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說近代史:假面民國

金批本《推背圖》最晚現世於民國四年(1915年),因此,中華民國之前的過往,是人盡皆知的歷史。

歷朝的興衰與《推背圖》中的預言不論多麼嚴絲合逢,都不能更加證明其預言的有效,所以,以前的老皇曆就不再翻了,我們以民國為起點,也就是從第三十七象開始逐一解析,一部分是時人未知的以後,另一部分則對於現在的我們也是未知。

第三十七象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讖曰:

漢水茫茫,不統繼統。

南北不分,和衷與共。

頌曰:

水清終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內竟無王,

半凶還半吉。

唐宋元明清,你方唱罷我登場。時空轉到第三十七象,滿清之水不再滿並最終枯竭。

水清終有竭,本象預示著大清朝的終結。

當然,作為一個朝代,清朝還留下了一個小尾巴。

大清最後一個皇帝宣統溥儀回歸祖庭之地另起小朝廷還存續了一段時間,在後面的第三十九象日本侵華中還有提到。

Advertisements

隨著清朝的滅亡,走進歷史的新朝代是中華民國。

1911年,武昌起義拉開辛亥革命的大幕。

槍聲劃破了在中國大地上傳承兩千年的帝制傳統,從始皇帝到清末帝,誰都沒想到,中國即將迎來一個沒有了名義上皇帝的新時代。

這一天是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

倒戈逢八月,兵變。

為什麼說倒戈呢?

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新軍是誰的? 清政府的部隊。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輸得很慘。為了強軍,清廷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編練新式陸軍,使用西式軍制、訓練及裝備,仿照德日制度,延請德國等洋人教習,「習洋槍,學西法」,這就是新軍,全稱為「新建陸軍」,是清朝的一支正規軍。

武昌起義成功后,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孫中山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定國號為中華民國。

Advertisements

2月12日,宣統帝溥儀的母親隆裕太后發布退位詔書,大清卸妝退場。

舊朝去新朝來,殺了皇帝我來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不可一日無君。

但這一次,輪流坐莊的改朝換代,遊戲規劃完全變了。

皇帝沒了——海內竟無王。

中華民國的誕生,終結了大清朝。當事人是誰呢?

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了,但這時候北京城裡的大清朝廷仍然還在。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兵變四天後,賦閑在家的袁世凱被緊急復用,任湖廣總督南下平叛。

1911年12月18日,袁世凱和中華民國軍政府代行大總統職權的大元帥黎元洪派代表在上海就政體、清皇室善後、大總統的確立等問題展開討論,雙方達成共識,召開國民會議表決相關議題。

同盟會不幹了。因為這樣一來,根據當時形勢,袁世凱無疑將當選民國首任總統。

12月29日,同盟會連夜赴南京召集代表開會,提出成立政府,並選孫中山出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兩天後,孫中山在南京宣布民國成立。而這時的革命黨其實情況很不妙,武漢三鎮也在袁世凱的北洋軍進攻之下丟了倆。同盟會向日本借款也沒成功。

此時的孫中山名義上是民國總統,但根本有其名而無其實。

革命鬧得轟轟烈烈,但參與其中各懷鬼胎的各省軍頭、官僚以及立憲派等各方勢力,以同盟會為主導的國民政府根本搞不定。

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同盟會更難以暴力解決。

在辛亥革命之前,同盟會已經發起過多次革命了,結果只是一將功未成而萬骨枯。

辛亥革命在武昌成功了,但發難的是清朝自己的軍事力量。

同盟會當然要爭取最大利益,但真要打仗,面對握有新軍的袁世凱所代表的清政府,勝算幾何?

雙方妥協是最好的結局。

1912年1月25日,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

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的勸說或者逼迫下,2月12日,隆裕太后發布了退位詔書。

……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權全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蒙、漢、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可以說,是袁世凱以一種和平的方式終結了大清朝。

清帝退位第二天,孫中山辭職。其後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也就是說,袁世凱現在是中華民國這個新朝代的元首,當然也還是臨時的。

退位時的皇上是溥儀,只是一個剛過了六歲生日的小孩。

半凶還半吉何解? 凶繁體為兇,其一半為兒,吉的一半為士,小兒讓位,士上位。

袁世凱在武昌起義后被重新啟用任內閣總理大臣,此前其身份是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

半凶還半吉的還,是歸還之還,不是我對你這麼好你還要背叛我的還。

清朝終結於自動退位,下詔袁世凱組建中華民國。促成這事兒的正是清朝自己的股肱大臣袁世凱。

清帝退位后孫中山辭職,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第二年,經國會選舉,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正式的第一任大總統。

