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人對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不以為然並嘲諷印度?

一直都有個說法,說印度的人口哪年哪年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第一的國家。事實上,印度極可能已經超越了我們,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寶座」。

50年代,我們總說「人多力量大」,那個時候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面: 在一眼望不到頭的黃河大堤淮河大堤和建設工地上,無數的男男女女推車挑土、揮鋤打夯,揮汗如雨,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在科技普遍不發達、缺乏大型機械設備、社會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人的數量確實決定著工程建設的速度,你投入的勞動力多,大壩修的就快,就可以越早應對可能到來的洪水。

後來我們發現,人多不一定都是好事,人多嘴多,要餵飽肚子需要更多的土地,當時工業體系不完善工業水平不高,生產不了足夠的化肥農藥,土地產出不足,人一多吃穿住用都是問題,於是國家開始搞計劃生育,提倡「少生孩子多種樹」。

Advertisements

其實在1950年後的一段時間,印度政府也曾經「溫和地」控制過人口增長,他們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倡導計劃生育的國家,比我們要早很多年。然而不知道是因為免費發放計生物品花錢呢還是用起來太麻煩,反正後來就這麼不了了之了。現在印度只有個別的邦還在堅持計劃生育,他們規定政府僱員不能生育超過兩個孩子,否則有可能失去工作。

再之後呢,印度政府和精英們就徹底被經濟學家們發明出來的「人口紅利」給忽悠瘸了,以至於如今陶醉在人口爆發性增長的自豪之中。

我們現在一說起印度人多,往往腦子裡會閃出這樣一幅畫面:

然而這是錯的,這張照片拍的是印度的鄰居孟加拉國,朝聖者搭火車的情景。

真實的印度火車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

總之印度人就是多。

Advertisements

到底現在印度人口有多少呢?沒人說得清楚,世界銀行根據印度政府提供的數據,說他們是世界第二,正在努力成為世界第一。其實按照他們的繁衍速度,印度人口很可能早就超越我們,高居榜首了。

我們以為印度家庭通常是這樣的:

其實很多是這樣的:

我們以為生了32個孩子的印度夫妻已經非常牛B了:

然而這個印度男人娶了39個老婆,生的孩子多到他自己都數不清,這已經不能再用牛B來形容了:

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會有人口紅利嗎?

人口紅利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你大量的新增人口必須是受過系統性教育、經過職業訓練的、可以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足夠消費能力的人口。同時他們都有工作可做。

傳說中印度的軟體業很發達,印度的軟體外包服務世界第一,所以我們以為印度人都是這樣子的:

然而很遺憾,他是美國人,更準確地說他是美籍印度人,他們幾乎不可能再回到印度去創造什麼紅利。事實上印度有那麼一批搞軟體外包的工程師就是為外國軟體公司寫程序的「碼農」,他們無論是從人員數量還是創造的產值連一個深圳都比不過。

更多真正的印度人是這樣子的:

他們中的大多數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依然在以極其原始的方式在勞動。

也許我採用的這些圖片會令你反感,你會覺得我是在一味地黑印度。然而我說的全部都是事實,殘酷的事實。

我們先思考一給問題:人口紅利是誰創造的?是由金字塔尖的那幾個精英份子,還是最廣大的農民和工人?之後去看看印度廣大的農村。因為我們知道印度的人口分布相對比較平均,佔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就是農民。

去看看印度廣大的農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們將創造的是怎樣的紅利。

在全球農業都在向機械化甚至智能化跳躍發展的今天,印度勤勞的農民們還在以這樣的方式勞作:

莫迪說要搞「印度製造」。

印度的憲法在其序言部分就開宗明義地寫道:「我們印度人民已莊嚴決定,將印度建成為主權的社會主義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國,......」,也就是說它認為自己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所以它的法律規定,工廠雇傭員工超過100人的,必須成立工會。這本來是件好事,然後工會們最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罷工。並且法律規定,企業主不能解僱他們。

於是印度的企業家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開的工廠通常最多就是九十多個人。這樣子的作坊級別的工廠,即使是做一些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它們如何才能與東南亞的越南印尼緬甸哪怕是孟加拉訓練有素的工人們競爭?

更何況印度人普遍擁有的一些舉世公認的特點:拖沓懶散、不守時、無規矩、不誠實、無信用、愛扯皮擅推諉......這裡邊任何一條都是企業之癌!

有人說了,印度有全世界最難考的印度理工大學,它比麻省理工更牛,考不上IIT的才去上MIT......然而美國《U.S. News and World Report》2017年全球最好大學排名中,MIT排第2,北大第53,清華第57,印度理工?對不起,前200里找不到。

即便是這麼不入流的印度理工,它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終極理想卻是出國,去給美國人打工,去爭取美國綠卡並最終變成美國人,有幾個想著留在印度創造人口紅利?

知道為什麼印度理工學院最難考嗎?無它,人多爾。

於是又有人說了,印度其實並不那麼注重大學教育,印度政府把大量的資金放在了小學教育上。事實上印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4.4年,聯合國教科文的數據,印度高小(小寫四五年級)入學率不足40%,平均一個老師要教70多年學生,女孩子的入學情況更加堪憂。

接下來我們看看印度的文盲率,印度官方的數字是20%-30%之間,這似乎並不算是一個很高的數字。然而我們再來看看他們脫盲的標準:你只要在他們統計的時候能以印度盧比上十五種文字中的任何一種寫出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了!他們這樣算也說得通,會寫字就不是文盲了嘛,寫的多少不是問題。即便如此統計,印度人中,男性每五人里仍有一人為文盲;女性中三人里就有一人為文盲。試想,一群兩眼一抹黑連操作說明書、工作培訓教材都看不懂的青壯年,即便其勞動力成本非常的低,事實上又能在製造業內派上多大的用場呢?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僅僅是會寫自己名字的大量人口就可以推動的嗎?

當這些文盲半文盲們湧向工廠的時候,工廠會選擇他們還是選擇使用效率更高、不會抱怨、不會偷懶、不會罷工的機器人?

在工業化普及和信息化爆炸性增長的今天,印度拿什麼樣的人口來取得國際競爭的優勢地位?這樣的人口質量,給誰打工誰要?這樣素質的人口,怎麼才能實現莫迪先生理想中「印度製造」的目標?

還不要說他們的種姓制度、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宗教衝突等等各種社會頑疾,有這些東西存在,除了爆炸性增長的人口數字,它拿什麼來超中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