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切腫瘤!這台手術引來25萬人「圍觀」!

聽神經瘤,這個聽起來陌生的名字,卻因一台手術吸引了 25 萬人次 " 圍觀 ",在廣西醫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這是 11月18 日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一屆顳骨解剖及耳顯微外科技術學習班發生的事情,來自全區各醫院的學員們,通過視頻直播上了一堂長達 6 個多小時的學術課。

課堂直播聽神經瘤切除術

18 日中午 12 時 20 分到下午 6 時 40 分,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尹時華教授及其團隊以直播的形式,成功為一名 31 歲男性 " 右耳聽神經瘤 " 的患者,經迷路聽神經瘤切除術,手術過程吸引了 25 萬人次的圍觀,在業內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顯微外科手術的設備以及醫療水平遠高於傳統手術,採用顯微外科手術可以大大提高腫瘤的全切除率,面神經解剖保留率以及功能保留率,在療效上優於傳統手術方法。

Advertisements

據介紹,這名患者於 4 月前無明顯誘因下突發右耳聽力下降,自覺右耳內針刺樣不適,伴右耳悶塞感,經顱腦 MRI 及聽力學檢查提示為 " 右側聽神經瘤 "。在與患者及其家人充分溝通並徵得同意后,尹時華決定為患者實施經迷路聽神經瘤切除術。

六小時手術學員受益匪淺

中午 12 時 20 分,在手術室內,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后,於右側耳後髮際內直切口,進入到橋小腦區,在顯微鏡下探查腫瘤組織,尹時華在電生理監測下區分面神經,並予以保護,完整的切除了腫瘤。經過 6 個多小時的努力,尹時華宣布手術成功。

據了解,這台手術分為切口、切除乳突氣房、切除半規管及前庭池、開放內耳道、分離與切除瘤體和關閉術腔 6 個步驟,其中分離和切除瘤體是該手術最難耗時最長的的操作,且容易出血,要有耐心。正是尹時華教授及其團隊和細心和耐心,成功將患者的聽神經瘤切除。

Advertisements

直播過程中,學員與手術醫師積極互動,此種培訓形式不僅展示了手術的全過程,有效普及了相關醫療常識,同時也向醫療同行細緻講解了一台完整的聽神經瘤切除手術,積極促進了學術交流及知識傳播。

不少學員表示,這樣的培訓能更直觀、更清晰地感受到術中的細節,也方便了許多無法前來參加培訓班的醫療同行觀看、學習和交流。

十七年研究探索技術成熟

聽神經瘤起源於聽神經鞘的腫瘤,為良性腫瘤,確切的稱謂應是「聽神經鞘瘤」,是常見顱內腫瘤之一,占顱內腫瘤的 7%~12%,占橋小腦角腫瘤的 80%~95%。

尹時華介紹,聽神經瘤多見於成年人,高峰在 30~50 歲,20 歲以下者少見,兒童單發性聽神經瘤非常罕見,迄今為止,均為個案報道。無明顯性別差異。左、右發生率相仿,偶見雙側性。臨床以橋小腦角綜合征和顱內壓增高征為主要表現。 目前,經迷路切除聽神經瘤,具有併發症發生率低、住院時間短的優點,這是切除大小為 3cm 或更大聽神經瘤最好的路徑。

據了解,聽神經瘤位置處於橋小腦角區,此處有大量神經及重要血管等組織,而橋小腦角區又為人的生命中樞,此處手術操作難度極大,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即可造成嚴重後果。

故經迷路聽神經瘤切除術要求醫師臨床水平及綜合能力極高,故其代表耳科手術的最高水平,稱之為 " 耳科手術皇冠 ",在國內能開展此類手術的醫師寥寥無幾。尹時華教授及其團隊於 2000 年起探索開展此類手術的基礎及臨床研究,通過大量的基礎試驗研究及屍頭解剖練習,掌握了關鍵技術,並將此技術應用於臨床當中。

厲害厲害~看完后小編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耳朵~~~~一起來為這些醫生點贊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