液的pH值為4.5~7.0,雖然在pH值小於8.0時鹼性越強,抗菌作用也越強;但在pH值高於8.0時則起相反作用,使效價降低;當pH值高於10.0時,鏈黴素則被水解破壞而失效,而獸醫臨床使用的氨茶鹼注射液pH值為9.0~9.6,所以將降低鏈黴素的療效。在治療豬風濕性關節炎時, 有的用青霉素與氫化可的松注射液配伍治療,這也是錯誤的,因為獸醫臨床所用的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含乙醇量為50%左右, 可使青霉素迅速破壞,兩者不可配伍使用。

對策: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

1、鹼性藥物不能與酸性藥物配合應用。鹼性藥物如小蘇打、人工鹽、健胃散、氨茶鹼注射液和磺胺類鈉鹽注射液等,酸性藥物如青霉素、硫酸鏈黴素注射液、硫酸慶大黴素注射液、硫酸卡那黴素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等。以上藥物若配伍使用,易發生沉澱,若肌肉注射易造成藥物吸收不良,降低藥效,若靜脈注射則易造成血管栓塞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養豬場在應用藥物防治豬病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誤區。這些誤區不僅導致藥物療效下降,治療費用增加,甚至造成豬中毒,影響豬的生產性能。同時,長期不規範使用抗生素,也易導致病原菌對抗菌葯產生耐藥性,對人類健康存在潛在危害。

豬病防治中應盡量避免無特徵或特異性癥狀不強而隨意使用抗菌葯,例如各種病毒性感染就不宜用抗菌葯。

一些抗菌葯對革蘭氏陽性菌有作用,而對一些革蘭氏陰性菌卻沒有效果。如用青霉素治療大腸桿菌病、喘氣病等,非但無用,還會延誤病情,使疾病得不到控制。

一些豬場為了節約養殖成本,貪圖便宜,買來的藥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藥物在體內達不到有效濃度;或認為大劑量效果好,長期超量使用。這些使用誤區不僅不會提高療效,還可能會產生毒副作用。

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可連續用藥3~5天,癥狀消失后,鞏固治療1~2天,切忌停葯過早而導致疾病複發,並使病菌產生耐藥性。

2、殺菌劑不能與抑菌劑配合應用,如氟喹諾酮類藥物(包括氧氟沙星、諾氟沙星、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等)不能與氯黴素、甲碸黴素、氟苯尼考配合使用,青霉素不能與四環素類藥物等聯合應用。

臨床治療疾病時,能用一種藥物治好的就不要用到兩種藥物,能用兩種藥物治好的就不要用到多種藥物。如果是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應合理地聯合選用抗菌藥物,切忌盲目地多種藥物一起使用。

七、抗菌葯與疫苗不恰當的混用

有些技術人員在進行預防接種雞新城疫和傳染性法氏囊炎等病毒性疫苗時,經常在稀釋的疫苗內添加抗菌藥物,如青霉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先鋒黴素和泰樂菌素,用以防止因接種疫苗引起機體抵抗力降低而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其實,在稀釋疫苗時加入抗菌藥物,尤其是大劑量添加時,這些抗菌藥物會使疫苗稀釋液的滲透壓、酸鹼度發生改變而影響疫苗病毒的活性,無法有效地剌激機體產生高水平的抗體,最終影響免疫效果,甚至導致免疫失敗。另外,有些藥物會影響機體免疫力,如氯黴素、慶大黴素、敵菌凈、痢特靈、喹乙醇等,也不宜與疫苗混用或在疫苗接種前後應用。當然,經證實可以加入疫苗中應用的產品除外,如頭孢噻呋(速解靈)。

對策:

不要隨意在疫苗稀釋液中加入抗菌藥物。 一般情況下,在接種疫苗前後1天內應停止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不宜應用可能會影響機體產生免疫力的抗菌葯。若有必要添加抗菌藥物時,可通過與接種疫苗不同的途徑投服。在接種細菌活菌苗(如禽霍亂、豬肺疫、大腸桿菌弱毒苗、水腫病苗、鏈球菌苗等)或支原體弱毒苗的前3天和后5天內,在畜禽飲水、飼料中禁止使用對菌苗敏感的藥物。

