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蛹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蠶蛹是我國繅絲業的副產品,年產量超過10萬噸,佔世界產量的70%~80%。蠶蛹蛋白質含量高,蠶蛹油中亞麻酸含量豐富,是寶貴資源。國內外對「蠶蛹替代魚粉」都進行了較多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不同的魚類中表現出了差異,蠶蛹替代魚粉后在有些魚類各項指標沒有影響,而在某些魚類影響又較大。一方面與蠶蛹的處理方法有關,有的是用發酵蠶蛹,有的是用脫脂蠶蛹,另一方面與蠶蛹營養成分關係密切。本文介紹了蠶蛹在水產養殖中的部分應用情況。

一、蠶蛹的營養成分

蠶蛹粉的蛋白質含量60%左右、脂肪10%左右、灰分3.5%左右;蠶蛹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中,甘氨酸含量最高(12.2%),其次是丙氨酸(9.8%),再次是絲氨酸(6.7%);脂肪酸種類較少,不含花生四烯酸(ArA)、EPA和DHA,油酸含量最高(31.2%),亞麻酸含量豐富(27.9%);礦物質鉀、鈣、鎂、磷和硫含量豐富,100克蠶蛹粉中含量分別為1045.4、198.9、199.2、688.3和326.3毫克(Sang-DeokJi,2016)。王彥平(2009)報道,蠶蛹脂肪含量為20.77%,蛋白質含量為70.69%。每100克乾粉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為7.25克;其次是纈氨酸,7.10克;第三是苯丙氨酸,6.81克。不同種類、不同產地的蠶蛹營養成分存在差異,在設計魚類飼料配方時要引起注意。

Advertisements

二、蠶蛹在魚類養殖中的應用

印度學者P.V.Rangacharyulu(2003)研究了發酵蠶蛹粉添加到飼料中養殖鯉魚,成活率、飼料轉化率和特定生長率均好於未發酵的蠶蛹組和魚粉組,說明發酵蠶蛹更有利於魚體的吸收利用。

國內就蠶蛹替代魚粉的研究較多,如劉丹丹(2009)對黃鱔、吉紅(2012)對框鱗鏡鯉幼魚等進行了研究。王淑雯等(2015)用蠶蛹替代魚粉對吉富羅非魚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替代50%的魚粉時效果最好,超過75%時各項生長指標和生理指標會下降,這和張建祿(2013)對建鯉的試驗結果一致。MatinShakoori等(2015)用蠶蛹替代魚粉(替代5%、10%、15%)對虹鱒的實驗證實,隨著替代水平的提高,紅細胞值和血紅蛋白含量顯著降低,最低值出現在替代水平最高組(15%),無論替代多少,都會影響虹鱒的生理健康。

Advertisements

脫脂蠶蛹替代魚粉投喂建鯉的實驗中發現,隨著蠶蛹替代量的增加,末重、增重率、特定增長率、攝食率和蛋白質效率逐漸降低,而飼料係數逐漸增加,生理生化指標也出現了不利的影響(張建祿,2013)。這些實驗說明,蠶蛹替代魚粉比例不能過高,否則,會出現不利的影響,其原因是蠶蛹蛋白質氨基酸比例及配比可能不符合魚類的生長發育的需要。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蠶蛹替代魚粉在不同魚類中表現是不一樣的。如黃鱔和鯉魚可以完全替代,而有些魚則不行。蠶蛹替代飼料中50%以下的魚粉在多數魚類是可行的,替代比例在某些魚類不能過高,比例超過75%時,就會對魚類的生長和生理指標產生不利影響。另外,鮭鱒魚類飼料配方中不能用蠶蛹替代魚粉。

三、蠶蛹在培育大規格河蟹中的應用

河蟹是蛻殼生長的,每蛻殼一次,體質量增加40%左右,延長蛻殼間期的時間,蛻殼體質量增加可達50%以上。除此以外,還要保證河蟹順利蛻殼,河蟹的蛻殼是由蛻殼激素調節的。蠶蛹中含有兩種對培育大規格河蟹非常有利的激素,一種是保幼激素,另一種是蛻殼激素。保幼激素可以延長河蟹蛻殼間期的時間,可以延長5~7天蛻殼,整個成蟹養殖期可延長1個月左右,蛻殼激素保證河蟹順利蛻殼。培育大規格河蟹,投喂蠶蛹是一種有效手段,蠶蛹的投喂量佔20%左右。

在用蠶蛹投喂水產動物時一定要使用新鮮的蠶蛹,腐敗變質的蠶蛹投喂水產動物后,會使水產動物發生腸道疾病,嚴重時第二天就會造成養殖動物的大量死亡,造成損失。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