國父孫中山才是第一任大總統? 他出任的其實是臨時大總統。

有人說半吉是袁的一半,貌似也通,但吉為半袁,而半吉為士或口,是不成袁的。

另外,結合上句海內竟無王,這種一國無君的狀態也可稱是凶兆,但畢竟這是一個千年未曾有的新遊戲規則,一個新朝代誕生,一個新時代到來,半凶半吉也對。

對大清朝來說亡國為凶,但中華民國給予皇家各種優待,及至後來回歸大清故地復國為滿洲,這也算半凶吧。

對中華民國來說,新朝創立當為大吉之事,但後續發生的烽火連天鬧哄哄,一個國家幾個朝廷共存,這也只能勉強說是半吉。

如前所述,辛亥革命前,同盟會主導的革命已經很多次了。

如1906年萍瀏醴起義,1907年黃岡起義、七女湖起義、欽廉防城起義、鎮南關起義,1908年欽廉上思起義、雲南河口起義,1911年黃花崗起義等。無一成功,無損於清朝的延續。

在辛亥革命之前,新軍也是參與過革命的,如1910年廣州新軍起義,和武昌起義一樣是由清朝的新軍在同盟會的策動下發起的,但也沒成功。

1911年武昌起義則不同,成功后在湖北成立軍政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武昌起義后隨之響應的有陝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十餘省,只有上海、廣東、廣西少數幾省是以民軍商團為主,其他各省起義均以新軍起義為主。

就事實而言,辛亥革命是一場新軍的大起義。

第二年,新軍的領袖袁世凱以和平的方式終結了大清。

就朝代更替來說,事實上的發展脈絡是:大清,新軍起義,清廷下詔退位,清臣上位成總統,進入新朝代。

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發起軍事政變並成功地取而代之,不論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第三方如同盟會的介入,就現象而言,這個朝代更替由誰完成的?作為預言,描述的只是現象。

所以,在清朝滅而民國生這個大事件中,倒戈逢八月才是水清終有竭的起點,這也是後來的中華民國和新中國都認可的。

說到這,讖曰:漢水茫茫,不統繼統。這句一目了然了。

漢水,自然是指武昌起義的地點。武漢三鎮包括武昌、漢口、漢陽。漢江又稱漢水,是長江最長的支流,在武漢匯流入長江。

大清末帝年號為宣統,中華民國沒了皇上,取而代之的稱謂是總統。

宣統不再,繼位者總統。不統之統是宣統,繼統之統是總統。

讖曰的后兩句:南北不分,和衷與共。這兩句是本象的關鍵。

和衷與共,這句代表大清帝制終結后中國第一次出現共和體制,中華民國初期的國旗是五色旗,代表的正是五族共和之意。

不好理解的是前半句南北不分。

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與袁世凱達成協議,南北議和,結束南北對立,袁世凱通電支持共和並逼清帝遜位。

貌似對上了南北不分,但事實上很快就分了,而且分得很徹底。南北不僅是分,而且對立得很厲害。

要想明白南北不分的含義,必須先把民國的發展歷程捋一捋。

1912年4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此後到1928年,這段時間史稱北洋政府。

但別忘了,北洋政府只是後世的稱謂,因為孫中山重組的國民政府以及後來蔣委員長的國民政府都將袁視為竊國大盜,但事實上它就是中華民國政府,是取代大清的新朝代。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任海陸軍大元帥,開展護法運動,后失敗。

1921年,中華民國政府再次在廣州成立,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但第二次護法運動又以失敗告終。

1923年,孫中山重返廣州,建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就任大元帥。此後,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幫助下,改組國民黨、促成國共合作、開展國民革命。

1924年,在原蘇聯支持下,在廣州創立黃埔軍校。

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病逝。

1925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正式成立。

從1917年開始,廣州又出現一個中華民國政府,此時在北京的中華民國政府即北洋政府仍然還在。

北京和廣州各有一個民國,國號都是中華民國。

1926年7月,廣州的國民政府開始北伐。

1926年10月,北伐軍佔領武漢三鎮。12月5日,國民黨中央正式宣布中央黨部和政府停止在廣州辦公遷往武漢。

1927年2月21日,汪精衛為代表的武漢國民政府正式開始運作。

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為核心的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寧漢分裂,國民政府分成武漢、南京兩個政府。

到這裡,廣州的國民政府遷到了武漢,而在南京又成立了一個新的國民政府。

加上北京的國民政府,此時的中國有三個中華民國政府。

隨著南京、武漢分別發生四·一二政變、七·一五政變,民國政府與共產黨決裂。

1927年8月1日,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成立屬於自己的武裝部隊。

8月25日,武漢國民政府遷往南京,兩個國民政府合併,寧漢合流。

到這裡,中國從三個民國政府又變成兩個民國政府,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南京。

1928年6月,北洋政府所在的北京被南京的國民政府攻克,北伐取得勝利,南京國民政府宣告完成全國統一大業。

到年底,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張學良的東北原來用的國旗是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接受的是北京國民政府即北洋政府的管轄,易幟是換成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東北從北京的中華民國變為由南京的中華民國管轄。

