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的處理方法及預防,切忌中暑后大量喝水

7月13日,正式入伏,今年來最大範圍的高溫便應景來襲。而且據說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長版」,整個三伏天的周期比去年多出10天。炎熱天氣下極容易發生中暑或虛脫現象,老弱病幼人員應減少戶外活動,合理安排作息,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

人體在高溫環境中,體內的熱量不能散發出去,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發生障礙,或人體大量出汗,血壓下降,引起腦部缺氧的情況稱為中暑。

中暑都有哪些癥狀?

夏季高溫,在室外工作或活動的人很容易發生中暑現象,老弱及孕產婦耐熱能力差者,尤其容易發生中暑,所以這些人夏天出門要特別注意,那麼中暑有沒有什麼徵兆,能夠讓人提前發現和及時應對呢?輕度的中暑,通常表現為體溫在38度以上、頭暈、口渴,同時伴有面色潮紅、大量流汗、皮膚灼熱。也有可能出現四肢濕冷的情況。患者往往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動增快。輕微的中暑情況如果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還是可以在幾小時內恢復的。

Advertisements

而重度中暑,顧名思義,是中暑癥狀中最嚴重的。大多數患者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頭痛、麻木、眩暈、不安或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肢體不能隨意運動等,皮膚出汗停止、乾燥、灼熱而緋紅,體溫常在40℃以上。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甚至可能產生生命危險。

中暑后切忌大量喝水

專家提醒,中暑的時候千萬不能飲用過多的水,這是因為在大量出汗的時候,汗液會帶走很多鹽分,造成人體內部電解質的失衡,如果這時候你再飲用大量的水,就會進一步降低電解質的有效濃度,而使病情加重。這也是中暑病人為什麼會出現神志模糊、肌肉痙攣以及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可以給中暑的人飲用一些淡鹽水,來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

中暑的處理方法及步驟

Advertisements

一、輕度中暑的治療方法

(1)讓患者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休息,脫去衣服,使患者體溫下降。

(2)給患者喝些清涼飲料,如冷鹽糖水、菊花水、綠豆湯等。還可給服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人丹等解暑葯。

(3)癥狀不能緩解時,可用針刺或手指掐人中、合谷、內關等穴位。

二、重度中暑的救治方法

(1)面色發紅的患者,可將其頭部墊高;面色蒼白的患者,則要使其頭部放底,以保證腦部供血。

(2)給患者頭部冷敷,用50%的酒精或冷水、冰水進行反覆擦洗,以促其降溫、散熱。

(3)如患者昏迷不醒時,可用香煙末刺激其鼻孔,促其蘇醒,同時針刺或手掐其人中、十宣、百會穴,使其恢復知覺。

(4)如以上方法搶救無效,應儘快送醫院搶救。在途中要注意降溫避暑。

如何防範發生中暑

為避免外出發生中暑,人們在夏季出門時,一定要備好防護工作。

1.酷熱天應盡量減少外出:據醫學統計顯示,伏天里,當平均氣溫超過31℃時,中暑人數會明顯上升;日最高氣溫超過38℃時,中暑人數會急劇增加,此時也是心腦血管病患者發病的危險期。所以,老年人和體弱者應盡量避免外出。

2.外出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晒霜;準備帶上充足的水。

3.防暑降溫藥品隨身帶: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4.少穿化纖類的衣服: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5.營造一個舒適的清涼環境。採用空調降溫時,居室內與外界溫差不能過大,如外面氣溫31℃~35℃,室內宜26~28℃;外面35℃~38℃,室內宜28℃~30℃。並在早晨和傍晚開窗通風透氣,以保證空氣新鮮。

6.靜心養神。老年人應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暑熱的侵擾,靜坐室內或到林木茂盛的陰涼處靜心養神,心境祥和,自然而然地忘卻酷暑的煩惱。

7.適當鍛煉:坐班族存在著很大的中暑隱患,一旦出現停電或者在室外呆的時間過長,就會出現中暑。那麼這時就應進行耐熱鍛煉,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主動適應自然氣溫;避免空調或風扇的風對著自己直接吹。

8.別等口渴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飲用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