八、盲目求新

在某些獸醫技術人員潛意識裡,似乎新葯總比老葯好,不惜代價的盲目追求新的藥物。一個成功的新葯一般說均有其一定的優點,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而老葯在長期的臨床驗證下,已積累許多資料,特別是獸藥典收載的藥物均是經過詳細研究、論證,它們的藥理作用確切,毒副作用較小,是比較成熟的藥物,效果不一定就不好。而新葯一般較貴,其效果不一定優於老葯,而且有時所謂的新葯也不一定是真的新葯,只是老藥用了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如慶大黴素,有廠家在有效成分里寫成正泰黴素或艮他黴素,新黴素稱為尼奧黴素,土霉素寫成地靈黴素,或有時乾脆寫個英文名或分子式,然後冠以新產品的名號,以利於銷售。

實際上所說的好葯就是對症治療效果好的葯,沒有絕對好葯,也沒有絕對不好葯,任何一種葯,用對了就是好葯,用錯了就可能是毒藥,關鍵是對症,只要用之得當,幾分錢的葯就可能起到良效,葯不可能以價論質,即使是作用相同的葯,價高的葯也不一定是所謂的好葯,因為還有個經濟效益的指標。

在獸醫臨床上,常常無保留無控制的把貴重葯、新葯作為常規葯應用,忽略某些廉價而有實效的藥物的正常使用,如復方磺胺嘧啶納(SD+TMP)、復方新諾明(SMZ+TMP)。

對策: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時,不能盲目求新,選擇藥品過程中應注意認真分析,選擇高效、價廉、易得、安全、使用方便的產品。當若干種葯都對某個疾病有效時,就要優先考慮到葯的等效價格,如對豬丹毒病,在青霉素療效尚好的情況下就不要使用頭孢類,老品種有效就不要使用新品種,國產葯好用的情況下就不要使用進口葯。因為對於養殖業獲取經濟效益的措施之一是降低成本,通常藥物占飼養成本的10%左右,因此,遵循高效、安全、經濟的原則用藥,不可以貴的新的葯作為常規用藥使用。

九、過份依賴抗菌葯,忽視綜合防制

臨床用藥是防治動物細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決非唯一的辦法。因為有些疾病如喘氣病、仔豬黃(白)痢、仔豬水腫病等,其發病除感染因素外,尚有明顯的誘因,或是繼發於某些原發性感染的過程中。如果外界不良因素(如溫度、濕度、光照、通風、密度不適,日糧營養水平低、飼料霉變、應激等)不消除或環境衛生條件得不到改善,甚至原發感染得不到及時控制,過分依賴抗菌藥物的功效並忽視機體內在因素,則不可避免的導致抗菌藥物治療失敗。

如仔豬大腸桿菌感染,豬舍的溫度、清潔衛生、墊料的更換消毒對治療效果有明顯的影響,溫度變化幅度大、飲水不潔,墊料污染肯定會大大增加舍內的病原數量,只有減少病原數量才會提高治療效果。及時清除病原,阻止病原擴散有效解除與疾病有關的應激因素及誘因,才有利於疾病的治療。

對策:在應用抗菌藥物治療感染的過程中,必須強調綜合性防治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機體免疫力的重要性,在治療過程中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改善豬舍內溫度、濕度和衛生條件,並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輔以全價營養,提高機體抗病力,認真做好獸醫衛生綜合防疫措施,才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充分發揮藥效,才能減輕病的癥狀,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疾病! 最後,抗菌藥物雖然能治病,但並不是控制疾病防治的最根本措施,對疾病的最佳原則是防重於治。在選用藥物時還要特別關注本地區對藥物的使用頻度及耐葯現狀,做到科學、合理、經濟有效的用好抗菌葯。

豬場使用抗菌藥物應注意的問題

豬病防治中應盡量避免無特徵或特異性癥狀不強而隨意使用抗菌葯,例如各種病毒性感染就不宜用抗菌葯。

一些抗菌葯對革蘭氏陽性菌有作用,而對一些革蘭氏陰性菌卻沒有效果。如用青霉素治療大腸桿菌病、喘氣病等,非但無用,還會延誤病情,使疾病得不到控制。

一些豬場為了節約養殖成本,貪圖便宜,買來的藥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藥物在體內達不到有效濃度;或認為大劑量效果好,長期超量使用。這些使用誤區不僅不會提高療效,還可能會產生毒副作用。

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可連續用藥3~5天,癥狀消失后,鞏固治療1~2天,切忌停葯過早而導致疾病複發,並使病菌產生耐藥性。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從現在起,關注微信公眾號:(天行健生物科技 / txjdwyy),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