東北易幟完成了形勢上的中國統一,但站在朝代的角度看,易幟前是中華民國,易幟后也還是中華民國。

到這裡,中華民國又由兩個政府回到正常狀態,一國一朝廷。

還沒完,中華民國這個朝代還亂著呢。

1940年,汪精衛在南京又成立了一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原來在南京統一中國的那個國民政府此時已因為日本侵華的緣故遷都到了重慶。

到這裡,中華民國又出來兩個國民政府。

就朝代而言,北洋政府自然是中華民國。

後來孫中山在廣州重組政府並北伐,這隻能算作一朝內的動亂,一個朝代出現了兩個政府。

再到後來寧漢分裂,中華民國這個朝代出現了三個政府。

確實比較亂,但也確實是同一個朝代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國號。

一個國家幾個政府,而且和後來共產黨所主張的新政權不同,這幾個政府都不是所謂的反政府,都是中華民國。

誰才是正統?

到民國這兒,中國沒有了皇帝,海內竟無王。以前的朝代還好說,跟著皇家的血統走。現在呢?

不論怎麼評價袁世凱,確實是經他之手而終結了大清,而且他也是中華民國第一任選舉產生的正式總統。

袁世凱在北京的政府和孫中山在廣州的政府,你能說誰是正統。

而事實上,廣州的國民政府後來又取代了北京的國民政府。

北京政府和南方的先是在廣州後來到武漢和南京的政府,這一南一北,都算是正統。

南北不分,何解?

分不是分裂的分,不是分離的分。

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這叫男女不分。

南北同一國各自稱正統,這叫南北不分。

從朝代這個角度來看,中華民國這個朝代是一南一北真假莫辨,實行的也都是共和體制。

這就是南北不分,和衷與共。

與共,共處一時,共有共存之意。

南北不分所指的應當只到南京的國民政府滅掉北京的國民政府,即本象所指的是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8年東北易幟這一段。

後來汪精衛在南京的國民政府不能算進去,那會兒其實是東西不分,一個在南京,一個在重慶。

汪精衛的國民政府與溥儀的滿洲國與日本關係更密切,這在後面的第三十九象會講到。

明白了南北不分是南與北傻傻分不清楚的意思,再看本象所配的圖就能明白了。

水中一人手捧一頭? 不對,他手裡拿的不是頭,是面具。

人頭上長有兩個角,這是什麼意思?

龍是長有兩個角的。

對龍的崇拜自古以來傳承了數千年,中華民族也自稱龍的傳人。

傳說堯就是其母慶都有感於赤龍而有孕,懷胎十四個月而生堯。

後來龍逐漸成為了皇帝的象徵,如皇帝穿的叫龍袍,睡的叫龍床,坐的叫龍椅。

當然,大清的旗幟也是龍旗。

頭生角寓意天子,但此時的天子已經不叫皇帝而是稱總統了。

圖中這個人頭生角,面相卻一點不和善,手捧的面具倒是像個正常人。

從朝代這個角度來說,南北政府相當於同時有兩個皇帝甚至三個皇帝,他們的面具都叫中華民國。

頭上生角這個人並不代表某個具體的人,象徵的是中華民國這個朝代只不過虛有其表——有頭生角的天子龍象,但終其一朝也沒有黃袍加身,而且戰禍連年生靈塗炭。

此外,在傳說的涿鹿之戰中被黃帝打敗的蚩尤就是頭生雙角(牛角),他可是歷代都被奉為戰神兵主。在《史記》中有八神之說: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時主,祠琅邪。

兵主現世,天下大亂,本象配圖中頭生雙角的惡人,喻示的正是這一場人間混戰。

名義上中華民國這個新朝在1912年就宣告成立,但事實上卻直到1949年在大陸滅亡,都是在海內竟無王的狀態中。

無王不僅是共和體制沒有了皇帝,也表示終其一朝(在大陸)都沒有一個真正的共主。

1912年民國創立,第一任正式總統袁世凱1916年去世,之後北京的民國政府事實上變成了直系皖系等各軍閥在你爭我奪,總統人選歷經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等人,到1924年馮玉祥北京政變廢了總統曹錕,同時廢了之前清帝退位南北議和時給皇族的各項優待、保留帝號等協議條款,清室遷出紫禁城,溥儀被驅逐出宮。此後到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打下北京,北京的國民政府不再有總統——哪怕只是名義上的。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重組中華民國軍政府,到1921年取消軍政府正式成立中華民國政府,1928年再次實現南北統一(此時孫中山已逝世),此後互相打來打去,星星之火也開始燎原,再後來日本侵華,這就到1945年了,然後又是國共內戰。直到1948年4月,召開國民大會,實行民主憲政,選舉蔣介石為中華民國總統。再然後,就到1949年了,中華民國在大陸滅亡了。

按照孫中山建立民國的規劃,需經過軍政、訓政、憲政三個階段,事實上直到1948年才實現形式上的憲政,但到年底陝北發起了三大戰役,憲政后的中華民國甫一成立轉年就滅亡了。

將中華民國作為一個朝代來看,終其一朝無王無主,龍袍始終都沒能披上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